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惠民
- 作品数:33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对诊断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常规MRI扫描通过结合DWI、PWI、TDC、MRS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病例,其治疗前常规MRI信号特点与DWI、PWI、TDC和MRS的表现。结果: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灶周中度水肿,增强后大多呈均匀强化,顶叶病灶可见"压迹征",病变累及胼胝体时呈"蝴蝶征";DWI多呈均匀高信号,ADC值与对侧正常脑实质相比明显降低;PWI示rCBV呈等或等低灌注,与正常脑白质灌注相似,多呈黄绿或蓝色;TDC负性增强上升支与下降支基本对称,信号强度回复前出现一小的再下降波形,增强后基线水平较增强前基线水平呈缓慢上升;MRS示Cho峰明显升高,病灶内NAA中度、Cr峰轻度降低,可见Lip峰、Cho/Cr、Lip/Cr、Lac/Cr均明显升高,NAA/Cr明显降低。结论: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常规MRI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联合应用DWI、ADC、PWI、TDC和MRS表现可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 王自勇胡永胜何新华巢惠民王劲武
- 关键词:淋巴瘤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成像。结果各种处理方法均可显示主动脉夹层及真假腔,但以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显示最佳,MPR可清晰显示内膜片形态、腔内血栓,管壁钙化移位及夹层累计范围和破裂口,VR立体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关系以及螺旋状的内膜。结论 MSCTA对主动脉夹层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后处理技术MPR和VR为首选方法。
- 周泽俊高斌巢惠民徐宁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后处理技术
- 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
-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愈柬愈得到广泛的重视。其中组织间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逐渐被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所接受。与体外放疗相...
- 高斌李劲松贺克武巢惠民胡永胜徐圣德季亚莉
- 关键词: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学介入性
- 文献传递
- CT和MRI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影像诊断价值
-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是肝内比较常见发恶性肿瘤,占肝内原发恶性肿瘤的5[%]-15[%],仅次于肝细胞癌,本文介绍了5例经病理证实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并与肝内其他占位性病变进行了鉴别。
- 周泽俊高斌巢惠民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胆管细胞癌影像表现CT扫描
- 文献传递
- 62例胆总管结石的CT分析
- 1995年
- 62例胆总管结石的CT分析周玉明,季亚莉,高斌,巢惠民,王小平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阻塞性黄疸的常见病因之一。本文总结我院近2年经CT检查,手术证实的62例胆总管结石,分析其CT表现及误诊原因。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8例,女34例。年龄...
- 周玉明季亚莉高斌巢惠民王小平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CT分析部分容积效应组织密度薄层扫描阻塞性黄疸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关节置换术前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前应用螺旋C T三维重建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均接受X线片和螺旋CT检查,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结果:对照组软组织肿胀9例(100.0%),关节囊积液19例(95.0%),髋关节脱位35例(94.6%)。观察组软组织肿胀5例(55.6%),关节囊积液13例(65.0%),髋关节脱位26例(70.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髋关节术前给予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可提高检查率,并清晰观察患者病变情况,辅助医生了解病情,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
- 顾磊胡永胜巢惠民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螺旋CT三维重建X线检查
- 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及心率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心率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32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双源CT低管电压(100kVp)和常规管电压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增强扫描,检查前不使用p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按患者扫描时的平均心率对低管电压组201例进行分组,≤59次/rain为A组(50例),60—69次/min为B组(64例),70~91次/min为C组(62例),≥91次/min为D组(25例)。对照组(管电压120kVp)为E组(122例)。评价各组的最佳重建时相图像,记录各组的增强扫描序列的螺距、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a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值,比较各组患者的扫描螺距、图像质量评分和辐射剂量值等,分析心率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A—D4组螺距分别为(0.24±0.03)、(0.29±0.04)、(0.33±0.05)、(0.38±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7,P〈0.05);A—E5组CTDI“值分另0为(21.59±7.97)、(20.24±6.03)、(18.23±7.55)、(18.14±5.75)、(38.62±16.21)mGy(F=85.16,P〈0.05);E值分别为(5.31±2.18)、(4.85±1.70)、(4.49±1.86)、(4.37±1.50)、(8.75±4.07)mSv(F=44.83,P〈0.05);图像评分分别为(4.65±O.46)、(4.55±0.53)、(4.55±0.53)、(4.47±0.72)、(4.66±0.44)分(F=1.89,P〉0.05)。结论双源CT低管电压(100kVp)技术冠状动脉成像在不控制心率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在自动心电门控剂量窗时,中低心率对辐射剂量的影响较小,高心率可使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但获得优质图像质量的可能性减小。
- 胡永胜何新华王自勇杨越付璇巢惠民冀舒文仝莉李云霞
- 关键词:心率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
-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CT导向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1例26个病灶CT导向下穿刺并在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其中原发性病灶9个,转移性病灶17个。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病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125I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2、26、30、33MBq/粒,较大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5cm,较小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0cm。结果:21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粒子在病灶内的分布与植入前计划基本一致。每个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数为540粒(平均14粒)。1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诊复查CT,18个病灶明显缩小,4个病灶内出现坏死组织,4个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CT导向下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高斌李劲松巢惠民胡永胜徐圣德季亚莉
- 关键词: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 CT导引125I粒子植入恶性骨肿瘤的疗效及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 高斌李劲松张秀珊贺克武胡永胜徐圣德巢惠民严军宁彭丽娟张宇东黄永翠
- 该项目通过研究明确了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细胞凋亡率与距离的相关性,明确了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前后,细胞凋亡率与时间的相关性,发现了一种新的实体肿瘤单位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匀浆机法。在该基础上通过CT导引下125I...
- 关键词:
- 关键词:恶性骨肿瘤粒子植入治疗
- 不同对比剂用量方案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及心脏结构显示方面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选择适宜的对比剂用量,改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对心脏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160例接受Defini-tion第一代双源CT冠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A组=采集时间×注射流速(X ml),B组=(X+5)ml,C组=(X+10)ml,D组=[X+(15~20)]ml。各组均采用碘海醇(350mgI/ml),体质量<75kg者注射流率为4.8~5.0ml/s;体质量≥75kg者注射流率为5.5ml/s。应用Circulation分析软件,采用双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分别测量各组冠状动脉各段、左右心室CT值,观察并记录对比剂伪影及严重程度、对比剂混合液是否均匀、室间隔显示是否清晰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比较组间CT值、图像质量评分等有无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室间隔等结构显示情况及对比剂伪影等。结果:各组间一般情况、质量评分、冠脉各段和左心室CT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室腔内CT值A、B、C、D组分别为(142.1±35.5)HU、(144.4±43.5)HU、(186.1±66.1)HU、(223.3±119.3)HU,C组与A、B、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室间隔尚能分辨(2分)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组显示清晰(3分)的例数多于A、B组;C组条状伪影少于D组。综合分析,C组对比剂方案优于其他组。结论:本研究采用个性化的对比剂方案,对比剂用量=扫描采集时间×流率+10ml,结合患者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计算对比剂注射流率,可以获得良好的冠脉CTA图像及较为满意的心脏结构、肺动脉显示效果,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何新华胡永胜杨越王自勇巢惠民付旋费长军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