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宣燕

作品数:43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麻醉
  • 10篇血液稀释
  • 10篇靶控
  • 10篇靶控输注
  • 9篇血液
  • 9篇异丙酚
  • 9篇丙酚
  • 7篇手术
  • 7篇教学
  • 7篇META分析
  • 6篇二异丙酚
  • 6篇丙泊酚
  • 5篇全麻
  • 4篇等容血液稀释
  • 4篇药物
  • 4篇药物释放
  • 4篇药物释放系统
  • 4篇术后
  • 4篇随机对照试验
  • 4篇全身麻醉

机构

  • 41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常熟市第二人...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解放军第54...

作者

  • 43篇宣燕
  • 31篇郑宏
  • 15篇王江
  • 9篇曹兴华
  • 5篇朱素洁
  • 4篇邹田田
  • 4篇华玉思
  • 4篇俞瑾
  • 4篇方梅
  • 3篇李爱梅
  • 3篇李鑫
  • 3篇陈春玲
  • 3篇刘进
  • 3篇杨龙
  • 2篇范涛
  • 2篇梁超
  • 2篇詹海婷
  • 2篇马明
  • 2篇芮建中
  • 2篇宣斐

传媒

  • 9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中国循证医学...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新疆医学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苏州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饮酒对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时熵指数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与分析饮酒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镇静时对熵指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级、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71例,采用成组设计分为两组:饮酒组(38例)和非饮酒组(33例)。患者均在术前无任何伤害性刺激的情况下,接受单一药物丙泊酚进行镇静,靶血浆药物浓度采用3.5μg/ml。观察并记录两组每分钟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NIBP)、反应熵(RE)、状态熵(SE)、镇静/警觉(OAA/S)评分、靶血浆药物浓度、靶效应室药物浓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指标。结果两组间HR、NIBP、SpO2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E在各个OAA/S评分阶段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E、SE与OAA/S评分有很好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饮酒患者与非饮酒患者相比,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时熵指数的变化无明显差异。
范涛宣燕华玉思郑宏
关键词:饮酒靶控输注丙泊酚熵指数
普瑞巴林对术后疼痛预防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系统评价普瑞巴林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术后镇痛药物的选择提供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ENTRAL,2015年第5期)、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Medicine Disc,CBM)、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查找有关普瑞巴林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评价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s,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5月.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相互交叉核对结果.数据提取完毕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24项研究,共计1 7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普瑞巴林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主要表现在静止状态下/活动状态下术后24 h疼痛评分的降低[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0.5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7,-0.33),P<0.01],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使用量的减少[SMD=-1.08,95%CI(-1.62,-0.55),P<0.01]. 结论 普瑞巴林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研究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李鑫杨桐宣燕王江
关键词:普瑞巴林术后疼痛META分析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 ANHD)对靶控输注(Ta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5例20...
宣燕
关键词:血液稀释二异丙酚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丙泊酚靶控输注方式对全麻诱导阶段血皮质醇、催乳素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记录HR、MAP并采集动脉血标本以测定血浆Cor、PRL。结果三组麻醉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都无显著意义。三组麻醉诱导阶段血浆Cor、PRL的浓度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T1时点,三组血浆Cor浓度有轻度下降,而PRL的浓度轻度增加。插管时,三组血浆Cor、PRL浓度均上升,以G3组最显著。结论G1组对应激反应的控制优于G2、G3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浆Cor、PRL的浓度变化可用于判定镇静深度。
方梅郑宏曹兴华宣燕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皮质醇催乳素
硬膜外镇痛对减少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手术中实施硬膜外镇痛对减少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Mbase、he Cochrane Library、CNKI和CBM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硬膜外镇痛减少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0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1 9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硬膜外镇痛组在减少心肌缺血及梗死发生率[RR=0.63,95%CI(0.41,0.96),P=0.03]、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RR=0.55,95%CI(0.40,0.75),P=0.000 1]、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RR=0.64,95%CI(0.47,0.88),P=0.005]和机械通气时间[MD=–2.15,95%CI(–3.72,–0.58),P=0.00 7]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全身麻醉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当前证据,术后硬膜外镇痛可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及梗死、呼吸系统并发症、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但目前缺乏评估硬膜外镇痛不良事件(主要为硬膜外血肿)发生率的数据。受纳入研究数量与质量限制,临床上在选择是否使用硬膜外镇痛之前,应该对患者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魏国宣燕郑宏王江
