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擎 作品数:16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市急救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紧急医疗救援案例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现场多种危化品为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困难,天津市急救中心承担了爆炸事故现场伤员救援、转院、医疗保障等任务。为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天津市急救中心在爆炸事故中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情况进行梳理和思考,分析救援各环节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设想,现总结分析如下。 李尚伦 张擎 李开涛 张颖 刘艳 闫涛关键词:紧急医疗救援 爆炸事故 案例分析 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能力 急救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游离壁破裂的诊断与治疗三例报告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LVWR)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4月AMI后LVWR患者的临床特征、综合诊断以及成功治疗过程。结果入选患者3例。例1为AMI后心脏超声诊断心肌筛孔样破裂,因合并心源性休克行急诊血运重建,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术后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降低心室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以降低室壁张力,同时少用或停用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促进心室破裂局部血栓机化愈合。例2为再发AMI患者,血运重建后2 d超声诊断心脏破裂并形成血栓包裹,支架术后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查心脏CT进一步确定诊断。例3为AMI后4 d超声诊断LVWR并形成血栓包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择期冠脉造影后行外科手术修补破裂成功。结论有效的药物治疗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外科修补可以降低AMI后LVWR患者的死亡风险。 高明东 肖健勇 朱延波 骆永娟 关欣 王连群 张擎 刘寅 孙根义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心脏室壁瘤 天津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天津市2019年院前急救体系建设进行总结回顾,论述院前体系建设取得经验及对今后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方法针对天津市初步完善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通过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接报、统一质控的院前急救运行模式,合理规划院前医疗急救中心及分部、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布局,补充院前医疗急救人员、车辆及设备,增加经费投入,建设急救分中心6个,急救站点169个,救护车达到406辆,急救人员近2000人,院前急救重要监控指标10 s接听率保持在100%,接报至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在10 min以内,建成快速响应、高效运转、可持续发展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同时通过明确院前医疗急救人员激励保障政策,合理确定人员保障水平,明确分级分类经费保障,保证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长久正常运转。结论天津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可以为院前医疗急救提供安全高效保障。 邵小颖 刘先夺 常文清 律扬 顾乃刚 张擎关键词:院前急救体系 救护车 患者转运 院前急救机构应对疫情防控转段阶段措施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机构针对疫情防控转段阶段的应对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比疫情防控转段期间与2021年同期天津市急救中心电话呼入量、10 s接听率、派车量、急救反应时间、平均院内交接时间变化、病情分级患者变化等数据。结果疫情防控转段后120电话呼入量增加181.2%,10 s接听率由88.97%回升到100%,派车量增加125.2%;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由18 min 4 s缩短到11 min左右;普通患者、急症患者、危重患者、濒危患者分别增加了176.7%、-30.0%、102.1%、227.9%,普通患者占比为71.03%,与2021年同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院内交接时间延长至19 min 16 s后逐渐回落。结论院前急救机构通过提前布局扩充调派负荷能力、构建战时服务指挥体系、动态分类调配救治转运力量、畅通院前院内病员交接等措施,可有效应对突发工作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但也暴露出在急救资源挤兑情况下,确保危重症患者优先得到救治及院前院内衔接方面有所欠缺。 李帅 张擎 唐峰 邵小颖 谭沛泽 李尚伦关键词:院前急救 回顾性分析 空中急救体系运行方式探讨 被引量:13 2014年 介绍了空中急救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以及美国、瑞士、德国等空中急救体系发展的特点和优势,针对我国空中急救发展较慢、各地急救中心空中急救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及运行模式不一、承担的急救医疗服务方式不同的现状,提出应完善突发事件空中应急救援的政府主导模式,以商业运行模式为辅,提供空中救护服务;应建立公益性与商业化经营相结合、布局合理、反应及时、运转高效的空中急救体系,提高空中急救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张擎 李金年院外急救机构处置突发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疫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总结院外急救机构应对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疫情措施。方法 对比分析疫情期间120电话呼入量、派车量变化、增幅明显病患数据。结果 疫情区域120电话呼入量增加598.5%,派车量增加611.6%,透析、孕产妇、肿瘤、新生儿及儿童、发热及心血管患者分别增加了23 400.0%、8 642.9%、5 600.0%、3 393.2%、479.6%、250.8%。结论 院外急救机构通过提高接警受理能力、分类调派、区域闭环运行、加强现场感控力量、强化院外院内信息对接等措施能够应对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疫情。 张擎 李开涛 李帅 刘艳 邵小颖 邹文蕊 张颖 李尚伦关键词:院外急救 回顾性分析 双向同步激励在院外急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索提高院外急救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方法。方法在院外急救管理中应用双向同步物质和精神激励,在调整薪酬、职称激励、单病种质控等六方面进行双向同步物质激励,采用职工大会、季度座谈和政策倾斜等五方面措施进行双向同步精神激励;比较、分析实施前后相关业务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双向同步物质精神激励应用后,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受理时间由304 s降至210 s,现场送达医院时间由2024 s降至752 s,现场救治时间由2216 s降至1640 s,接报至到达时间由3215 s降至2648 s。结论采用双向同步激励可有效提高院外急救工作质量和效率。 张擎 顾乃刚 李尚伦关键词:院外急救 院外复苏成功36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总结天津市急救中心2004年1月~2006年3月接诊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173例中复苏成功的36例病例,分析其恢复情况及复苏成功相关因素。结果36例复苏成功患者,平均白1主循环恢复时间16.9min、自丰呼吸恢复时间35min。CPR开展得早日质量高,医务人员技术较高,均与心肺复苏成功有关。结论早期高质量的CPR是复苏成功的关键;CPR实施者的个人技术与院外急救单位的整体配合与复苏成功密切相关;缩短反应时间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基础。 刘琨 张擎 裴雅春 李金年关键词:院外急救 心肺复苏 天津实施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 家庭责任医生服务模式是对传统医疗形式的改革,是转变医生坐诊模式、和谐医患关系、利民惠民的创新举措。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转变传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完善家庭医疗服务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立分级... 张擎关键词:考核激励机制 双向转诊 文献传递 院前急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建立的探讨 被引量:4 2014年 院前急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合建立,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技术和质量,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完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体系,形成有效衔接的联动机制,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张擎 李金年 万馨泽关键词:院前急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