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潜英

作品数:43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中医药局资助课题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3篇肿瘤
  • 11篇增殖
  • 10篇肿瘤药
  • 10篇抗肿瘤
  • 10篇抗肿瘤药
  • 9篇苦参
  • 9篇苦参碱
  • 9篇鼻咽
  • 8篇药物
  • 8篇鼻咽癌
  • 7篇增殖抑制
  • 7篇肿瘤药物
  • 7篇细胞株
  • 7篇抗肿瘤药物
  • 6篇HNE-1
  • 5篇氧化苦参
  • 5篇氧化苦参碱
  • 5篇逆转
  • 5篇周期

机构

  • 2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6篇自贡市第三人...
  • 15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汕头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42篇张潜英
  • 26篇陈鸿雁
  • 24篇余晓燕
  • 24篇沈娜
  • 18篇叶琳
  • 14篇王驰
  • 8篇唐正琪
  • 8篇岳显
  • 6篇韦军
  • 6篇蒋纪恺
  • 5篇吕彩凤
  • 5篇舒艳
  • 5篇黄坚
  • 5篇叶玲
  • 5篇陈燕
  • 4篇唐正其
  • 3篇邓碧
  • 2篇马丽梅
  • 1篇胡丹
  • 1篇李波

传媒

  • 6篇重庆医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肿瘤学杂志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中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后巨大外毛根鞘癌1例被引量:3
2020年
1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发现右耳后包块5年,溃烂伴疼痛3个月,2018年12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耳后皮肤约豌豆大小包块,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及治疗。包块逐渐长大,自行搔抓后偶有溃烂。给予草药外敷好转。近3个月包块长大明显,搔抓后出现溃烂伴疼痛,不能自愈,故来我院就诊。否认个人和家族中肿瘤病史。体检:体型消瘦,一般状况可,精神状况好,未触及浅表淋巴结增大,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张潜英马丽梅唐正琪
关键词:外毛根鞘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苦参碱与3种抗肿瘤药物联合作用对KBV200耐药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苦参碱分别与3种常用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顺铂(DDP)合用对KBV200耐药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培养后的KBV耐药细胞分为对照组、抗肿瘤药物组及其与苦参碱合用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情况。结果:与抗肿瘤药物单用组比较,苦参碱与VCR、ADM合用组细胞处于不同周期的细胞比例及凋亡数均无明显变化;苦参碱与DDP合用组G0~G1期细胞数下降、G2~M期细胞数升高。结论:推测苦参碱逆转KBV200细胞对VCR和ADM的耐药作用可能与细胞周期及凋亡无关;苦参碱能轻度增强DDP的细胞毒作用。
陈鸿雁王驰舒艳陈燕吕彩凤余晓燕沈娜张潜英叶玲蒋纪恺
关键词:苦参碱抗肿瘤药物细胞周期
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针状高频电刀切除会厌囊肿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针状高频电刀切除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针状高频电刀切除会厌囊肿55例。结果本组术后病理均为囊肿。术后随访49例,平均随访9(6—12)个月。患者咽部异物感或吞咽梗阻感消失,复查电子喉镜显示47例会厌囊肿消失,2例复发(均非原发部位)。结论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针状高频电刀切除会厌囊肿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和应用。
张潜英岳显韦军黄坚唐正其
关键词:会厌囊肿内窥镜检查喉镜检查电刀
siRNA抑制HPV16E6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技术干扰E6癌基因的表达,探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rngRNA,siRNA)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HNE-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nus,HPV)16 E6基因设计合成4条siRNA,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鼻咽癌HNE-1细胞。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E6 mRNA和蛋白变化,采用MTT检测转染后癌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转染有效siRNA后,P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NE-1细胞E6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66.3%、56.7%。MTT法检测显示,细胞的生长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现凋亡率增加。结论siRNA可以有效干扰鼻咽癌HNE-1细胞内HPV16E6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沈娜张潜英陈鸿雁余晓燕叶琳
关键词:SIRNAHPV16E6RNAI鼻咽癌