关键词:心脏手术硬膜外镇痛全身麻醉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七氟醚与异氟醚对老年患者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比较吸入等效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下对老年患者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耳鼻喉或颌面外科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分别吸入等效浓度(呼气末浓度1MAC)七氟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C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3μg/ml)维持麻醉,同时三组均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使T1稳定在基础值的10%,采用TOF-WatchSX肌松监测仪行拇内收肌肌松监测。记录初始剂量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术中输注速率、恢复指数(T1恢复25%至75%)和TOFr恢复至0.9的时间。结果给药30min后各时点S组和I组顺式阿曲库铵输注速率小于C组(P<0.05)。给药45min后各时点I组顺式阿曲库铵输注速率高于S组(P<0.05)。结论等效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下均能增强老年患者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
徐钊郑宏宣燕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七氟醚异氟醚神经肌肉阻滞
丙泊酚长链与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注射痛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丙泊酚静脉脂肪乳剂对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I~II级全麻下择期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1组为丙泊酚长链脂肪乳组,2组为丙泊酚长链脂肪乳+利多卡因组,3组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组,4组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利多卡因组。丙泊酚诱导剂量2mg/kg,诱导速度400ml/h。注射开始时,按照4个等级评价注射痛并记录。结果:与1组相比,2、3、4组注射痛的发生率降低,疼痛程度减轻。其中4组注射痛发生率为4%,与其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在丙泊酚注射液中加入利多卡因混合使用相比,单独使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未见明显优势。但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使用可明显减轻注射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的严重程度,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宣燕杨龙朱素洁
关键词:注射痛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靶控输注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状态下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35例,ASA Ⅰ或Ⅱ级,预计出血量在1 000 ml,随机分为稀释组(n= 17,ANH平稳后10 min行TCI)和对照组(n=18,未实施ANH直接行TCI)。麻醉诱导后10 min实施 ANH,目标红细胞压积(Hct)为0.26,平稳10 min后以血浆靶浓度(3μg·ml-1)输注异丙酚60 min,间断采血180 min,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运用NONMEM软件估算异丙酚TCI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和异丙酚输注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稀释组TCI期间异丙酚血药浓度降低,各房室间分布速率常数(K21)减慢,中央室分布容积、周边室分布容积增加(P<0.05),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型模型。结论 ANH使TCI异丙酚的中央室和周边室分布容积增加,周边室向中央室的转运速率减慢。
郑宏王江宣燕张冰芮建中刘进
关键词:血液稀释二异丙酚药物释放系统药代动力学
饮酒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饮酒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对40例长期大量饮酒者和40例匹配的正常对照者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3天评定认知功能,通过MMSE分值的变化来评价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及2组间的差异。结果饮酒组术后早期MMSE值低于对照组(P<0.05);饮酒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长期大量饮酒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起促进作用。
华玉思宣燕朱素洁邹田田杨龙郑宏
关键词:饮酒全身麻醉认知功能障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全麻患者维库溴铵肌松起效和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全麻患者维库溴铵肌松起效和恢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32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6):对照组和AHHD组。AHHD组AHHD完成并稳定10min后、对照组气管插管完成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负荷剂量0.1mg/kg。静脉输注维库溴铵维持L/L5%~15%。于AHHD前、后各时点测定血生化指标,记录维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HHD组AHHD后Hct、Hb、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降低,维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均缩短(P〈0.05),肝、肾和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缩短全麻患者维库溴铵的肌松起效时间,加快肌松恢复。
郑宏宣斐宣燕
关键词:血液稀释维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