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艺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三维非对称静电系统边界元素法的数值分析及应用软件被引量:3
- 1992年
- 在对旋转对称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边界元素法(BEM)运用于三维非对称静电电子光学系统的数值分析以及适于程序设计的计算方法,并且编制成功了可用于设计与分析各种非对称的静电聚焦、偏转、宽电子束成像以及多极场等电子光学系统的应用软件。用Fortran语言编制的静电系统三维BEM分析设计通用程序,不但能够精确计算出系统电极上块状边界元的表面电荷密度、空间电位及电场分布,还能追迹计算不同方位、不同初始条件的电子轨迹,并计算出系统的成像参量、轴上和轴外的各种像差(包括描述系统非对称性质的像差)。通用程序已经过反复的优化,能够应用于各种非对称实际系统精确的分析设计。
- 张翎董昆林冯炽焘
- 关键词:电子光学系统边界元素法CAD
- 边界元素法动用于旋转对称和非对称电子光学成像系统的CAD及应用软件
- 张翎
- 新型“无电极”静电聚焦象管(ELI)的设计与研制被引量:1
- 1991年
- 介绍在国内首次自行设计和研制成功的、采用“内管壁螺线电极技术”的新型“无电极(Electrodeless)”静电聚焦象管(ELI)。这种象管采用新的工作原理、新材料、新的设计和新的工艺方法。文中较详细地论述了ELl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实验样管管型设计的结果、工艺研制的关键技术和有关的具体问题。
- 冯炽焘侯阳董昆林张翎
- 关键词:变象管
- 对“文化接近性”理论的思考——以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文化接近性”理论是文化产品跨国流动研究领域常用的理论,近年来常作为解释我国文化产品在与我国“文化接近”的东南亚国家取得较好传播效果的理论框架。文章采用受众研究视角,通过对越南观众的质化访谈探究其在选择观看中国电视剧时文化接近性因素的有效性,以此检视“文化接近性”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发现,历史上两国汉文化的接近性并不是越南观众选择观看中国电视剧的唯一原因,当下两国在生活方式和物质条件上的相似性以及对未来相似发展道路的愿望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媒体时代,跨国文化产品的流动脱离了“文化接近性”提出之初对抗文化帝国主义时单向流动的媒介语境。当把“文化接近性”概念作为研究框架时应看到,国族和国族文化都是历史和意识形态多元聚合的产物,其内涵和组成处于变动之中。对文化相似性的识别实际上是基于一种想象的同步性以及对某些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阶段愿望的表达,文化接近性的体验不应该被理解为“存在”的静态属性,而应该被理解为“成为”的动态过程。
- 张翎陈影
- 关键词:中国电视剧互联网传播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