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武
- 作品数:46 被引量:25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大柴胡汤治疗胆总管下段结石10例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胆总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消化科住院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中药大柴胡汤。结果:治疗组临床自然排石率占60%,对照组自然排石率占1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对胆总管下段结石具有较好的排石效果。
- 周小军林子玲宋家武郭惠学
- 关键词:排石
- 血府逐瘀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8
- 1997年
-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材料,运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试验第13周处死动物进行肝组织学检验,以VC染色观察各组动物肝组织胶原总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薄层色谱扫描检定Ⅰ、Ⅱ型胶原。结果:血府逐瘀汤组大鼠肝表面光整,其腹水形成率明显优于肝硬化模型组和秋水仙碱组(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血府逐瘀汤组胶原总量平均为245.21,而阳性对照的秋水仙碱组和阴性对照的生理盐水组分别为364.97和570.37,血府逐瘀汤组Ⅰ、Ⅱ型胶原含量亦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和生理盐水组,而与正常组相似。结论:血府逐瘀汤对Ⅰ、Ⅱ型胶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 宋家武李绍白张文英
-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方剂肝纤维化
- HBx-GFP DN突变子长期稳定表达抑制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表达
- 2003年
- 目的 探索和寻找更有效的乙型肝炎治疗新的靶点和新的治疗方法 ,研究其抗病毒基因表达作用。方法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建立了HBx GFP及其作对照的表达野生X蛋白、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长期稳定表达细胞克隆 ,Northernblot检测细胞内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基因RNA转录 ,应用RI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表达 ,观察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所构建的X GFP突变子 ,Xwt,GFP质粒均能在 2 .2 .15细胞株中稳定高效表达并使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表达水平分别较 2 .2 .15组的 ( 10 1± 5.5)ng/ml、 ( 12 1± 8.6)ng/ml显著降低为平均( 7.6± 11.5)ng/ml、 ( 3 5± 3 .5)ng/ml (P <0 .0 1) ,细胞内的病毒 3 .5kb ,2 .1kb及 2 .4kb的RNA与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 ,以 2 .1kb及 2 .4kb的mRNA下降最为显著。结论 乙型肝炎X基因DN突变子X GFP能显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录和S ,C基因的表达。提示 。
- 宋家武林菊生孔心涓
- 关键词: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基因转录
- APC相关息肉病与APC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 2007年
- APC基因与肠息肉病的发生特别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r adenomatous poliposis,FAP)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多态引起疾病的临床表现各异,而且最近研究提示APC基因某些突变与散发性结直肠息肉的产生也相关。该文对目前APC基因的结构、功能、多态性以及与表型间关系、临床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 唐健熹宋家武
- 关键词:APC基因多态性突变息肉病
- 多种炎性介质联合检测在肝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 1998年
- 多种炎性介质联合检测在肝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熊苏宋家武黄忠荣吴文芳邹宁余常伟马月铃梁荣端表1各组炎性介质检测结果(x±s)比较组别例数TXB2(ng/L)6KPGF1α(ng/L)TXB2/6KPGF1α(%)TNF(pg/L)EGF(μg/L...
- 熊苏宋家武黄忠荣吴文芳邹宁余常伟马月铃梁荣端
- 关键词:肝疾病炎性介质
- 疏肝健脾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在保肝、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中药即四逆散合四君子汤,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改善,Child-Pugh评分下降,肝纤维化程度改善,HBV-DNA载量下降,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改变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改善肝功能及抗肝纤维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而且安全性良好。
- 周小军孟晓军林子玲宋家武边壮郭惠学
- 关键词:疏肝健脾法拉米夫定乙肝肝硬化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如何及时正确诊断和有效预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真菌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SAP并发FI的临床资料及特征,并结合文献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明确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FI)者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后,17例治愈,9例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5.9%和34.6%。结论SAP合并FI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缺少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难以早期诊断,预防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真菌药物、对腹腔内感染性积液及时穿刺引流以及对高危患者预防性使用氟康唑可有效减少FI的发生。一旦发生FI,全身支持治疗和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缺一不可。
- 郭波宋家武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真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09年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为一类致癌因子。Hp感染与人类胃肠疾病的关系中免疫机制最为关键,并可能参与多种胃肠外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简介Hp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为Hp致病机制的研究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郭波宋家武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免疫机制肝脏疾病CAGA蛋白
- 当归及当归素对大鼠门静脉压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1996年
- 目的与方法应用直接测定门静脉压的方法,就当归注射液及其主要成份当归素对大白鼠门静脉压影响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比较了当归及当归素对正常大白鼠及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后门脉高压的门静脉影响以及长期应用当归和当归素灌胃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的预防作用。结果当归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正常及门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降压幅度大。而当归素则否,虽对门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有显著降压效应。但持续时间短,且有一定反跳作用,对正常大鼠门静脉压却无显著降压作用。通过长期灌胃,当归及当归素均极好预防门静脉高压形成作用,但两者作用机理并完全一致。
- 宋家武李绍白
- 关键词:当归当归素门静脉高压
- 乙肝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的临床检测技术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疗效确切,长期使用常导致病毒发生耐药性突变,其耐药的产生主要集中于HBVP基因的YMDD基序,耐药株的出现不仅会影响药物效果,引起病毒反跳,还易诱发机体新的免疫攻击,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其临床检测具有重大的指导治疗和预测疾病预后的临床价值,因此,对YMDD变异的检测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我们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或具有很好临床应用前景的YMDD变异的检测技术及主要进展作一综述。
- 信芝宋家武
- 关键词:乙肝病毒YMDD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