茶多酚对鼻咽癌HNE-1及HNE-1(200)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天然有效成分茶多酚对鼻咽癌HNE-1及HNE-1(200)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以鼻咽癌HNE-1细胞株和HNE-1(200)耐药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茶多酚对两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茶多酚对两组实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茶多酚对两种细胞株的抑制率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茶多酚对鼻咽癌耐药细胞株和非耐药细胞株均有相似而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这为茶多酚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王驰陈鸿雁叶琳沈娜张潜英余晓燕
关键词:绿茶多酚MTT鼻咽癌
抗肿瘤药物与TRAIL联用对喉癌HEP-2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单独及与TRAIL联合对HEP-2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其增殖抑制作用,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TRAIL与5-Fu、DDP联合作用于HEP-2细胞株时,其抑制率、凋亡率高于单独作用时的抑制率和凋亡率。结论TRAIL与5-Fu、DDP联合作用有协同抑制HEP-2细胞株增殖、诱导HEP-2细胞株凋亡的作用。
余晓燕叶琳沈娜张潜英陈鸿雁
关键词:TRAILDDP5-FUHEP-2细胞株喉癌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传统手术252例,鼻内镜下鼻中隔成行术235例,术中只切除少量的偏曲软骨和骨,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和正常骨质。结果传统组252例患者中,其中治愈186例,好转43例,无效23例;治愈率73%,好转率17%。鼻内镜组235例,治愈225例,好转10例,无无效者;治愈率95%,好转率5%。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鼻内镜下鼻中隔成行术具有术野清晰、安全性高、操作精细、损伤小等优点,可有效避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鼻中隔穿孔等各类并发症。特别处理高位、后段偏曲,电视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优于传统方法,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手术。
唐正琪张潜英岳显韦军黄坚
关键词:鼻内镜术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成形术
氧化苦参碱对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200)耐药逆转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天然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对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200)耐药逆转的机制。方法:以放射线照射诱导的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200)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药耐药1基因(mdr1)的mRNA的改变。结果:氧化苦参碱作用于HNE-1(200)细胞24h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显示:人鼻咽癌(P-gp)表达下调;RT-PCR显示:HNE-1、HNE-1(200)细胞的mdr1表达无差异。结论:氧化苦参碱能通过下调P-gp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耐药,但是mRNA表达并无变化,说明鼻咽癌多药耐药引起P-gp表达上调受多种机制控制。
王驰陈鸿雁叶琳沈娜张潜英余晓燕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P-糖蛋白鼻咽癌
人乳头瘤病毒16E6基因沉默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E6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对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HNE-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HPV16E6基因作为鼻咽癌基因治疗标靶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基因库上的HPV16E6mRNA序列,设计合成针对HPV16E6的siRNA,转染HNE-1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分析E6基因的表达,利用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针对HPV16E6的siRNA下调鼻咽癌HNE-1细胞株E6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66.3%、56.7%(P<0.05);侵袭实验结果显示,siRNA转染组的穿膜细胞数为(45.3±4.0),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47.7±4.7),P<0.05];转染组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siRNA可以有效干扰鼻咽癌HNE-1细胞内HPV16E6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HNE-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使细胞周期重新分布。
沈娜张潜英余晓燕叶琳陈鸿雁
关键词:小干扰RNA人乳头瘤病毒16E6细胞周期
内窥镜辅助下眶路筛前动脉结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顽固性筛前动脉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内窥镜辅助下经眶路行筛前动脉结扎达到止血目的。结果患者鼻腔出血均有效控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眶路行筛前动脉血管结扎有图像清晰、操作简便、疗效好、损伤小及可行性强的优点。
张潜英岳显韦军黄坚唐正其
关键词:筛前动脉鼻出血内窥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