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显晨

作品数:36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专利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茶树
  • 6篇
  • 6篇茶氨酸
  • 6篇茶苗
  • 6篇茶树种植
  • 6篇茶园
  • 5篇化学肥料
  • 5篇肥料
  • 5篇茶叶市场
  • 4篇栽培
  • 4篇土壤
  • 4篇氟化物
  • 3篇抗旱
  • 3篇抗旱能力
  • 3篇教学
  • 3篇茶叶
  • 3篇茶园土壤
  • 2篇电位
  • 2篇电位法
  • 2篇电位法测定

机构

  • 36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巢湖市年晟农...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6篇张显晨
  • 19篇李叶云
  • 14篇蒋家月
  • 13篇沈周高
  • 8篇郜红建
  • 7篇宛晓春
  • 5篇张正竹
  • 2篇毕海军
  • 1篇陈旭
  • 1篇刘腾腾
  • 1篇王飞
  • 1篇杨群
  • 1篇余磊
  • 1篇杨天元
  • 1篇章爱军
  • 1篇蔡荟梅
  • 1篇陈曦
  • 1篇吴正敏
  • 1篇王梓
  • 1篇王玉梅

传媒

  • 3篇环境化学
  • 2篇茶业通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茶叶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茶叶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智慧农业导刊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质子泵在不同氮素形态调控茶树磷素吸收的功能研究
2019年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矿质营养元素之一,不同氮素形态均影响植物对磷素的吸收。植物细胞膜H^+-ATPase在矿质营养元素吸收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因此不同氮素形态调控茶树磷素吸收可能与细胞膜H^+-ATPase相关。本研究采用二相分离法提取茶树根系质膜,并通过非损伤微测(NMT)、Western-blot等技术探究不同氮素形态对舒茶早根系磷素吸收和细胞膜H^+-ATPase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提高茶树对磷素的吸收;其茶树根系细胞膜电位、H^+跨膜运输、H^+-ATPase活性和蛋白表达均高于硝态氮处理;且细胞膜H^+-ATPase专一抑制剂正钒酸钠(Na3VO4)显著减少不同氮素形态下茶树根系对磷素的吸收和富集。由此可见,茶树根系H^+-ATPase可能参与不同氮素形态调控磷素的吸收。
陈林木陈景光王宁宁张显晨
关键词:铵态氮硝态氮磷素吸收茶树
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芽孢杆菌AnNong‑2及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芽孢杆菌AnNong‑2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11090;所述菌株的培养液接种在在距离茶苗根部约5cm的四...
张显晨李叶云周子文沈周高蒋家月
文献传递
茶园绿色控草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3
2022年
草害防控是茶园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会造成茶叶质量安全风险与茶园生态的破坏。随着社会公众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迫切需要发展茶园绿色控草技术。文章总结了我国茶园草害防控技术的发展历程、茶园绿色控草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绿色控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茶园绿色控草技术发展提出建议。
左从国罗垚张显晨李叶云
关键词:茶园
新农科背景下茶树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2025年
为提高茶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茶树生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面临的挑战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包括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融入学科发展前沿,在专业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凝练新的知识点;创新教学模式,以竞赛促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开展混合式教学,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合一的多元学习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融入思政元素,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学生服务“三农”、耕读情怀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优化评价方式,强化过程性考核,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本文为推动茶树生理学及类似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新提供参考。
杨天元杨群王飞张显晨李叶云
关键词:茶学专业
铝对氟在茶树体内吸收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探讨铝(Al3+)对茶树吸收氟(F)的累积特性,研究溶液培养条件下,不同浓度Al3+及c(Al3+):c(F-)比例对茶树吸收富集F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l3+(1.05~5.26mmol/L,c(Al3+):c(F-)=1:10~1:2)促进了F在茶树根部的富集,主要以F离子态形式被茶树吸收;而高浓度Al3+(10.52~31.57mmol/L,c(Al3+):c(F-)=1:1~3:1)抑制了F在茶树根部的富集,主要以Al/F络合态形式被茶树吸收。不同浓度Al3+促进了F在茶树叶部的富集。培养液中c(Al3+):c(F-)≥1时(c(Al3+)≥10.52mmol/L),抑制了茶树根部对F的吸收富集,而c(Al3+):c(F-)<1时(c(Al3+)≤5.26mmol/L),促进了茶树根部对F的吸收富集。Al3+促进了茶树体内F向地上部分转移,尤以c(Al3+):c(F-)为1:1、1:3、1:5时,F从茶树根部向地上部分转移系数最高。
张显晨郜红建张正竹宛晓春
关键词:茶树
一种提高茶苗抗寒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茶苗抗寒能力的方法,属于茶树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方法是夜晚采用UV‑B光照处理茶苗。本发明处理后的茶树在遇冷处理后,其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值、Fv/Fm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DA值、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
张显晨储晓曼李叶云程耀华
不同pH的柠檬酸对茶园土壤溶出液中氟组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连续流动搅拌法,研究了不同pH的柠檬酸对茶园土壤溶出液中氟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溶出液的pH随溶出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土壤溶出液中的游离态氟和总氟的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和柠檬酸pH的升高而逐渐减小,且呈现初始(0—6h)溶出浓度较高,而后(6—10h)逐渐减缓的趋势.土壤氟的溶出过程用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扩散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均有较好的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0.低pH(pH3.5)条件下,F主要以H-F形态存在,随着pH的升高(pH4.0—5.0),H-F形态的氟减小,Al-F络合态的氟增多,且随时间延长,溶出浓度均降低.反应开始的前1h,Al-F络合物主要以AlF3为主,占氟溶出总量的90%以上;至7h时,AlF+2的溶出量逐渐增大,并逐渐超过AlF3.低pH的柠檬酸促进土壤游离态氟和总氟的溶出,有利于络合态氟的形成,但对Al-F络合物的形态转化没有显著影响.
营浩张显晨郜红建
关键词:柠檬酸茶园土壤动力学PH
茶树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5
2021年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学科,它是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等理论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茶学专业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开设的茶树栽培学为例,开展与茶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思政教学,通过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张显晨周子文沈周高李叶云
关键词:思政教学
茶叶氟化物提取方法对比与电位法测定条件优化被引量:6
2011年
对比茶叶氟化物提取方法,并对氟化物电位法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茶叶氟化物提取效率表现为水浴法(93.17%)>酸振荡提取(68.19%)>超声提取法(62.38%)。选用电位法测定茶叶氟化物线性范围在30~200 mg.kg-1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0.48%,相关系数R2为0.992 2,方法LOQ和LOD分别为54 mg.kg-1和18 mg.kg-1。采用此法分析了安徽省4种茶叶氟化物含量在52.26~73.80 mg.kg-1之间,低于农业部茶叶氟含量安全限量标准(≤200 mg.kg-1)。该研究结果为茶叶中氟化物含量的快速测定与茶叶质量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张显晨郜红建张正竹宛晓春
关键词:茶叶氟化物电位法测定
一种用于茶园植物源驱虫防病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园驱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茶园植物源驱虫防病的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后端连通安装有顶盖,所述筒体前端连通安装有底盖,所述底盖背离筒体的一端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气瓶本体,所述筒体内转动安装有...
张显晨宋早原刘丽娟宋苗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