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鸿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黑胸散白蚁肠道共生甲烷菌的初步研究
- 2007年
- 通过对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肠道的显微观察发现在后肠肠壁上有很多甲烷菌。共生甲烷菌形态多为短杆状和长杆状,其中短杆状居多。同时,用非培养法,对黑胸散白蚁肠道共生甲烷菌的16SrR NA基因进行扩增并克隆,对代表不同RFLP谱型的五个克隆测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克隆均属于甲烷杆菌目。
- 张燕鸿杨红
- 关键词:黑胸散白蚁肠道系统发育分析
-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肠道共生古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利用非培养法对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肠道共生古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采用古菌16SrDNA通用引物以黑胸散白蚁全肠DNA为模板扩增共生菌的16SrDNA并建立基因文库,对得到的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从黑胸散白蚁肠道得到5个不同的16SrDNA序列,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为93.2%-99.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5个16SrDNA序列代表的克隆分别与来源于黑胸散白蚁近缘种,栖北散白蚁和北美散白蚁肠道中的甲烷短杆菌克隆或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黑胸散白蚁肠道共生古菌为甲烷短杆菌。
- 石玉张燕鸿杨红
- 关键词:黑胸散白蚁肠道系统发育分析
-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肠道共生古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 木食性低等白蚁肠道中有高密度的各种各样的共生鞭毛虫、细菌和古菌,它们在白蚁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消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荧光显微镜和不依赖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黑胸散白蚁(Ret...
- 张燕鸿
- 关键词:黑胸散白蚁古菌发育分析自发荧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