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文仓
- 作品数:35 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玉田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层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中断抗血小板药物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中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在医院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180例,临床药师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患者服药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持续用药组(138例)及停药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性及停药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持续用药组主要不良事件(MACE)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停药组(P<0.05)。调整危险因素发现,持续用药是MACE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保护因素(P<0.05);停药是MACE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层冠心病且行PCI治疗的患者,中断抗血小板用药显著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持续用药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中断用药是危险因素。
- 王振娟周树军宗文仓张立强王云梅孔令军娄志刚
-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心血管事件
- 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及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tatin C,CysC)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人选2010—06~2011—05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4例,根据入院24h内测定的血清CysC水平分为正常血清CysC组(84例)和高血清CysC组(11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Killip分级、住院病死率,探讨血清CysC与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及住院病死率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血清CysC组比较,高血清CysC组Killip分级高,年龄偏大,住院病死率高,多合并高血压病、心肌梗死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高血压病、心肌梗死病史、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相关的危险因素;血清CysC、泵衰竭、高血压病、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泵衰竭及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 宗文仓傅向华孔令军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胱抑素C泵衰竭预后
-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对老年人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的对比研究
- 目的:对比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在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内...
- 王娜宗文仓李梦光张立强刘丽霞
- 关键词:心肌梗死贝那普利临床药理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价的临床观察
- 安国辉刘淑云郝立艾曹庆艳刘丽霞宗文仓孔令军
- 选取AMI患者120例,分为2组,住院期间观察QRS波时限变化、Killip分级、BNP,2周内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住院病死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
- 120-CCU联合开展静脉溶栓及中西医结合治疗STEMI的研究
- 王继青冯晓云孔令希汪冬菊曹庆艳李梦光宗文仓孔令军张爱秋曹春蕊
- 回顾性分析了120-CCU联合开展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及中西医结合治疗STEMI以来,收治的STEMI患者126例临床资料。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配伍组成,探讨中医药理论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内容:研究溶栓...
- 关键词:
- 关键词:静脉溶栓冠心病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 宗文仓安国辉刘丽霞孔令军王继青刘淑红冯晓云段红艳李梦光娄志刚
- 临床病例观察,连续入选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小时内测定血清CysC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清CysC水平、泵衰竭、住院病死率情况,存活患者随访3个月,探讨血清CysC与急性心肌...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梗死
- 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对比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STEMI组(571例)和NSTEMI组(181例),并将两组分别分为RBBB和无束支传导阻滞(NBBB),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RBBB和NBBB患者之间临床基线资料、早期治疗方案、院内及院外1年病死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两组患者院内及院外1年病死率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STEMI组RBBB58例,NBBB513例;NSTEMI组RBBB22例,NBBB159例。STEMI组RBBB患者与NBBB患者相比,心肌酶峰值高[(530.8±321.6)mmol/L比(232.3±173.7)mmoFL],入院时射血分数(EF)〈40%比例高[44.8%(26/58)比21.2%(109,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NSTEMI组RBBB患者心肌酶峰值和EF〈40%比例与NBBB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5±78.0)mmol/L比(171.4±95.9)mmol/L,22.7%(5,22)比19.5%(31/159),P〉0.05]。NSTEMI组及STEMI组RBBB患者入院48h内接受急诊再灌注、氯吡格雷、B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比例明显低于NBBB患者[NSTEMI组:13.6%(3/22)比42.8%(68/159)、27.3%(6/22)比61.0%(97/159)、31.8%(7/22)比57.9%(92/159);NSTEMI组:39.7%(23,58)比63.9%(328/513)、58.6%(34/58)比82.1%(421,513)、50.0%(29,58)比74.5%(382/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EMI组,RBBB是该组患者院内[20.7%(12/58)比6.8%(35/513),OR=1.566,95%CI1.320~1.741,P=0.008]及院外1年病死率[15.5%(9/58)比6.6%(34/513),OR=1.475,95%CI1.224~2.006,P=0.021]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但在NSTEMI组中,RBBB不是院�
- 安国辉刘淑云郝立艾孔令军宗文仓刘丽霞曹庆艳赵茹
-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右束支阻滞临床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评价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320例,住院期间首次发生房颤共41例,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组:早发房颤组(房颤发生在24 h以内)21例,晚发房颤组(房颤发生在24 h以后)20例,观察住院期间患者的CK峰值、Killip分级,30 d住院病死率。结果晚发房颤组年龄、CK峰值均高于早发房颤组,超声心动图EF值低于早发房颤组,Killip分级、高血压病、心肌梗死患病率、30 d住院病死率均高于早发房颤组。结论晚发房颤是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增加的一个危险因素。
- 孔令军宗文仓王志军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房颤动预后评价
-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泵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血肌酐浓度只有在严重的肾小球损害时才会明显升高,对心力衰竭预测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C)是最新发展起来的评价肾功能的理想的内源性物质,对肾小球滤过率(GFR)早期轻微改变较肌酐更为准确敏感。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清CysC水平,
- 宗文仓孔令军冯晓云刘丽霞刘淑红王继清安国辉
- 关键词:心肌梗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一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患者男,70岁,因发作性胸痛、胸闷4个月,加重1h,于2014年4月1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在休息时出现发作性胸闷,心前区隐痛,无放射、转移,持续3—10rain,可自行缓解,未正规诊治,自行服用“五福心脑康”治疗。1h前散步时再次出现胸骨下段后方闷痛,无放射、转移,伴大汗及濒死感,并有恶心、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物质,无发热及发冷,无咳嗽、咯痰,无喘息,无抽搐及晕厥发作。急诊入院。患者4个月前发现血压高,最高160/100mmHg(1mmHg=0.133kPa),未监测血压及用药。
- 李梦光孔令军宗文仓安国辉
- 关键词:右束支传导阻滞发作性胸闷急诊入院发作性胸痛喷射性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