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松 作品数:159 被引量:44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CTR9通过JAK2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增殖作用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CTR9(Cln three requiring 9)是否通过JAK2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方法:在公共数据库中分析CTR9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CTR9相关生存曲线。检测CTR9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构建具有稳定沉默或过表达CTR9的U251和T98G细胞系,通过细胞功能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探讨CTR9对胶质瘤的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结果:CTR9在神经胶质瘤中过表达,并与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结果表明,敲低CTR9抑制了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而过表达促进了它们。潜在的分子机制可能涉及CTR9对JAK2/STAT3通路的调节。结论:CTR9可以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胶质瘤的增殖能力。 徐阳 张岩松 夏炎 朱帅帅 罗正祥关键词:胶质瘤 JAK2 信号通路 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手术治疗颅中窝海绵窦区肿瘤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窝海绵窦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中窝海绵窦区肿瘤的病例资料,均采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三叉神经鞘瘤14例,脑膜瘤1例。术前症状改善或无明显变化13例,加重2例,术后出现新增脑神经麻痹2例。随访时间3个月-3年,全部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窝海绵窦区肿瘤术野显露佳,对神经、血管、脑组织的保护较好,可作为此区域神经鞘瘤的首选方案。 罗正祥 张岩松 赵鹏来 杨坤 陈永严 黄庆玖 刘永关键词:MECKEL腔 海绵窦 胶质瘤及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2002年 摘要:目的明确胶质瘤及患者脑脊液(CSF)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情况.方法采用TRAP(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法检测50例胶质瘤、3例转移瘤及17例肿瘤端粒酶呈阳性患者CSF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 周明卫 傅震 张岩松关键词:脑肿瘤 胶质瘤 脑脊液 端粒酶活性 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利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对中颅窝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2例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对术中解剖、手术技巧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经病理学检查均为神经鞘瘤。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结论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安全切除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邵君飞 张岩松 王海秋 姚建社 孙骏 唐永峰关键词:三叉神经鞘瘤 人脑肿瘤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研究人类脑肿瘤中端粒酶的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脑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37例脑肿瘤组织和4例正常脑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37例脑肿瘤组织标本中,16例有端粒酶活性的表达,阳性率为43.2%;4例正常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论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脑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恶性脑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邵君飞 保泽洛 杨亚安 蔡杰 季剑 张岩松关键词:脑肿瘤 端粒酶 聚合酶链反应 银染法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发Rosai-Dorfman病1例并文献复习 罗正祥 章文斌 张岩松 刘翔垂体脓肿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凌晓阳 罗正祥 张岩松 陈永严 赵金兵 赵鹏来水分离技术在经侧裂岛叶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水分离技术在经侧裂岛叶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11例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超早期采用经侧裂岛叶清除血肿,术中应用水分离技术解剖侧裂和清除血肿。结果 11例患者均术后24 h内复查CT,9例血肿清除完全,2例血肿清除大于95%,11例患者均随访3月以上,ADL评分为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3例。结论水分离技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的分离技术,在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壳核脑出血中能很好帮助解剖侧裂和清除血肿,且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彻底。 何升学 张玉海 朱侗明 闫华 林华强 章文斌 张岩松 张锐关键词:高血压 海绵窦解剖学新概念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解剖学新概念,为海绵窦区手术提供详实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手术显微镜对经福尔马林固定、彩色乳胶灌注的国人成年尸颅21例进行手术观察、测量海绵窦区的硬膜关系、神经与血管走行及相邻结构的关系;利用组织化学技术对硬膜、神经及血管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中颅窝鞍旁两层硬膜形成一个腔,即鞍旁硬膜间腔;在鞍旁硬膜间腔内,硬脑膜结缔组织包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Meckel腔、三叉神经节及其三个分支组成一纵行板层样结构,我们称之为神经隔。颈内动脉及颅内、外静脉亦穿行于鞍旁硬膜间腔内;神经隔将海绵窦区分隔成硬膜间隙区、血液间隙区及床突间隙区。结论通过对海绵窦区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提出了该区构筑学新概念,为颅底手术经硬膜间隙侧壁入路提供了外科解剖学依据。 邵君飞 惠国桢 张岩松 常义 王海秋 姚建社 孙骏关键词:海绵窦 床突间隙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0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数恶性胶质瘤中存在过表达,对肿瘤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靶向药物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效果。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成为除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外脑恶性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对EGFR靶向药物分类及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机制进行综述。 胡新华 张岩松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靶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