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富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嗜冷弧菌ATCase的酶学特性被引量:1
- 1999年
- 从非洲2800米深的海底分离的嗜冷弧菌(psychrophilicVibriosp.)菌株2693的天冬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ATCase)进行了某些酶学特性方面的研究。该酶由一条催化链和一条调节链组成,全酶的分子量为350ku。酶反应最适温度在37℃左右。该酶受嘧啶生物合成的最终产物CTP的反馈抑制。但是,嘌呤途径的最终产物ATP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激活作用。
- 张远富徐莹MVandeCasteele梁子原NGlansdorff
- 关键词:酶学特性
- 斑疹伤寒的两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分析 2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在斑疹伤寒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外斐氏反应与补体结合实验联合测定。结果 :对 72例斑疹伤寒患者 ,在 1周内确诊率为 5 0 % ,3周内达 10 0 %。结论 :2种方法同时应用可以互相补充 ,对于临床上早期确诊斑疹伤寒及准确分型 ,及时采取正确预防手段具有一定价值。
- 宋捷贺金荣聂昭华张远富张敏曹颖
- 关键词:斑疹伤寒血清学诊断方法阳性率
- 用PCR法筛选基因重组的阳性克隆
- 1993年
-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选择性体外扩增 DNA 的方法。由于该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扩增量大等优点,因而广泛用于检测核苷酸变异,染色体重排,高效克隆某一基因片断,DNA 的直接测序及疾病诊断等。从转化克隆中筛选和鉴定阳性克隆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酶切反应分析法和基因探针杂交法两种。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用 PCR 来筛选及鉴定重组阳性克隆,则具有简单、快速、可靠及灵敏等优点。本文报道我们用 PCR 技术筛选基因重组的阳性克隆结果。材料和方法一、材料:受体菌大肠杆菌 JM101株,
- 张远富毕德增范明远蔡虹宋秀萍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重组阳性克隆
- 全文增补中
- 用PCR方法检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感染豚鼠血液中DNA动态分布被引量:3
- 1995年
- 用PCR方法检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感染豚鼠血液中DNA动态分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02206)毕德增,赵晶,张远富,贺金荣由于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普氏立克次体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体莫氏立克次体具有专性细胞内寄生性,给斑疹伤寒病...
- 毕德增赵晶张远富贺金荣
- 关键词:斑疹伤寒立克次体DNAPCR
- 用随意扩增多态性DNA PCR方法检查实验小鼠的嗜肺性巴氏杆菌被引量:3
- 2001年
- 常丙功李红石朝辉张丽芳刘星张远富
- 关键词:PCR小鼠聚合酶链反应
- 嗜冷弧菌2693菌株的天冬氨酸转氨基甲酰酶基因克隆及测序
- 1999年
- 对嗜冷弧菌(Psychrophicvibrto)2693菌株编码天冬氨酸氨甲酸基转移酶(Aspartate-transcarbamoylas──ATCase)的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对其核着酸序列进行了分析。菌株2693的ATCase由pyrBI操纵子组成,pyrB编码催化链,pyrI编码调节链。催化及调节多肽链由一条单一的双顺反操纵子编码,在同一启动基因控制之下进行转录。pyrB的3’—端紧临pyrI的5’-端,两个编码区之间只有4个碱基间隔。
- 张远富徐莹MVdeCasteele梁子原NGlansdorff
- 关键词:天冬氨酸克隆测序
- 杜氏利什曼原虫L-脯氨酸的运输及其调节
- 1998年
- 张远富ZilbersteinDSalamMazare
- 关键词:利什曼氏原虫L-脯氨酸
- 广东省首次分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从宿主动物及蜱中分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以了解广东省是否存在斑点热自然疫源地。方法 从广东省封开县七星自然保护区采用笼日法捕活鼠 ,采集鼠脾及鼠表的蜱 ,用PCR进行初筛 ,鸡胚卵黄囊培养法直接分离立克次体 ,血清学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采集鼠脾10 3份 ,鼠表的蜱 38匹 ;从 2只针毛鼠体表捉获的蜱中分离到 2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命名为GDFK5 8- 2 0 0 0株、GDFK5 9- 2 0 0 0株立克次体 ,经血清学鉴定为西伯利亚种。
- 何剑峰黎薇郑夔罗会明李灵辉董新民毕德增张远富常炳功
- 关键词:斑点热立克次体聚合酶链反应疫源地
- 基因克隆技术在普氏立克次体研究中的应用
- 1998年
- 我们用鸟枪法,将普氏立克次体DNA经酶切,连接,用pUC19为载体,大肠杆菌JM103为受体菌,将酶切后的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3中去,用酶联法、改良补体结合法筛选克隆子。这样得到2株酶联效价为1∶1280的阳性克隆子,它们与普氏立克次体免疫血清呈阳性反应。
- 张远富贺金荣毕德增
- 关键词:普氏立克次体基因克隆斑疹伤寒
- 新发现致病性产H_2S李斯特氏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对在畜间疫病流行区 ,新发现致病性产H2 S李斯特氏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 ,以确定其在微生物学中地位 ,为其命名提供依据。方法 从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方面鉴定 ,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作DNAG +Cmol%含量测定 ,PCR、16SrRNA序列检测同源性。结果 通过表型生物学特性鉴定 ,产H2 S李斯特氏菌与已知 7型李斯特菌不同 ,其G +Cmol%为 3 0 .5 %、16SrRNA序列分析同源性与无害李斯特菌 (L .im)为 71.0 % ,灰色李斯特菌 (L .g)为 3 7.8% ,西氏李斯特菌 (L .s) 2 8.4 %。结论 经系统发育树分析 ,证实产H2 S李斯特氏菌为李斯特氏菌属 ,国际上首次报告的新种。
- 郭仰霖王培玉谢登煌曾凡伟郭大为张远富温远元阙庆华邓富玉李玉珍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