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凯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1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硅藻土制备介孔SiO_2气凝胶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响应面法对由硅藻土制取水玻璃的工艺进行优化,进而选择最佳工艺参数在常压干燥下成功合成了SiO2气凝胶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当碱硅比为3∶10,NaOH溶液浓度为10%,反应温度为90℃时,水玻璃模数测定值与SiO2溶出率的加权平均值达到最大值79.91%;利用N2物理吸附、FESEM、TEM、FT-IR、TG/SDTA对气凝胶的基本性能和形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气凝胶密度为0.132~0.143g/m3,比表面积达755.5m2/g,形貌为不规则纳米晶粒堆积而成的海绵状结构,孔径分布集中,经改性后的气凝胶的疏水性可保持到400℃左右。
- 王宝民宋凯韩瑜张婷婷王立久
- 关键词:硅藻土水玻璃响应面法SIO2气凝胶介孔
- 响应面法优化硅藻土制备水玻璃工艺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以试剂型硅藻土作为硅源,通过碱溶法提取活性硅可制备SiO2气凝胶材料.通过响应面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以SiO2溶出率和水玻璃模数的加权平均值为评价指标,优化硅藻土制备水玻璃工艺,以获得最优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碱硅质量比为3∶10,NaOH质量浓度为10%,反应温度为90℃时,水玻璃模数与SiO2溶出率的加权平均值达到最大值79.91%.
- 王宝民宋凯韩瑜
- 关键词:硅藻土水玻璃BOX-BEHNKEN试验设计
- 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1年
- 碳纳米管是近几年国际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详细综述了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并就今后研究的方向给出了建议。
- 王宝民宋凯
- 关键词: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
- 一种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纤维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领域。用筛分后一定粒径的硅藻土,经无机碱水溶液提取、抽滤、稀释后生成二氧化硅水溶胶,将预分散的碳纳米纤维悬浮液与二氧化硅水凝胶复合形成复合水凝胶、经老化、...
- 王宝民宋凯
- 文献传递
- 一种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纤维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领域。用筛分后一定粒径的硅藻土,经无机碱水溶液提取、抽滤、稀释后生成二氧化硅水溶胶,将预分散的碳纳米纤维悬浮液与二氧化硅水凝胶复合形成复合水凝胶、经老化、...
- 王宝民宋凯
- 硅藻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硅藻土是一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低密度、多孔性、高熔点、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介绍了硅藻土资源在国内外的综合利用现状,并以硅藻土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气凝胶材料,大幅度提高了硅藻土的利用价值,为硅藻土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 王宝民宋凯韩瑜
- 关键词:硅藻土SIO2气凝胶综合利用
- 基于专利引文的智能安防技术子域和技术原理挖掘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以Derwent专利数据库和WoS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从技术供给侧探索智能安防技术发展的知识空间。作为技术知识的主要载体,专利的论文引文和专利引文反映了技术原理和技术单元对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本文采用LDA模型对主题进行分类,进一步利用专利-论文混合共被引分析方法,识别出对智能安防技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基础研究,为我国推进安防及相关领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陈悦祝嘉欢宋凯汪玲
-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二氧化硅溶胶制备、复合纳米纤维预分散、湿凝胶制备、母液老化、一步溶剂交换表面改性、常压干燥六个步骤。得到的复合纳米纤维气凝胶除了具有低密度、大孔隙率、大比表面积、低热...
- 王宝民宋凯
- 文献传递
- 基于技术融合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态势研究被引量:15
- 2021年
- 以IPC共类分析为基础,通过识别新嵌入的技术、发现新出现的技术融合关系、追踪新兴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而挖掘出具有持续融合能力的新技术,揭示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嵌入态势。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是已有的技术热点识别与技术融合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能够有效探测高活跃度技术、新兴技术融趋势和技术嵌入态势,为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参考。
- 陈悦王康宋超宋凯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科学学视角下当代科技期刊的功能再定位
- 2025年
- 【目的】深入探讨科技期刊在新兴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所面临的功能再定位问题,旨在为我国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方法】从“科学与社会相统一”的科学学视角,结合科学知识图谱,探讨科研活动本身的科研范式变革和科研活动主体科学家群体需求变化对期刊功能定位的影响,进而从期刊发展逻辑的核心、深化和扩展3个维度对当代科技期刊进行系统性社会功能再定位。【结果】维护科学权威性和公信力是科技期刊功能的基础,链接知识向纵深发展是科技期刊功能的进一步深化,扩展学术生态多元延伸是科技期刊功能的创新拓展。【结论】在科学学视角下,科技期刊不仅是学术传播的媒介,更是学术共同体交流、创新链条融合和科研文化塑造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的功能和影响力是与科学实践紧密相连的,不能脱离科学活动而独立存在,也不能独立于科学活动之外产生功能和影响。
- 陈悦王智琦宋凯宋凯
- 关键词:科技期刊社会功能科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