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慧胜

作品数:35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放疗
  • 9篇肿瘤
  • 9篇化疗
  • 8篇细胞
  • 7篇晚期
  • 7篇疗效
  • 7篇肺癌
  • 7篇鼻咽
  • 7篇鼻咽癌
  • 5篇加速超分割
  • 5篇分割放疗
  • 4篇适形
  • 4篇中晚期
  • 4篇疗效观察
  • 4篇加速超分割放...
  • 4篇宫颈
  • 4篇后程加速
  • 4篇后程加速超分...
  • 4篇非编码
  • 4篇长链

机构

  • 16篇清远市人民医...
  • 11篇广州医科大学
  • 8篇暨南大学第五...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英德市人民医...

作者

  • 35篇宋慧胜
  • 28篇潘辉林
  • 28篇冯正富
  • 20篇黄岩
  • 20篇汤锐明
  • 7篇王馨
  • 7篇刘灼梅
  • 5篇何耀武
  • 5篇吴华振
  • 3篇王馨
  • 2篇刘祺
  • 2篇李宇
  • 2篇刘林
  • 2篇王馨
  • 1篇张小勇
  • 1篇蓝永乐
  • 1篇卢志权
  • 1篇李介华
  • 1篇郭建新
  • 1篇刘昕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病案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5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术后放疗联合奈达铂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在早期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奈达铂单周1次与3周1次方案的毒副反应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单周组和3周组各30例。化疗方案选用奈达铂单药,按需予30 mg/m^2(单周组)或75 mg/m^2(3周组)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放疗选用三维适形放疗±腔内后装放疗。盆腔放疗剂量为Dt 50 Gy/5 w,阴道切除长度不足2 cm者补充阴道腔内放疗25~30 Gy/4~5次,阴道残端见癌肿者补充阴道腔内放疗30~36 Gy/5~6次,淋巴结残留者局部加量至Dt 60 Gy。分析评定两组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 6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具有高危因素。奈达铂单周组和3周组在血液学毒性、肝肾毒性、胃肠道毒性、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及神经毒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至2015年1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奈达铂单周1次与3周1次方案的毒副作用和近期疗效比较无差异。3周方案可减少门诊放化疗患者输液次数、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可作为早期宫颈癌术后的同步化疗方式之一。
汤锐明刘殷红王馨宋慧胜潘辉林冯正富
关键词:宫颈肿瘤化放疗疗效比较研究奈达铂
特异性蛋白1(SP1)上调FOXP4-AS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被引量:4
2019年
大量的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迹象表明,lncRNA FOXP4-AS1推动结直肠癌的进程。本文通过数据库信息分析发现,FOXP4-AS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与患者较差的预后正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也证实,FOXP4-AS1在结直肠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细胞和组织。其中,FOXP4-AS1在结肠癌细胞LOVO中表达量最高,是正常结直肠细胞的13倍。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沉淀研究结果表明,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可直接结合在FOXP4-AS1启动子上,上调其活性。过表达FOXP4-AS1,可下调p16和p18表达,同时上调CDK4、CDK6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最终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相反,敲低FOXP4-AS1将上调p16和p18表达,抑制CDK4、CDK6和细胞周期蛋白D1,获得相反的结果。总之,特异性蛋白1(SP1)上调FOXP4-AS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宋慧胜邱惠思吴华振王馨汤锐明潘辉林李志英冯正富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癌
CT扫描在食管癌放疗中作用的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浸润规律及CT在食管癌放疗设野中的作用。方法:先在模拟定位机下初步定位,再标记后行CT检查,测量肿瘤外浸情况,并根据CT结果判断初定照射野的合适程度,不合适者在模拟定位机下重新定位。结果:肿瘤左右浸润不对称占44.8%(52/116),前后浸润不对称占20.7%(24/116),6cm宽的照射野不能包全肿瘤有47例(40.52%)。结论:食管钡餐不能了解肿瘤的外浸情况,单纯以食管中心设置6 cm宽的照射野,不能满足放疗的需要。食管癌的放疗定位需借助CT检查,CT检查在食管癌的放疗中不可省略。
冯正富宋慧胜潘辉林刘灼梅黄岩
关键词:放疗食管癌照射野CT检查CT扫描模拟定位机
氨磷汀对行化疗的肿瘤患者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氨磷汀对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只作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前30 min加予氨磷汀500 mg/m2静脉点滴,同时评估2组患者化疗的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肝脏、肾脏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磷汀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对化疗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潘辉林黄岩宋慧胜何耀武李健
关键词:氨磷汀细胞保护剂肿瘤化疗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11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55例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DT 66 Gy,分33次,共6.6周。后超组55例组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先常规分割放疗至DT 40 Gy,分20次,共4周;后改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1.5 Gy/次,2次/d,间隔≥6 h,总剂量DT 70 Gy,分40次,共6周。结果近期疗效:后超组优于常规组(P<0.05);远期疗效:后超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4%、65.5%、47.3%,常规组分别为50.9%、30.9%、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超组1、2、3年局控率分别为72.7%、56.4%、45.5%,常规组分别为47.3%、32.7%、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气管炎和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能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疗效,急性放射反应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相似,且患者能耐受,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潘辉林黄岩宋慧胜冯正富汤锐明何耀武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
