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彬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林权的法律结构——以《森林法》的修改为中心被引量:4
- 2017年
- 2016年9月底公开征求意见的《森林法》修改意见稿明确了林权权利类型及内容,并进一步放松了林权流转的限制,成为修法亮点。然而,修改意见稿回避林权与森林资源公有产权的关系,导致林权性质和内容均存制度磗格:如森林财产权体系"一物二权"、林权束结构叠床架屋,此无助于达致"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林改初衷。事实上,森林资源公有产权所有权——使用权的"两权分离"是林权产生的制度逻辑;作为"森林资源所有权"拆分的碎片,林权系以森林和林地为客体,包含森林使用权、林地使用权和林地承包权、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权利束。
- 裴丽萍张启彬
- 关键词:自然资源所有权林权《森林法》修改
- 用人者责任研究
- 用人者责任在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于第34-35条。上述两条条文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结合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立法经验及司法学说,主要分四个部分对用人者责任进行探讨,现将各个部分的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先介绍由雇主...
- 张启彬
- 关键词: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侵权责任法
- 完善我国林木采伐许可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 林木采伐许可制度作为监管森林开发行为的用途管理制度,是森林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林木采伐许可执行过程中,暴露了其抑制林权的财产权权能、便利权力寻租的弊端,影响了森林利用效率、破坏了森林生境质量。以《行...
- 张启彬裴丽萍
- 关键词:行政特许准物权
- 德国和俄罗斯法律中的森林进入权对我国森林立法的启示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林权成为林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词。林权作为一种私人财产权,能够增加社会力量造林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效果自不待言。然而这种将森林资源完全私有化的做法,忽视了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比如提供公民休憩和娱乐的场所以及基本生存的能量来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林权,为与森林资源利益攸关的其他利用人提供其合理利益的保护十分必要。德国和俄罗斯在立法上设置了森林进入权(森林逗留的权利),这对于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尚存空缺的我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裴丽萍张启彬
- 关键词:环境权
- 论森林进入权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林权成为森林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词。林权作为一种私人财产权,能够增加社会力量造林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效果自不待言。然而这种将森林资源完全私有化的做法,忽视了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比如提供给公民休憩和娱乐的场所以及基本生存的能量来源的功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林权,为森林资源利益攸关的其他利用人提供其合理利益的保护十分必要。国外立法上设置了森林进入权(森林逗留的权利),对于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尚存空缺的中国来说,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裴丽萍张启彬
- 关键词:环境权
- 公共体育设施致人损害的法律救济及法律风险防范对策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显著提升。伴随而来的是,公共体育设施由于设置或维护不当而造成使用人损害的案件频发。面对这一现状,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寻求合理合法的损害弥补途径,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公众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研究涉及公共体育设施致害的案件判决、相关法理解说,结合公共体育设施的公共用公物的法律属性,考察了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5、86条存在的问题,建议适用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私法途径获得损害赔偿。通过分析2种不同责任形式之间的共同点,认为两者实质上是特殊规范与一般规范的关系。另外,梳理了相关案例的法律适用中出现的安全保障义务标准确定、补充责任适用以及责任减免事由判定的法律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了防范对策。展望未来的制度完善,建议随着国家赔偿制度的改进和发展,将公共体育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的适用范围。既符合域外国家赔偿责任的一般做法,也符合将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纳入行政权力行使范围的趋势。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国家、公共体育设施的设置者、管理者及利用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张启彬马法超
- 关键词:公共体育设施安全保障义务法律风险免责事由
- 完善我国林木采伐许可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 林木采伐许可制度作为监管森林开发行为的用途管理制度,是森林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林木采伐许可执行过程中,暴露了其抑制林权的财产权权能、便利权力寻租的弊端,影响了森林利用效率、破坏了森林生境质量。以《行...
- 张启彬裴丽萍
- 关键词:行政特许准物权
- 文献传递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林权制度研究
-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得以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兼顾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及生态需求平衡、充分地全面发展。森林资源具有“金山...
- 张启彬
- 关键词:林权制度生态文明公共资源
- 公众共用物使用权视角下的森林进入权构建被引量:2
- 2015年
- 森林被私人享有的林权分割成部分人的私有财产,导致公地被侵占而急剧减少,其原因在于私人财产权性质的林权在森林这一公共物品上的错配。依据"公众共用物使用权"理论,建议借鉴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对我国森林所有权做公物解读,构建具有公众共用物一般使用权性质的森林进入权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 裴丽萍张启彬
- 关键词:环境权
- 国外森林法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森林立法的启示被引量:3
- 2015年
- 我国现行《森林法》更多地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管制森林资源的分配,而林权制度改革更加注重保护权利人的财产权免受行政权力的束缚。这反映了我国森林立法一直以来陷入要么放权、要么集中的两难悖论的现实。事实上,在域外的森林资源的法律制度中,森林作为财产普遍建立了财产权;但区别于传统财产权,森林财产权是受到行政权力限制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修订森林法、健全森林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重要任务。通过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为建立我国的财产权与行政权协力的森林法律制度提供立法建议。
- 裴丽萍张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