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海彬

作品数:16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增殖
  • 4篇腺肿瘤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2篇胆管
  • 2篇蛋白
  • 2篇袖状
  • 2篇血管
  • 2篇胰岛
  • 2篇诊治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微小癌
  • 2篇胃切除
  • 2篇胃切除术
  • 2篇细胞增殖

机构

  • 16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作者

  • 16篇宋海彬
  • 13篇李建国
  • 5篇朱大勇
  • 5篇毛晓光
  • 5篇常得丰
  • 2篇朱化强
  • 2篇杨志伟
  • 2篇周毅
  • 2篇陈杨
  • 1篇姜脉涛
  • 1篇邢桂滨
  • 1篇薛英威
  • 1篇李大利
  • 1篇陈晓红
  • 1篇孙兆丹
  • 1篇徐忠庆

传媒

  • 1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移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胰岛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即Ⅰ型糖尿病。众多实验研究证实,胰岛移植可以纠正患者的糖尿病状态,而且可有效地防止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促进糖代谢内环境稳定,降低死亡率。而胰岛移植由于供体来源、免疫排斥反应制以及胰岛存活时间等将约其发展。本文就胰岛移植在这些方面的进展进行阐述。
李建国宋海彬周毅姜脉涛
关键词:胰岛移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免疫排斥反应供体来源存活时间
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异种移植生物相容性和疗效的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异种移植影响生物相容性的因素以及对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注射链脲霉素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将不同组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未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及空微囊,经腹腔植入1型糖尿病大鼠体内,移植后不应用任何免疫抑制剂,测量移植后大鼠血糖、体重、胰岛素C肽的变化。结果:移植后6∽8周实验组、对照组3糖尿病大鼠血糖、体重逐渐恢复正常水平;移植后实验组、对照组1、2、3血清C肽水平升高,对葡萄糖刺激实验反应明显;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葡萄糖可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微囊周围细胞过度增生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可以纠正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状态,在体内可以生长、分化,并增加胰岛素分泌水平。
宋海彬周毅李建国
关键词:微囊化细胞移植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意外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意外发现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意外发现甲状腺微小癌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最大良性结节平均直径为(1.89±0.68)cm。甲状腺微小癌直径为0.1~0.8 cm,平均(0.38±0.14)cm,≤0.5 cm者43例(63.24%)。6例(8.82%)为多发病灶(1~4个),62例(91.18%)为单发病灶。47例(69.12%)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报告为甲状腺微小癌,随即加做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余21例(30.88%)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漏诊,术后病理切片确诊,未追加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12~84个月,平均(52.47±13.26)个月,未发现复发转移病例。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意外发现甲状腺微小癌临床常见,术前诊断困难,但预后较好。为避免复发及漏诊TMC,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适应证应适当放宽,切除范围应适当扩大。
宋海彬李建国朱化强
关键词:微小癌
国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肥胖术后并发症系统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国内开展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万方、知网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查找有关国内施行SLG治疗肥胖患者的文献,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3篇,共计453例。国内LSG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食管反流等,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7.95%(36/453),总体死亡率为0。结论:SLG作为外科减肥手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可作为国内病态性肥胖患者减重的首选术式。
杨志伟朱大勇宋海彬陈杨毛晓光
关键词: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检查手术后并发症
纳米碳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示踪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0月对35例T1-2 N0 M0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给于注射纳米碳混悬注射液0.4-0.6ml分4-6点均匀注射到乳腺癌周围组织上,30分钟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术中寻找到距离乳腺最近的黑染淋巴结定为前哨淋巴结,其余为非前哨淋巴结,分别送病理检查。结果:手术成功检查前哨淋巴结32例,检出前哨淋巴结60枚,检出率91.4%,准确率85.7%。结论:应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准确的预测早中期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状态,达到良好的淋巴结示踪效果,并且示踪效果不受肿瘤临床分期、年龄、原发肿瘤位置以及注射部位的影响。提供准确的病理分期,可以选择性进行淋巴结清扫,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宋海彬陈晓红毛晓光朱大勇常得丰李建国
关键词:乳腺肿瘤纳米碳前哨淋巴结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1
2015年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壁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EGC的病灶形态根据日本胃肠道内镜学会1962年制定、并于1963年为日本胃癌研究会所接受的分型分为3型:Ⅰ型为隆起型,约占EGC的10%;病变呈不规则隆起,癌灶突向胃腔,边界清楚可见,表面呈结节状,一般直径2 cm以上,无蒂或有蒂,隆起厚度常高于周围黏膜厚度的两倍以上。
宋海彬薛英威
关键词:早期胃癌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隆起型
大肠癌组织中CD31和Ki-67表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发病率上升为次于肺和胃癌之后第3位。肿瘤的生长方式及预后一直是众多医学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CD31和Ki-67多用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也用于探讨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与肿瘤生长方式浸润方式、复发、转移等生物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李建国宋海彬常得丰
关键词:KI-67表达大肠癌组织CD31医学科研工作者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FTY720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FTY720对体外培养QBC939细胞系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QBC939细胞系,将其分为对照组、FTY720不同浓度给药组。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和凋亡、细胞侵袭等实验观察FTY720对QBC939细胞系增殖及侵袭的影响。结果:当FTY720浓度为2400 ng/ml时,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系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为65.4%(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QBC939细胞系被阻滞于G1期,并促进其发生凋亡;侵袭实验显示FTY720可以明显抑制QBC939细胞系的侵袭,当FTY720浓度为2400 ng/ml时,侵袭抑制率可达80%。结论:FTY720可抑制体外培养QBC939细胞系的增殖,诱导该肿瘤细胞凋亡,并且抑制其侵袭。
宋海彬李建国
关键词:FTY720胆管癌增殖
Merlin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Merlin蛋白是NF2基因的产物,它的缺失可以诱发神经鞘瘤、脑膜瘤、室管膜瘤等一系列肿瘤的发生,而且Merlin蛋白在调控细胞的运动、增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Merlin蛋白与膜蛋白、Hippo通路和CD44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其在调控细胞侵袭和迁移、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等方面进行综述,并且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宋海彬李建国常得丰朱大勇李大利
关键词:MERLIN蛋白NF2CD44
吉西他滨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与胰腺癌个体化治疗
2012年
胰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明显增长。尽管手术方式的改进及放疗、化疗等综合措施的引进降低了胰腺癌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但5年生存率仍不到2%。因此,深入进行胰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仍是当前胰腺肿瘤领域研究的难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HapMap图谱和基因结构图的公布,药物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信息支持,其在肿瘤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迅速成为热点之一。
常得丰宋海彬李建国徐忠庆朱大勇
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胰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吉西他滨人类基因组计划胰腺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