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晓红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对虾
  • 7篇日本囊对虾
  • 2篇蛋白
  • 2篇白斑综合征
  • 2篇白斑综合征病...
  • 1篇蛋白酶
  • 1篇淀粉酶基因
  • 1篇对虾幼体
  • 1篇形态性状
  • 1篇性状
  • 1篇幼体
  • 1篇育种
  • 1篇月龄
  • 1篇稚虾
  • 1篇窒息点
  • 1篇生长性状
  • 1篇体质量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 1篇热性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莆田市天然星...

作者

  • 7篇毛勇
  • 7篇宋晓红
  • 7篇王军
  • 4篇张曼
  • 4篇苏永全
  • 2篇边力
  • 2篇冯文荣
  • 2篇钟声平
  • 1篇程光平
  • 1篇董宏标
  • 1篇刘洪涛
  • 1篇乔莹
  • 1篇李丽君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组织蛋白酶D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组织蛋白酶D是溶酶体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主要成员,广泛参与动物机体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对维持细胞稳态和正常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组织蛋白酶D在甲壳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和幼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得到日本囊对虾组织蛋白酶D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MjCatD,其中开放阅读框长为1 161bp,编码386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和同源建模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保守的N-糖基化位点、天冬氨酸蛋白酶签名序列、酶活化位点和非消化性组织蛋白酶D的特征序列,并且呈保守的双叶形结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MjCatD与斑节对虾、美洲螯龙虾和脊尾白虾相似性较高,并且与它们紧密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jCatD基因在日本囊对虾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后3~24h日本囊对虾肝胰腺中MjCatD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而在48h急剧上调至最高表达量并且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MjCatD基因在幼体发育不同阶段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以上研究表明,MjCatD基因可能参与日本囊对虾先天免疫反应和幼体发育过程。
张曼程光平苏永全徐伊桦冯文荣王军宋晓红毛勇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组织蛋白酶D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日本囊对虾α-淀粉酶基因SNP位点的检测与分析
α-淀粉酶基因在对虾的营养吸收和代谢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对虾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采用克隆和PCR技术获得日本囊对虾α-淀粉酶基因3099bp的编码区全序列,包括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5...
宋晓红毛勇王军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Α-淀粉酶基因SNP生长性状
日本囊对虾ML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本研究克隆了日本囊对虾的1个ML基因——MjML,该基因的cDNA全长614 bp,开放阅读框长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MjML的基因组序列为1 678 bp,含有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MjML具有6个在ML蛋白中相对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可能形成3对二硫键。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jML主要在肝胰腺中表达,其他组织中表达极微量。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后,MjML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于24 h出现显著上调,并达到最高峰值。在日本囊对虾早期幼体发育过程中,MjML表达量在阶段性的蜕皮变态后有大幅的升高;在仔虾期间,MjML表达量呈阶段上升特征。结果表明,MjML不仅可能与日本囊对虾先天性免疫应答相关,而且与其幼体发育过程中的变态及蜕皮也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徐伊桦苏永全毛勇宋晓红张曼王军王春忠郑志鹏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对虾幼体
日本囊对虾耐热性状及其与凡纳滨对虾、脊尾白虾的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为构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耐高温性状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日本囊对虾的耐热性状,本研究首先采用耐热性(upper thermal tolerance,UTT)作为评定指标,开展不同规格日本囊对虾耐热性状的分析;进一步结合临界温度法(critical thermal methodology,CTM)将日本囊对虾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了耐热性状的种间比较。结果显示:(1)不同大小的日本囊对虾个体之间耐热性(UTT)存在差异,其体重与耐热性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2(P〈0.05),特别是日本囊对虾仔虾(0.01 g)耐热性显著高于较大规格(1~5 g)的日本囊对虾(P〈0.05);(2)受高温刺激,3种虾表现出不同的应激行为,凡纳滨对虾的开始死亡温度与死亡高峰温度最高,日本囊对虾次之,脊尾白虾最低;(3)3种虾的耐热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凡纳滨对虾的平均UTT值最高,日本囊对虾次之,脊尾白虾的最低(P〈0.01);(4)凡纳滨对虾的临界高温(critical thermal maximum,CTMax)最高,日本囊对虾次之,脊尾白虾最低(P〈0.05),即与UTT的比较结果一致。本研究为日本囊对虾耐高温品系选育提供了基础科学依据。
李丽君宋晓红林瑶琼钟声平乔莹毛勇苏永全王军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凡纳滨对虾脊尾白虾耐热性育种
日本囊对虾过氧化氢酶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在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肝胰腺组织克隆到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cDNA全序列.日本囊对虾CAT基因(MjCAT)cDNA全长1 802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1 563bp,编码520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7.26,分子质量为58.9ku.同源建模分析表明,MjCAT蛋白分子结构高度保守.同源性比对后发现,MjCAT基因氨基酸序列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相似性最高(94.2%),其次是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90.9%).随后的聚类分析表明,其与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聚为一支.荧光定量结果显示,MjCAT基因在检测的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眼柄、肠、鳃、胃、心脏和血细胞,在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最低.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12h后,肝胰腺MjCAT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升高,48h上调至最高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MjCAT基因在维持机体稳态及抗氧化防御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曼苏永全冯文荣王军宋晓红毛勇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过氧化氢酶白斑综合征病毒
两月龄日本囊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选取人工养殖两月龄日本囊对虾442尾,共测量了11个形态性状.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得出了各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Y)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以及决定系数,并且对于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分析中,所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头胸甲宽、第三腹节宽、第三腹节高对于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通径系数最大的是体长.决定程度分析的结果显示,决定系数之和∑d=0.929 9,这表明体长、头胸甲宽、第三腹节宽、第三腹节高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最终建立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Y=-1.862+0.352 X1+1.087 X3+0.983 X5+0.528 X11.
边力钟声平刘洪涛宋晓红毛勇王军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体质量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两种形态变异类型日本囊对虾稚虾高温耐受性的比较被引量:7
2014年
高温耐受值(CTMax)为评估日本囊对虾稚虾高温耐受性的重要指标,本实验探讨了不同暂养温度(24、28和32℃)和升温速率[(1±0.2)℃/h和(1±0.2)℃/min]对CTMax值的影响,同时利用CTMax和环境响应系数ARR比较了两种形态变异类型日本囊对虾稚虾的高温耐受性差异,并从二者的地理分布、耗氧率、窒息点和温度系数Q10生理代谢指标对其高温耐受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的暂养温度和升温速率对两种形态变异类型日本囊对虾稚虾的CTMax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2)在相同升温速率下,32℃组形态变异类型Ⅱ稚虾的CTMax值高于形态变异类型I(P〈0.05),各实验温度范围内形态变异类型Ⅱ稚虾的ARR值都显著大于形态变异类型I(P〈0.05);(3)各温度组中形态变异类型Ⅰ稚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均高于形态变异类型Ⅱ(P〈0.05);(4)形态变异类型Ⅰ稚虾在24~28℃的Q。值小于28~32℃的Q10值,而形态变异类型Ⅱ稚虾则与此相反,二者的适温范围不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日本囊对虾稚虾的CTMax值、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有影响,主要分布于南海水域的形态变异类型Ⅱ稚虾的高温耐受性强于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的形态变异类型Ⅰ稚虾。
宋晓红毛勇董宏标张曼边力王军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稚虾耗氧率窒息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