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伟红

作品数:34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耐药
  • 9篇耐药性
  • 7篇细菌
  • 5篇细菌耐药
  • 5篇杆菌
  • 4篇单胞菌
  • 4篇药敏
  • 4篇药性分析
  • 4篇葡萄球菌
  • 4篇球菌
  • 4篇细菌耐药性
  • 4篇细菌耐药性监...
  • 4篇耐药性分析
  • 4篇耐药性监测
  • 4篇金黄色葡萄球...
  • 4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基因
  • 4篇革兰
  • 4篇革兰阴性
  • 3篇药物

机构

  • 16篇上海市长宁区...
  • 11篇上海市长宁区...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市杨浦区...
  • 5篇上海市普陀区...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5篇上海市浦东新...
  • 5篇上海市第八人...
  • 5篇上海市普陀区...
  • 5篇上海市松江区...
  • 5篇上海市浦东医...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4篇徐伟红
  • 9篇张正银
  • 5篇房华
  • 5篇徐斌
  • 5篇龚炜
  • 4篇朱德妹
  • 4篇胡付品
  • 4篇孙康德
  • 4篇陈峰
  • 4篇陶建敏
  • 4篇尧荣凤
  • 4篇黄声雷
  • 4篇卫颖珏
  • 4篇孙晴
  • 4篇康向东
  • 4篇方毅
  • 4篇王蓉
  • 4篇张雯雁
  • 4篇王传清
  • 4篇吴唯一

