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 作品数:31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热压伤皮肤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 目的:观察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热压伤皮肤组织缺损术前、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热压伤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护理12例,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系统周到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创面观察监护、营养支持,术后...
- 张媛媛王淑君张晓影魏雪箐
- 面颈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护理体会
- 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畸形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作为目前最好的修复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我科自2001年7月以来,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264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围手术期和...
- 张媛媛王淑君幺猛魏雪箐
- 文献传递
- 二十五年1043例危重烧伤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目的调查危重烧伤病人致病相关因素和发病规律,为危重烧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所1982年—2006年二十五年间共收治的1043例危重烧伤住院病人,统计分析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致伤因素、受伤场所、季节分布、来...
- 王淑君柴家科盛志勇周红张晓影王腊梅李方容衣佳吕蕾魏雪菁张媛媛朱文君张惠张雪梅张庆庆
- 文献传递
- 1例毛囊闭塞三联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正>毛囊闭锁三联征包括聚合性痤疮(acne conglobeta)、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和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perifolliculitis capitis abs...
- 张媛媛
- 文献传递
- 颜面烧伤后皮肤康复治疗频次与疗效观察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皮肤康复护理频次对颜面部烧伤瘢痕康复作用的差异。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根据232例颜面部Ⅱ度烧伤患者面部护理频次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高频治疗组96例,面部创面愈合后坚持隔日进行面部护理,10次一个疗程,坚持治疗3个疗程或以上;低频治疗组136例,行不定期面部护理,1~2次/周,坚持治疗6周或以上。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瘢痕评分。结果 治疗后瘢痕评分高频治疗组为2.00±0.16,低于低频治疗组的评分4.00±0.37(P<0.01),高频治疗组有效率97%与低频治疗组有效率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频(隔日一次)的面部皮肤康复护理对面部烧伤后瘢痕的形成具有治疗效果,临床应加强此项宣教。
- 王淑君张媛媛卢军玲
- 关键词:颜面烧伤皮肤护理
- 循证护理在老年压疮治疗中的意义
- <正>患有压疮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动作单一僵化等原因,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创面感染等导致高死亡率的并发症。其实,在病理生理学的角度认为,压疮并不足以导致患者的死亡,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明显影响患者预后...
- 张媛媛
- 文献传递
- 毛囊闭锁三联征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2012年
- 毛囊闭锁三联征(follicular occlusion triad)是指同一个患者身上存在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和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3种独立的疾病.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还可能与性激素水平失衡、胚胎发育不良、细菌感染有关,临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细菌(主要为痤疮丙酸菌杆菌)感染及免疫异常是其主要发病原因[1,2].其特点是好发部位特殊,感染严重,窦道创面反复出现.具有慢性、易复发感染、深层毛囊破坏性,脓肿形成、多次切开引流症状无改善、广泛形成溃疡及瘢痕等特征.加之本病易慢性迁延,反复发作[3],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巨大的痛苦.患者治疗时间长,增加了护理难度,术后治疗护理、体位摆放极为重要.我科于2012年收治2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张媛媛耿燕婷朱晓丹夏振华
- 关键词:毛囊闭锁三联征围手术期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聚合性痤疮细菌感染
- 骶尾部藏毛窦的系统诊疗
- 张海军郝岱峰申传安柴家科冯光褚万立李涛李善友陈泽群赵景峰张新建赵帆张媛媛
- 皮肤康复综合治疗腹部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皮肤康复综合治疗对减轻烧伤后腹部皮肤瘢痕增生的作用。方法将腹部深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治疗、改进3个组,每组20例,创面愈合后即开始皮肤康复治疗并进行观察。对照组外用积雪苷霜软膏,涂于瘢痕处,每日1次。治疗组利用中草药离子喷雾机对瘢痕进行喷雾,以适量积雪苷霜软膏进行按摩,然后涂中草药化斑面膜30min,洗净后再涂少许积雪苷霜软膏。改进组先采用BA2008-I电脑中频治疗仪对瘢痕处进行护理每次20min,此后操作同治疗组。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结果康复护理6个月后,改进组20例,治愈率80%,治疗组20例,治愈率为60%,对照组20例,治愈率为10%,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康复综合治疗方法改进后,与传统方法相比,对烧伤后腹部增生性瘢痕有更加明显的预防和促进软化作用。
- 张媛媛卢军玲
- 关键词:烧伤瘢痕
- 应用红光治疗仪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护理观察
- 张媛媛韩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