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Ⅱ类基因的关联: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英文) 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在以往研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具有遗传素质倾向及免疫失衡已引起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些从免疫遗传学角度对该病进行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人类的免疫遗传基因多态性有关,尤其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Ⅱ类基因DR关系密切。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Ⅱ类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免疫遗传的相关性。设计:单一样本单因素分析。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科。对象:实验组为1998-01/2000-12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住院患者31例,对照组为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30人,两组祖籍三代出生地均为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无血缘关系,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方法:实验于2003-06/12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研究中心完成。两组分别留取5mL外周血,采用以往方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国际互联网在人类基因库中对6号染色体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取得的单核苷酸进行检索。选择性地合成所需每一DR和DQ等位基因或亚基因引物及反义引物一对,使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顺序特异性引物仪(4800)及有关试剂进行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特异性地扩增所需检测DNA片断,引物由上海基因研究所协助合成。实验数据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计算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确切概率P。主要观察指标: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DRBI及DQBI等各位基因。结果:病例组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DRB10301相对危险度RR=5.6842,明显高于其他位点,差异显著(P<0.05);其他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DRB1和DQ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结论: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DRB10301基因位点可能为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致病易感基因或与其他基因相连锁共同致病。 张双彦 邬英全 张宪忠 曹峰林关键词:脑梗塞 聚合酶链反应 HLA抗原 巴曲酶早期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997年 66例发病后24小时内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人,能用巴曲酶者按单双号顺序分为冲击组和常规组,不能用者为对照组,三组各22例。冲击组按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给予巴曲酶20~30Bu连用3日,常规组按巴曲酶常规方法应用,继之用维脑路通至3周末。对照组以维脑路通治疗3周。三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来诊时间分布相同,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统计处理,结果冲击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大剂量应用巴曲酶有溶栓及脑保护作用。应用巴曲酶的44例无出血副作用。 张宪忠 张宗逸 张秀华 刘敏 童荔 靳艳华 孙建关键词:脑梗塞 巴曲酶 药物疗法 眼震电图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1993年 眼震电图对前庭神经系统的末梢、中枢病变的定位较敏感,尤其对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病的亚临床症状期,可在MRI、CT 尚未见异常时即有改变,且其异常改变可随某些疾病的转归而变化,故可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推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眼震电图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 张宪忠 石明 金丽娟关键词:眼震电图 神经系统疾病 急性脑梗死的脑循环与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脑循环动力学改变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临床相关性,我们对该病病人进行了脑循环动力检测。方法:6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了脑循环动力学和MRA的检查,同时做正常人48例对照。结果:67 张宪忠 张淑清 王佳春 李海燕 王国华 孙伟峰 张秀华 王桂兰 王丹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临床对照研究 文献传递 奥扎格雷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与脑循环观察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对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脑循环的影响。方法 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 4 1例急性脑梗塞病人 ,并对用药前后应用脑循环动力检测仪检测各项指标 ,同时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较显著。 张宪忠 汪晓欧 李海燕 潘晓岷 孙爱丽关键词:奥扎格雷钠 药物治疗 脑梗死 脑循环 神经功能缺损 消栓通冲剂治疗脑梗死100例疗效与血液流变学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消栓通冲剂对治疗脑梗死治疗效果。方法 对 1 0 0例脑梗死应用消栓通冲剂治疗 ,另选 1 0 0例脑梗死病人应用维脑路通片剂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栓通冲剂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 潘晓民 张宪忠 李英 孙爱丽 张淑琴 赵红关键词:药物治疗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急性脑梗死后IL-6 TNF-α与HLA-DR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BI)后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与免疫遗传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HLA-DR)相关联性。方法血清IL-6、TNF-α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HLA-DR部分等位基因及亚基因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顺序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析方法,对31例ABI患者及3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BI急性期患者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P<0.001);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HLA-DRB1*0301相对危险度(RR值=5.6842)明显高于其他位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HLA-DR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结论血清IL-6含量显著增高可能受HLA-DR调控;HLA-DRB1*0301可能为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致病易感基因或与其他基因相连锁共同致病。 张双彦 于明 邬英全 曹峰林 张宪忠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 易感基因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金纳多治疗老年急性脑出血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被引量:5 1998年 张宪忠 刘敏 王薇 张秀华 范淑云关键词:脑出血 老年人 血液流变学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关因素的探讨 1996年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关因素的探讨王桂兰1王忠卿1张宪忠1冯争春1李嘉平1白颖1李秀芬2张长林3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自1993~1995年共收治的ACVD并发ARF的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王桂兰 王忠卿 张宪忠 冯争春 李嘉平 白颖 李秀芬 张长林关键词:脑血管病 急性 肾功能衰竭 人白细胞DR抗原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DR抗原(HLA DR)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BI)免疫遗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顺序特异性引物(PCR SSP)基因分析方法,对31例ABI患者及3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人的HLA DR部分等位基因及亚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BI组HLA DR B1*0301等位基因相对危险度(RR)=5.6842,明显高于其他位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HLA DR 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结论HLA DR B1*0301等位基因可能为北方汉族ABI患者的致病易感基因或与其他基因相连锁而共同致病。 张双彦 邬英全 于明 曹峰林 张宪忠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人白细胞DR抗原 基因多态性 易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