传媒

  • 6篇中国感染控制...
  • 5篇中国感染与化...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真空采血管开盖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开盖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紫外线灯的箱体,还包括开盖组件和多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定位机构和水平设置于该定位机构一侧的转轴;定位机构用于放置并定位试管架;转轴上设有弹性压迫件和齿轮;各组夹持组件...
宣彬彬盛慧明孙寒晓谭美玉徐伟红
文献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MRSA分离株耐消毒剂相关基因监测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MRSA耐消毒剂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3株,MRSA123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耐消毒剂相关基因qacEΔ1-sul1基因、qacA/B基因.结果:63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共检...
徐伟红
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AmpC酶的探讨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适用于普通临床微生物室的AmpC酶表型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三维实验检测244株试验菌中产AmpC酶的情况。结果三维实验检测244株试验菌中,产AmpC酶的有67株,产酶率为27.45%(67/244),其中阴沟肠杆菌46.67%(21/45),铜绿假单胞菌35.09%(20/57),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33.33%(2/6),鲁民不动杆菌20.0%(1/5),鲍曼不动杆菌26.83%(11/41),产气肠杆菌28.6%(4/14),大肠埃希菌10.0%(5/50),肺炎克雷伯菌11.54%(3/26)。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产酶率24.59%(60/244),经统计学处理得出两者检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纸片琼脂扩散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AmpC酶表型检测方法,易在普通实验室推广。
徐伟红张正银左雪梅
关键词:AMPC酶
一种采检一体免疫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检一体免疫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管,所述反应管设有盖子、检测组件和爆珠组件,反应管的内部底端设有斜坡,爆珠组件包括设置于斜坡较高一侧的液珠,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斜坡较低一侧的检测腔,...
李红盛慧明林锦骠徐伟红宣彬彬
1300株临床分离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2005年
目的 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 0 0 1年7月1日~2 0 0 3年9月30日临床分离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130 0株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中,常见的临床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0 5株,31.15 % )、铜绿假单胞菌(2 15株,16 .5 4 % )、肺炎克雷伯菌(2 14株,16 .4 6 % )、鲍曼不动杆菌(16 1株,12 .38% )和肠杆菌属(112株,8.6 2 % )。在观察的16种抗菌药物中,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4 .77% ,其次为头孢他啶(2 0 .6 2 % )、阿米卡星(2 2 .77% )、头孢替坦(2 9.2 3% )和替卡西林/棒酸(2 9.15 % ) ;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一代头孢、复方甲基异唑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为2 2 .98% ,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为2 7.5 7%。结论 细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根据细菌的药敏情况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张正银徐伟红孙晨光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抗菌药物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与环境因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在医院感染及环境监测中的分布,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按常规方法对某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PA血清分型采用日本生研株氏会社分型血清进行。结果 196株临床分离的PA血清分型率为90.82%(178株),以G(26.02%)、E(15.31%)、F(14.29%)、B(10.21%)、H(9.69%)、I(7.14%)型为主,未发现的血清型有A、J和K型;25株环境分离的PA血清分型率为96.00%(24株),以G(32.00%)、F(24.00%)、B(16.00%)、E(12.00%)型为主。结论从患者标本与环境中分离的PA菌株具有相似的血清型,表明其具有一定相关性;菌株血清分型结果可在一定条件下将细菌检验工作与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用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徐伟红庄文芳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学分型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G-)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1月—2006年10月ICU送检的血、尿及痰等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和金属酶。结果共获得G-杆菌117株,常见分离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1.63%)、大肠埃希菌(22.22%)、铜绿假单胞菌(18.81%)和肺炎克雷伯菌(8.55%)。在观察的15种抗菌药物中,ICU分离的G-杆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耐药率15.38%),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6.75%)、阿米卡星(42.74%)和头孢他啶(45.3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且ICU分离菌的耐药率均高于同期非ICU分离菌。产ESBLs率,大肠埃希菌为23.08%、肺炎克雷伯菌为20.00%;肠杆菌属产AmpC酶株占20.00%(2/10);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株占9.09%(2/22)。结论该院ICU分离的G-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耐药性相当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并采取措施防止耐药菌扩散。
张正银徐伟红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
不同实验室方法在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价不同实验室方法在肺结核(PTB)诊断中的应用效能,为PTB的早期诊断提供数据参考。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同仁医院肺科门诊诊治的298例疑似PTB患者,依照临床诊断,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138例、非活动性肺结核组43例、非肺结核组117例。对其痰标本分别采用痰涂片快速抗酸染色、MGIT培养、Xpert MTB/RIF分子检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3种方法在区分活动性肺结核组与非活动性肺结核合并非肺结核组上具有一定的意义(χ^2值分别为89.08,138.94,137.12,P均<0.01),非活动性肺结核组与非肺结核组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涂片、MGIT培养、Xpert MTB/RIF和3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分别为45.7%(63/138)、63.8%(88/138)、65.4%(87/133)和78.2%(104/133),MGIT培养和Xpert MTB/RIF敏感性高于痰涂片(χ^2值分别为35.79和11.26,P均<0.01),MGIT培养和Xpert MTB/RIF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7,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高于3种方法单独检测(χ^2值分别为30.84,64.62,70.14,P均<0.01);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9.1%(116/117)、98.3%(115/116)、99.1%(113/114)和97.3%(110/113),3种方法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GIT培养与Xpert MTB/RIF对PTB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
姚怡婷徐伟红谭美玉徐斌盛慧明李宁丽
关键词:肺结核
利用噬菌体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被引量:7
2005年
徐伟红张正银孙晨光
关键词:噬菌体结核分枝杆菌细菌学检查公共卫生问题期盼
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发培养阴性抗原阳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1例隐球菌培养阴性,宏基因组测序检出新型隐球菌序列,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发肺隐球菌感染病例的诊治过程,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隐球菌病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微生物培养和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等方法进行复查,明确肺炎感染类型,并结合文献对肺隐球菌病进行复习讨论。结果该例患者HIV检测阴性,痰液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阴性;痰液、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结果为正常菌群生长,隐球菌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脑脊液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微生物培养结果均正常,隐球菌抗原阴性,墨汁染色未检出隐球菌;气管镜肺泡灌洗液mNGS结果提示新型隐球菌,序列数6,相对丰度46.15%,覆盖度0.0010%。口服氟康唑治疗3个月后患者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下叶类圆形结节影伴空洞较之前缩小。结论临床工作中遇到免疫功能低下、且肺部影像学检查出空洞的患者,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呼吸道标本mNGS联合检测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对肺隐球菌病的诊疗。
姚怡婷潘允琪曾健徐伟红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