智能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利用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微软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建立数据采集器的平台、建立多维数据仓库和数据展示平台,设计完成智能监测系统。系统建成后,完成了近3年医疗质量监测信息的收录,达到方便快捷收集信息、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使用功能,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服务的目标。智能监测系统能降低临床科研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监测资料的利用率,实现医疗质量监测资料数据的计算机管理及数据资源共享,对指导临床治疗及科研发挥较好的作用。
徐卫平刘佳兰宋慧胜郑海明付志萍张小勇
关键词:多维数据
同期放化疗及辅助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本文对100例中晚期鼻咽癌作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疗效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100例Ⅲ、Ⅳa期鼻咽癌(92分期)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50例和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组50例,放疗均采用常规放疗:鼻咽原发癌灶DT68~75Gy;颈部预防照射DT50Gy,转移灶DT65~80Gy。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组加顺铂(DDP)及氟脲嘧啶(5-FU)化疗4疗程:第一疗程在放疗第1周,第二疗程在放疗第4周,第三、四疗程在放疗结束后1-2月内完成。结果一、三、五年生存率:放疗加化疗组为88.0%、72.0%、42.0%,单纯放疗组为80.0%、50.2%、3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三、五年局部控制率:放疗加化疗组为80.0%、68.0、40.0%,单纯放疗组为70.0%、38.0%、2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加化疗组的远处转移率(22.0%)较单纯放疗组(56.0%)低,出现远处转移的平均时间放疗加化疗组为19.9个月,单纯放疗组为7.1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疗加顺铂(DDP)及氟脲嘧啶(5-FU)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生存率、局控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宋慧胜潘辉林冯正富黄岩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化疗
notch-1、p1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notch-1、p1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notch-1、p16在该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宫颈癌及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核异位情况。结果较之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核异位率(5%),宫颈鳞癌及宫颈腺癌组织中核异位率(43.3%、57.7%)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组织中p16的表达分别为75%、83.3%和92.3%,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tch-1蛋白的表达和活化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在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可能是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并与notch信号通路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诊断的灵敏度,为其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李宇李文娟宋慧胜刘祺
关键词:宫颈癌P16基因
放射治疗中热塑体膜对皮肤剂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热塑体膜在6MV和16MV光子束治疗肿瘤时对皮肤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瓦里安2300CD直线加速器,PTW3381平行板电离室。测量条件:200MU,10cm×10cm照射野,100cm源皮距。在有热塑体膜和无热塑体膜的情况下,分别测量模体表面、模体下1、2、3mm处的剂量,分别比较不同条件下相同深度的剂量。结果放置热塑体膜后模体表面的吸收剂量明显高于无热塑体膜时的吸收剂量,6MV光子束时表面增加了36.2%,16MV光子束时表面增加了47.7%(P<0.01),模体表面以下1、2、3mm的剂量同样明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使用热塑体膜能显著增加皮肤表面剂量,放疗医师在做放疗计划设计时,应考虑到热塑膜对患者皮肤剂量的影响及其生物效应,尽量采用各种措施减少放射性皮肤损伤。
汤锐明宋慧胜冯正富潘辉林李宇王馨刘祺黄岩
关键词:皮肤剂量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剂量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剂量情况。方法在60例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3D组)的治疗计划中,按三维计划要求,进行靶区勾画、照射野设计、剂量计算、剂量优化等,同时在同样患者、同样的照射野下再按常规放射治疗(CFRT)(2D组)的方法计算剂量(没有剂量优化)。对比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的剂量差别。结果 60例鼻咽癌患者中,3D组的处方剂量平均比2D组高7.2%(加15度楔形板)和5.0%(不加楔形板),95%等剂量曲线包含的靶体积3D组CFRT高50.2%(98.2%vs65.4%)。在3D-CRT计划中加用楔形板剂量分布比不加楔形板更合理。结论 3D-CRT的剂量分布明显比CFRT更符合临床放射剂量学的要求。加用楔板能进一步优化鼻咽癌的剂量分布。
冯正富汤锐明宋慧胜王馨黄岩黄奕妆
关键词: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