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伤椎椎体内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与方法:总结比较经伤椎椎体内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与传统跨伤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各自优缺点。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4个月。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即时、3月伤椎高度恢复、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Cobb 角改善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术后半年及1年伤椎高度于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跨伤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比较,经伤椎椎体内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更加安全可靠。
- 林阳潘剑成张宗明江海亮蒋华生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微创性
- 15例Hangman骨折前路融合钛板固定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路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3月至2011年3月,对15例Hangman骨折患者行颈椎前路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10~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恢复。全部病例颈椎生理前凸维持良好,C2椎弓骨的线模糊。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内固定系统松动及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具有术后上颈椎即时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无须石膏固定,维持生理前凸,促进骨折愈合和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 江海亮潘剑成张宗明林阳杨文超贺立新
- 关键词:上颈椎HANGMAN骨折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 改良半椎板拉钩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 2009年
- 张宗明潘剑成林阳龚旭昌宏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
- CT引导下用臭氧行椎间盘造影诊疗盘源性腰腿痛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用臭氧行椎间盘造影方法诊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选取我科19例腰腿痛患者的24个MRI"黑盘"进行CT引导下用臭氧行椎间盘造影。采用椎间盘后外侧入路,即安全三角入路,或小关节内侧入路。CT扫描确定针尖位于椎间盘中心后,注入臭氧作为对比剂。缓慢注入臭氧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及CT监视臭氧分布情况。结果:19例腰腿痛患者的24个MRI"黑盘"均完成CT引导下用臭氧行椎间盘造影,17例(89.47%)共22个(91.66%)"黑盘"造影时出现与平时一致性疼痛;1个(4.16%)出现非一致性疼痛,3个(12.50%)未出现疼痛。19例患者均未出现过敏表现。12例行臭氧治疗,采用Mac-Nab腰痛痛评价,分为有效、显效及无效,11例均显效(92.85%),无效1例(7.14%)。结论:CT引导下用臭氧行椎间盘造影方法是诊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有效方法。特别适合碘剂过敏而又需行椎间盘造影明确诊断的患者。
- 江海亮潘剑成张宗明林阳贺立新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疼痛椎间盘造影臭氧
- 关节镜下采用等离子刀与常规器械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与常规器械手术治疗膝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5例半月板损伤的部队患者,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等离子刀组(n=77)及常规器械组(n=58)。术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术后康复时间及关节积液发生情况。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消失,等离子刀组康复时间较常规器械组明显缩短,关节积液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15d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同期的常规器械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等离子刀治疗膝半月板损伤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 昌宏张志敏张宗明潘剑成贺立新
- 关键词:关节镜离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