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泉州湾围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被引量:58
- 2004年
- 采用现场调查资料与历史资料对比的方法,从海岸和海底地貌、水环境质量、海洋生物种类和群落结构等几方面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福建泉州湾围海工程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围海工程促进了海滩的淤浅,减小了内湾的纳潮量和环境容量,使得泉州湾内湾水质恶化;其最终后果为围海工程附近海区生物种类多样性普遍降低,优势种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
- 陈彬王金坑张玉生唐森铭林景宏郑凤武张继伟
-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底地貌环境质量
- 我国海洋外来物种遗传污染现状与对策建议
- 本文从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危害和外来物种入侵对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危害两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海洋外来物种遗传污染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 郑榕辉张玉生
- 关键词:外来物种生物入侵
- 文献传递
- 原油和重金属对褐菖鲉鳃丝EROD活性的影响
- 石油和重金属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污染物,且在许多海域同时存在.过去二十年,许多学者针对海洋中的石油类及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和重金属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
- 郑榕辉陈焕斌薄军谢晴洪幅坤张玉生
- 关键词:原油EROD
- 褐菖鲉肝CYP 1A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厦门海域石油污染状况被引量:3
- 2011年
- 以褐菖鲉为实验鱼类,以鱼肝微粒体CYP1A生物标志物(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为指标,在厦门海域开展了两次野外监测实验,研究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与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类和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现场属于一类海水的石油类浓度(0.0121—0.0242 mg/L)条件下,石油类就能够显著诱导褐菖鲉肝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鱼肝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与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CYP1A蛋白表达量比EROD活性较为敏感和稳定。此外,在监测实验中,尚未发现这两种生物标志物受所监测海区的海水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此,利用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海洋石油类及其PAHs污染是可行的,在海洋环境石油类污染监测及其生化效应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把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并推广应用将更有意义。
- 张玉生郑榕辉陈清福
- 关键词:褐菖鲉EROD污染监测
- 原油WSF对三种海洋鱼类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诱导和恢复的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原油水溶性组分(WSF)暴露对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和恢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诱导实验中,褐菖鲉肝EROD活性在原油WSF浓度为50μg/dm3时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黑鲷和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75μg/dm3时才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褐菖鲉肝EROD活性诱导倍数最高,但黑鲷的诱导浓度范围较广。在时间诱导实验中,在40μg/dm3原油WSF暴露下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2 d时首先呈现显著差异;三种鱼肝EROD活性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并呈现显著性变化,此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接近对照组水平。在恢复实验中三种鱼肝EROD活性下降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石油污染物,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鲉肝EROD活性都可以作为污染生化效应监测指标,然而就三种鱼类比较而言,褐菖鲉最敏感,更适合于作为石油类污染及其生化效应,尤其是低剂量效应的监测生物。
- 郑榕辉张玉生陈清福
- 关键词:黄鳍鲷黑鲷褐菖鲉
- 镉胁迫下黑点青鳉金属硫蛋白性别差异性表达研究
- 鱼类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作为指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效应状况的生物标志物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中,然而重金属胁迫下鱼类肝MT在转录水平上表达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性,目前尚无相关的报道....
- 谢晴薄军郑榕辉洪幅坤张玉生
- 关键词:镉性别差异
- 褐菖鲉鳃丝EROD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以褐菖鲉为实验鱼类,以其鳃丝EROD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室内鳃丝EROD活性测定方法条件的摸索和现场海域石油类污染监测的初步应用研究.室内EROD活性测定条件摸索实验结果表明:褐菖鲉鳃丝EROD活性测定的最适pH值为7.8、最适温度为35℃、最适鳃丝用量为18.8±1.9 mm;在鳃丝总长相近(约20 mm)的条件下,剪切成2 mm长的鳃丝片段与否对于EROD活性无显著差异;反应50 min内EROD具有较高活性,随后呈现下降趋势.2次厦门西海域污染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褐菖鲉鳃丝EROD活性与海水石油类含量具有良好的正相关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褐菖鲉鳃丝的EROD活性测定方法与褐菖鲉肝的一样,能够作为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现场海区的石油类污染及其生化效应的监测.
- 陈清福张玉生郑榕辉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褐菖鲉生物标志物石油类
- 溶酶体检测在海洋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溶酶体(lysosome)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近年来随着对溶酶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溶酶体被认为是亚细胞水平上的有毒物质的靶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海洋污染监测.本文概述了溶酶体标志酶、溶酶体-自噬系统和溶酶体膜的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利用溶酶体检测技术进行海洋污染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双壳贝类消化腺和鱼类肝脏最适于作为溶酶体检测的敏感器官;采用溶酶体膜稳定性测定(LMS)、溶酶体中性红保留时间测定(NRRT)、溶酶体形态测量(MM)、溶酶体标志酶免疫组化测定(Ih)和电镜(EM)观察等技术,能够指示海洋污染状况,因此溶酶体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海洋环境污染.文中还分析了溶酶体检测的优缺点以及应注意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翁幼竹方永强张玉生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 温度盐度与细角螺幼体生存、生长及发育的关系
- 本文以细角螺幼体为实验材料,探索温度和盐度单因子及双因子结合与细角螺幼体生存、生长和变态的相互关系.单因子温度与盐度对幼体的影响,其结果是幼体适温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幼体适合盐度为18~35,...
- 许章程金亮张玉生王初升
- 关键词:生长发育温度
- 文献传递
- 褐菖鲉肝CYP1A生物标志物监测海洋石油类污染的应用研究
- 石油不仅是全球而且也是我国海洋环境最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船舶运输、海上石油开采和溢油事故等。海洋石油类污染具有数量大、扩散快、污染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尤其是沿海国家的广泛关...
- 张玉生郑榕辉陈清福薄军魏星
- 关键词:褐菖鲉EROD生物标志物污染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