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理
  • 2篇临床病理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细胞
  • 1篇引物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基因
  • 1篇术中病理
  • 1篇术中病理诊断
  • 1篇苏木精
  • 1篇特异引物
  • 1篇突变
  • 1篇女性腺性膀胱...
  • 1篇切片
  • 1篇切片质量
  • 1篇染色
  • 1篇肿瘤
  • 1篇组化染色
  • 1篇组件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廖永强
  • 2篇张海萍
  • 2篇白冬雨
  • 2篇丁毅
  • 2篇方庆全
  • 2篇张海芳
  • 1篇张召力
  • 1篇曾彦恺
  • 1篇刘菲
  • 1篇邢金春
  • 1篇郑捷
  • 1篇黄一锦
  • 1篇阮力
  • 1篇史连国
  • 1篇李钟洙
  • 1篇郑立谟
  • 1篇陈跃东
  • 1篇李宝华
  • 1篇索文昊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炎症细胞在女性腺性膀胱炎膀胱黏膜下的浸润情况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分析女性腺性膀胱炎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探讨非可控性炎症在腺性膀胱炎中的作用。方法对2016年6—10月收治的10例已确诊的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的膀胱黏膜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分析其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和类型。另收集2006年1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9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标本。年龄(36.0±8.1)岁;体重指数(21.4±4.1)kg/m^2;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9例,糖尿病病史18例。根据膀胱镜下的表现对腺性膀胱炎进行临床分型,将滤泡样水肿型、乳头瘤样型、肠腺瘤样型定义为高危组,慢性炎症型、黏膜无改变型定义为低危组。对49例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比较不同类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膀胱黏膜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黏膜及黏膜下组织中,炎症细胞高表达T淋巴细胞标志性抗体[CD3、CD43、CD4、CD8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95.2±21.1)、(201.5±19.5)、(159.6±10.9)、(225.2±12.8)个],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B淋巴细胞[CD20阳性细胞数为(20.0±4.3)个]和浆细胞[CD38、CD138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6±1.2)、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9例中高危组28例,年龄(34.4±7.5)岁;体重指数(21.9±4.2)kg/m^2;合并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8例。低危组21例,年龄(38.2±8.5)岁;体重指数(20.8±4.0)kg/m^2;合并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10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明显高于低危组[(10.4±2.6)分与(7.1±2.1)分,P〈0.01];高危组生活质量评分(QoL)也明显高于低危组[(4.9±0.9)分与(4.1±0.8)分,P〈0.01];高危组最大尿流率(Qmax
陈跃东曾彦恺白培德刘菲索文昊白冬雨廖永强邢金春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T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染色
一种提高冷冻切片染色效率的苏木精加热组件被引量:1
2015年
临床病理工作中,冷冻切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术中病理诊断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冷冻切片制片速度与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苏木精染色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是去氧核糖核酸(DNA),DNA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苏木精碱性染料结合而被染色,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易与被伊红染成红色的细胞质区分。我们设计了一种病理冷冻切片的染色加热组件(专利证书号:ZL201320589148.4),对150例冷冻切片进行染色,比较该组件处理下与其他4种苏木精染色条件下,HE染色的速度与质量。
方庆全廖永强张海芳
关键词:冷冻切片组件临床病理工作术中病理诊断切片质量
特异引物双扩增实时PCR法和Sanger DNA测序法检测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特异引物双环探针扩增实时PCR技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检测方法(ADx-EGFR实时PCR法)和Sanger DNA测序法在肺癌EGFR基因体细胞突变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肺癌组织石蜡切片208例,分别采用ADx-EGFR实时PCR法和SangerDNA测序法检测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21的突变类型,计算其突变率,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性。结果208例肺癌组织中,ADx-EGFR实时PCR法成功检测208例,检出EGFR基因突变40例,突变检出率为19.2%;SangerDNA测序法成功检测196例,检出突变22例,突变检出率为11.2%。肺癌组织中主要以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上的L858R的点突变为主,分别占4.8%(10/208)和11.6%(23/208),其余的突变类型少见。结论对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而言,ADx-EGFR实时PCR法检测EGFR基因成功率和突变检出率均高于SangerDNA测序法,可成为临床上检测肿瘤EGFR基因突变的方法。
张海萍阮力郑立谟白冬雨张海芳廖永强丁毅
关键词:基因ERBB-1寡核苷酸序列分析突变
Becker痣24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Becker痣的临床特点、合并症和组织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Becker痣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24例均为散发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20岁(83.33%),发病部位以躯干前部和肩胛部居多(45.83%),典型皮损为较大的单侧分布的多毛的色素沉着斑,组织病理主要表现是表皮不同程度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表皮突较规则地向下延伸,基底层黑素颗粒增多,真皮网状层常见较大的形态不规则的平滑肌纤维束,伴有并发症共5例(20.83%)。结论 根据Becker痣典型皮损特点结合组织病理表现临床可以确诊,但是做为一种遗传相关的错构瘤可伴发其他皮肤肌肉骨骼异常,需仔细探明。
李钟洙黄一锦张召力廖永强张海萍
关键词:BECKER痣组织病理合并症
Schiff试剂配制的改进被引量:1
2016年
PAS作为一种特殊染色技术,可以清楚显示糖原、中性黏多糖、肾小球基底膜系膜基质、真菌孢子或菌丝等物质,广泛应用于人体和实验动物组织的诊断和研究,甚至有时可以替代HE染色[1]。但PAS反应中的Schiff试剂通常难以配制,作者对传统的Schiff试剂配制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碱性品红、蒸馏水、盐酸、偏重亚硫酸钠、
郑捷方庆全廖永强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2024年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987年,Weidner等[1]首先提出了“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的诊断名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软化症、磷酸盐尿以及软组织和骨的肿瘤性病变。该肿瘤病理学形态缺乏特异性并具有多样性,易被漏诊、误诊。
李宝华史连国丁毅廖永强
关键词: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