徐国民
- 作品数:46 被引量:23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变革——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马克思通过"实践"的概念完成了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彻底批判。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既看成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体"(具有本体论意义),又看成是检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唯物论与辩证法是否"统一"的标准(具有认识论意义),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变革。从具体的、活生生的、现实的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出发,通过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能动地改变世界和改变自身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人自身的异化物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之所在。
- 徐国民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哲学主题
-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方法论基础被引量:8
- 2022年
-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以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为前提和基础的。这不仅在于中国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走不通,更在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局限性。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体系、制度体系、价值体系和目标体系来进一步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在保留了资本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不断发展以及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的同时,有效地克服了资本带来的两极分化和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从方法论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相结合。
- 徐国民
- 关键词:本质规定性方法论基础
- 马克思主义的三维特性和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整体性被引量:6
- 2011年
- 19世纪上半叶、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具体历史与现实情况、无产阶级运动的现实需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间、空间和立场三维特性。对这一"三维"特性所构成的整体性认识,要求人们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性"中所体现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以此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可视为"广义"的"中国化",因为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三维特性。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命题,应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三维特性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其中的"中国化"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整体性的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揭示、分析和回答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发展、具体国情以及"大众"实际需要提出的问题,并不断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
- 陈锡喜徐国民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及各民族文化建设之战略选择
- 2006年
- "文化全球化"是学术界争论非常激烈的一个话题,要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就必须研究文化的概念和特征;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文化全球化及其原因;加强各民族先进文化建设,反对文化霸权与文化保守是维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战略选择。
- 宋香庆徐国民
- 关键词:文化文化全球化文化霸权先进文化
- 提高党组织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凝聚力和影响力路径探析
- 先进党组织和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之间有着强烈的相互吸引力,即先进党组织必然会吸引、凝聚和影响更多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其中,而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也必然会选择、追随和团聚在先进党组织周围。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积极宣传党的理论...
- 徐国民卢杨
- 关键词:党组织青年知识分子
- 文献传递
- 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被引量:3
- 2021年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进史,就是一部意识形态建设与斗争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二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在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协调发展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为党的建设提供方向指引和学理支撑;三是坚持在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中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 徐国民缪英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提升路径探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和世界人民的普遍要求,而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形成的前提与基础。面对资本逻辑下形成的"国强必霸"思维定势、追求"个人利益"漠视"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危机、"资本核心利益国家共同体"对发展中国家包围制裁、东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和国情的差异等因素所导致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困境,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建设发展打破"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势;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普遍树立起"共同利益"观念;巩固创新更多国际合作平台,瓦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遏制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包围圈";调整和转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方式,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能力等。
- 徐国民
-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大党独有难题重大命题的出场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主动破解现代化进程中阻力因素的战略考量,既蕴含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深层机理,又表露出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治党之思。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党独有难题集中表现为现代化规模宏大加剧党的领导难度、现代化目标长期考验政党信仰、现代化过程复杂挑战执政能力、现代化价值多元冲击政党权威。中国式现代化本身作为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和切实有效的发展路径,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答,即党的领导提供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保证、人民民主形塑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主体力量、自我革命激发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内生动力、现代文明承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价值旨归。
- 徐国民陶富林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
- 论社会分工与社会和谐被引量:1
- 2009年
- 在私有制社会中,社会分工在带来技术革新、生产效率提高、物品丰富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不可克服的社会问题;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内在地要求提高各社会成员的劳动能力、优化各社会成员劳动之间的组合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为指导,坚持"四位一体"的社会建设目标,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社会建设理论,是促进科学合理社会分工的逻辑路径。
- 徐国民董妍
- 关键词:社会分工和谐社会社会学
- 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推动力及其实践要求
- 2023年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的“外在关系”,而且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特征的“内在关系”。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只有通过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面超越。从本质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通过先进政党来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民族与世界的有机统一。从一般规律和世界范围来看,走好先进政党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必须处理好坚持先进政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之间的关系,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必须处理好“引领推动”与“利益驱动”之间的关系,确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确保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处理好“民族复兴”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确保中华民族复兴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
- 徐国民李铁军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