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晓静

作品数:52 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4篇艾滋病
  • 15篇病毒
  • 12篇感染者
  • 11篇HIV感染
  • 10篇艾滋病病毒
  • 9篇HIV感染者
  • 6篇影响因素
  • 6篇自愿咨询
  • 6篇自愿咨询检测
  • 6篇免疫缺陷
  • 5篇生命
  • 5篇生命质量
  • 5篇缺陷综合征
  • 5篇综合征
  • 5篇免疫缺陷综合...
  • 5篇获得性
  • 5篇获得性免疫
  • 5篇获得性免疫缺...
  • 5篇获得性免疫缺...
  • 5篇HIV

机构

  • 47篇云南省疾病预...
  • 11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瑞丽市疾病预...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云南省社会科...
  • 1篇云南省药物依...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大理州疾病预...
  • 1篇开远市疾病预...
  • 1篇美国疾病预防...
  • 1篇建水县疾病预...
  • 1篇云南省临沧市...

作者

  • 47篇安晓静
  • 37篇韩瑜
  • 33篇杨志敏
  • 31篇张小波
  • 30篇贾曼红
  • 28篇徐诺雅
  • 27篇马艳玲
  • 26篇霍俊丽
  • 26篇余惠芬
  • 25篇施玉华
  • 15篇张勇
  • 7篇马爱兵
  • 7篇杨彦玲
  • 5篇罗红兵
  • 5篇张睿达
  • 5篇陆林
  • 5篇崔文庆
  • 4篇余慧芬
  • 2篇李佑芳
  • 2篇方清艳

