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民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动脉瘤破裂出...
  • 1篇独立危险因素
  • 1篇信号
  • 1篇血肿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异常信号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治疗一例
  • 1篇上纵隔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髓鞘
  • 1篇破裂出血
  • 1篇椎管
  • 1篇椎管内
  • 1篇椎间孔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张建民
  • 2篇周景义
  • 1篇孙才兴
  • 1篇虞军
  • 1篇王真
  • 1篇陈盛
  • 1篇徐良
  • 1篇赵冬冬
  • 1篇王勇杰
  • 1篇吴群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恶性脑胶质瘤化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欧美一些脑瘤研究组对恶性脑胶质瘤化疗作了大量研究。新辅助强化PCV方案或辅助性PCV方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1p19q缺失的间变性少枝胶质瘤(AO)及间变性星形少枝胶质瘤(AOA)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但不能提高接受放疗患者的总生存率。以TMZ为基础的联合放化疗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2年生存率也得到显著改善。TMZ联合放疗成为新诊断GBM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标准方案。一些新的细胞毒性药物与分子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充满前景,但有待于Ⅲ期临床验证。
孙才兴张建民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药物疗法分子靶向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尾状核、壳核脱髓鞘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06年
张建民李强
关键词:脱髓鞘病变颅咽管瘤术后并发文献复习尾状核壳核
颅内动脉瘤破裂伴发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与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者大多数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以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为主要表现者罕见。此类患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易再次出血,预后极差,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大部分在术前就处于深昏迷状态,手术风险高,难度大,但通过积极的外科干预,仍有一部分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王真王勇杰周景义吴群张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硬膜下血肿HEMORRHAGE伴发独立危险因素
胸腔内脊膜膨出手术治疗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56岁,因活动后胸闷2个月余于2011年1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患者两个月前感活动后胸闷,无呼吸困难,无咳痰、咯血.行胸片平扫,发现左上肺部巨大占位(图1A).CT检查提示:左后上纵隔可见一囊性肿块影,界清,肿块通过椎间孔向椎管内延伸,相应T1、2左侧椎间孔扩大,椎体局部骨质吸收,边缘硬化(图1B).胸腔MRI示:左后上纵隔可见大小约6.3 cm×8cm× 10 cm异常信号,大部分为囊性,呈长 T1T2改变,肿块边缘信号较高,增强扫描边缘强化,界清,肿块通过椎间孔向椎管内延伸,胸1~3椎后缘骨质压迫吸收改变,椎管增宽,胸椎1~3左侧椎间孔扩大,椎管内脊髓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末见明显推移改变,考虑脊膜膨出(图1C,D).既往抽烟30余年,每天半包,饮酒3年余,每天8两白酒,余无特殊.体格检查:神志清醒,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四肢及躯干处未发现有结节状隆起,未见皮肤牛奶咖啡斑,腋窝雀斑.
虞军陈盛周景义赵冬冬徐良张建民
关键词:骨质吸收异常信号后上纵隔椎管内椎间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