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兰
-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宜宾市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进一步增强地方社科工作者的学术自信——以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为视角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上越来越注重对地方和青年工作者的倾斜,地方单位也更加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这都极大激发了地方社科工作者的学术热情和学术自信。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有重大价值,地方社科工作者要充分把握机遇,勇于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廖洪兰
-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对服务型政府政治伦理基础的反思
- 2010年
- 任何政府都有其建立的政治伦理基础。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也必然有其政治伦理基础。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入手,对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有关政治伦理方面的争议进行反思,以期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价值参考。
- 廖洪兰
-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治伦理
- 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文化基础
- 2015年
-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具有多维路径,文化建设是其基础路径和现实需要。民本文化、信念文化、竞争文化和法治文化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文化基础。应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培育、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法制建设等方面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文化基础。
- 廖洪兰
- 关键词:农村社会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文化基础
- 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需求与障碍被引量:1
- 2007年
- 无论是从非政府组织自身特性还是从公共政策过程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来看,其参与公共政策的功能都要求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本文从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缺陷及外部体制性制约因素两个大的方面讨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政治的障碍。
- 廖高平廖洪兰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政策政治参与
- 试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应对教师流失问题被引量:5
- 2007年
- 教师流失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对高校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流失问题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应对高校教师流失问题的必要性和策略,将有助于稳定和巩固高校教师队伍,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 傅永胜成云廖洪兰
-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师流失
- 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新方式探析被引量:6
- 2014年
- 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视教育、培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优良传统,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更是时代的现实需求。当前,基层党员干部面临思想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上升空间有限的现实制约,同时现有方式也不能满足现实培养需求。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对基层党员干部开展本土化的党性教育。
- 廖洪兰陈林
- 关键词: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本土化
- 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起点
- 2015年
- 中国共产党具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实践经验,这一传统在党的革命事业和执政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为了明确社会新常态下密切联系群众该从何处着手、联系效果该如何衡量及联系成果该如何保持的问题,就必须清晰界定其实践起点。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起点源起以下四个方面:以联系主客体之间的利益相关化保证自觉性;以联系内容的务实化保证有效性;以联系要求的常态化保证持久性;以联系方式的程式化保证有序性。
- 兰亚宾廖洪兰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
- 高校新发展学生党员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新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党的科学化建设水平。当前,高校在党员新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发展、发展党员考评标准过于单一、忽略对入党动机的筛查和引导、受到形而上学发展模式的阻滞等问题。高校应通过严把入口关、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入党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入党动机的筛查和引导、建立完善党员发展机制等多维路径来实现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控制。
- 廖洪兰刘兴萍
-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党员质量
- 基层党校教研咨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以宜宾市委党校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教研咨一体化是新形势下党校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趋势,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基层党校要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党校教育培训的需求变化,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教研咨一体化发展之路。
- 陈林廖洪兰
- 关键词:基层党校
- 网络涉腐舆情的监督优势及科学化管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网络涉腐舆情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敏感诱发性、随意偶发性、主观猜测性、虚拟隐匿性等特点,表达了民众对公权公正、廉洁的政治诉求。网络涉腐舆情具有高效高质监督、保护参与个体安全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网络暴力倾向、规范性合法性不足等问题。要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建立政府及时回应机制和政府、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机制,完善网络涉腐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加强对网民和网站的培育监督,以实现对网络涉腐舆情的科学化管理。
- 廖洪兰
- 关键词:网络反腐网络舆情舆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