传媒

  • 21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卫生软科学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2005年中...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50岁HIV感染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调查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50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和高危行为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4个县(区、市)中各一个疫情较重的乡镇≥50岁HIV感染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样本量201人。结果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3.5%,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的主要因素为:少数民族[比值比(OR)=0.19,95%可信区间(CI):0.05~0.78]、收入低(OR=2.37,95%CI:1.01~5.56)、初中以下文化水平(OR=0.25,95%CI:0.07~0.85)。是否喝酒(χ~2=201.00,P<0.01)和是否接受非政府组织关心(χ~2=5.56,P<0.0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50岁HIV感染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个别知识点的答对率较低;社会、经济和文化是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应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
邹雅琴施玉华贾曼红韩瑜张小波安晓静杨志敏陆林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知晓率
2004年云南省85例同性恋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2004年85例同性恋者自愿来云南省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心匿名检测艾滋病毒(HIV)抗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方法:自愿来我中心进行HIV抗体检测的同性恋者,需检测前咨询和一般情况登记,静脉采血后分离血清,经...
潘颂峰安晓静马爱兵杨志敏张琬悦张睿达贾曼红张勇马艳玲
关键词:同性恋艾滋病毒HIV抗体统计分析
文献传递
2016-2020年云南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随访关怀类项目实施效果初评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价2016—2020年云南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随访关怀类项目的执行效果,促进社会组织参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和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 PLWH)随访关怀工作。方法通过"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下载2016—2020年云南省基金项目相关数据,对PLWH随访关怀类项目的随访关怀人数、随访比例、配偶检测比例、抗病毒治疗比例、抗病毒治疗成功比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防艾基金随访关怀类项目共166个,覆盖PLWH 33 611人次,获得项目经费769.48万元,随访比例均为100.00%,配偶检测比例为86.31%~98.23%,治疗比例为83.91%~99.85%,治疗成功比例为94.30%~95.92%,历年配偶检测比例、抗病毒治疗比例和治疗成功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2016—2020年云南省防艾基金关怀类项目实施效果较好,但覆盖面不够,在下一步工作中,建议继续结合常规工作加大培养和扶持社会组织力度,积极申请防艾基金项目,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范围,发挥社会组织最大优势参与PLWH随访关怀工作。
韩瑜杨志敏施玉华霍俊丽张小波徐诺雅安晓静
关键词:社会组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积极自我管理理论在艾滋病管理中的运用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积极自我管理(PSM)互助活动的效果,为制定AIDS综合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借鉴"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群组看病模式",运用PSM理论开展互助活动。活动后6个月开展评估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12名HIV/AIDS病人参与活动。活动前后相比,愿意"积极自我管理"的比例由74.3%(306/412)上升到84.7%(349/412)(χ2=13.76,P<0.05);负面心理,如恐惧死亡、害怕未来、有烦心事、感觉疲劳、感觉紧张等反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31、24.56、24.31、10.85、8.30,P值均<0.05);行为,如开始锻炼、主动寻求建议和帮助、生活有目标、独立解决问题、控制情绪波动、表明感染情况、做行动计划、定期做CD+4T淋巴细胞检测、最近半年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91、39.54、54.91、35.22、29.45、18.75、16.08、41.82、12.89,P值均<0.05);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正常与医生交流、能评估常见症状、了解抗病毒药物的比例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25、4.15、4.73,P值均<0.05);相关信息正确认知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自我管理理论提升了HIV/AIDS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符合HIV/AIDS病人需求,这一综合服务新模式可有效突破目前HIV/AIDS病人综合管理的瓶颈。
安晓静韩瑜张小波张勇余惠芬董华斐孙忠杏张健梅杨莤杨志敏徐若雅贾曼红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自我管理
云南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管理实践探索被引量:2
2021年
社会组织依据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在艾滋病社会防治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2015年7月国家建立"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2]。五年来,云南省在项目管理机制和社会组织扶持等方面开展探索,在既往的工作基础上进行强化培训和提升,形成了以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为核心,各级防治艾滋病办公室为支撑的行政支持体系和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指导的技术支持体系.
霍俊丽徐诺雅马艳玲韩瑜张小波安晓静杨志敏李佑芳王珏施玉华
关键词:社会组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夫妻咨询对减少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夫妻咨询对减少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影响,为单阳家庭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9对阳转夫妻和114对单阳夫妻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夫妻双方接受咨询和随访服务情况等。问卷信息录入Epidata 3.1软件,用SPSS 15.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单因素相关分析,α=0.05。[结果]65.14%的阳转家庭夫妻双方一起接受过艾滋病咨询,低于单阳家庭77.19%,χ~2=3.957,P=0.047,OR=0.552,95%CI:0.306~0.995。单阳阴性方获得心理支持的比例为75.22%,显著高于阳转方的34.31%,χ~2=17.384,P=0.000,OR=0.172,95%CI:0.360~0.014。[结论]夫妻同时接受咨询、对阴配提供心理支持有利于预防夫妻间传播。
余惠芬杨志敏张小波霍俊丽韩瑜安晓静徐诺雅马艳玲施玉华
关键词:艾滋病
云南省监管场所艾滋病告知随访综合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索监管场所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与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有效可行的综合管理模式。方法选择代表公安、司法和监狱的监管场所作为试点现场,对其2009、2010年间关押的HIV/AIDS病人开展HIV筛查、阳性结果告知、随访、CD4T淋巴细胞计数、抗病毒治疗和出所转介工作。全省其他地区监管场所为非试点区。结果经过试点,试点地区个案流调率、累计报告存活HIV/AIDS病人随访率和累计报告感染者CD4计数率分别为99.0%、80.3%、69.3%,集中关押场所分别为97.6%、88.2%、75.9%,均高于非试点区、非集中关押场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监管场所开展感染者与病人告知随访综合管理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是辖区综合管理工作的有效补充。有集中关押条件的场所比非集中关押场所在艾滋病综合管理工作中更显优势。如大范围实施则需全面统筹、因地制宜。出所转介不到位,"有形"与"无形"管理间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探索。
安晓静余惠芬贾曼红马艳玲韩瑜杨彦玲付丽茹陈敏李俊杰张小波徐诺雅冯煜张勇
关键词:艾滋病羁押人员告知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MHT)、应对方式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对206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65.53%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有学习焦虑,其次心理困扰检出率较高的项目是过敏倾向(31.07%,64/206)、自责倾向(26.21%,54/206)和身体症状(25.24%,52/206);(2)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得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r=-0.193,P<0.01)呈负相关,与解决问题(r=-0.240,P<0.001)和求助(r=-0.295,P<0.001)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612,0.222,0.433,0.378;P<0.00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r=0.319,P<0.01)和求助(r=0.208,P<0.01)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自责(r=-0.216,P<0.01)呈负相关。(3)解决问题、自责和退避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的回归方程为:MHT=31.635+3.138自责-0.930解决问题+1.146退避。结论:自我效能感高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更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预测作用。
霍俊丽韩瑜端琼丽朱琼美余惠芬张小波安晓静杨志敏徐诺雅施玉华贾曼红
关键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
中缅边境在华外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综合服务模式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估中缅边境在华外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外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综合服务模式有效性,为制定外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综合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9月—2014年6月,选择云南省瑞丽市开展服务模式探索,根据外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境内居留时间长短、合法性和个人服务意愿等因素分群分层设计跨境婚姻、监管场所、其他人群三类服务模式。项目前后对该市随访到的、年龄≥15岁、可进行有效沟通的所有外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分别开展基线调查和评估调查。通过比较项目前后综合服务、高危行为信息进行模式评估。结果项目前基线调查151例,项目后评估调查131例。通过综合服务模式探索,外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获得HIV抗体检测咨询告知、随访、CD4+T淋巴细胞检测、抗病毒治疗、结核病检查分别从项目前的74.2%、25.8%、66.9%、44.4%和9.3%上升到项目后的100.0%、99.2%、98.5%、69.5%和87.0%(P均<0.05)。与中国人的配偶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从项目前的26.1%(12/46)上升到项目后的50.0%(22/44)(P<0.05)。最近6个月与中国人注射吸毒从未共用针具的比例从项目前的1.3%(1/78)上升到项目后的15.5%(9/58)(P<0.05)。结论外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综合服务模式促进了外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获得综合服务改变了高危行为。
安晓静施玉华韩瑜张小波李洲林褚显琼贾曼红
关键词:艾滋病HIV感染者外籍
云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培训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5、2006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培训班举办情况,参照省对县培训的具体要求,为16州市VCT培训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提出建议。方法对2005、2006年云南省级VCT培训情况、培训效果及咨询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共培训省级合格咨询人员2 344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占31.4%,医院占27.3%,妇幼系统占25.3%,乡镇卫生院占8.4%。德宏、玉溪、大理、保山、红河咨询员队伍已扩展到乡镇卫生院,并结合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三级预防网络,成员也包括了计生专干和防保宣传员。全省咨询员队伍以女性居多,占66.7%,初、中级职称占73.9%。结论通过两年的培训工作,云南省咨询员队伍已初具规模,为建立健全云南省VCT网络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安晓静余慧芬贾曼红张勇马爱兵杨志敏张睿达崔文庆霍俊丽刘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