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照海
- 作品数:48 被引量:38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美国学校财政改革的取向——两种方案及其成效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进入21世纪,为解决学校财政效率不高和校际差距过大等问题,美国许多州或学区开始推行65%方案和100%方案。前者强调要保证相当数额的学校经费用于课堂教学;后者则推崇学生经费的加权分配,试图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灵活分配学校资源。从本质上说,两种方案均反映了分权和绩效理念。不过,两者在追求学校财政效率和公平的同时,有可能加剧学校财政的不平等。
- 孟照海沈蕾娜
-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及其反思被引量:21
- 2009年
-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与生俱来的秉性,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凸现了此种特性。从学术、宗教、科学、政治、经济等维度都能探寻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高等教育国际化不能完全遵从西方的模式,而要形成具有"民族性"的发展模式。在全球政治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今天,民族国家决不能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引退。
- 孟照海
- 关键词:高等教育动因
- 制度化与去制度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张力——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为例被引量:24
- 2018年
- 世界一流学科是在制度化与去制度化的内在张力中形成的。制度化确保学科组织形式的稳定以及学科的合法性,为学科知识传承创造条件;去制度化确保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为学科特色和新学科的诞生创造条件。从制度化到去制度化,需要管理者跳出学科思维,充分发挥知名学者的学科边界跨越和知识重组能力;从去制度化到制度化,需要重视学科知识体系、学术发表体系和学术关系网络对学科话语体系的塑造。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借助制度化与去制度化的相互转化,创造开放灵活的学术组织形式,从而占据和支配学科发展的话语权。
- 孟照海
- 关键词:制度化一流学科社会学
- 西方学校教育创新的过程模式被引量:2
- 2010年
- 作为一种变革性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创新是主体、客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通常包括创新的发起、采纳、实施和制度化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西方学者提出了六种学校教育创新的过程模式,即研究、开发和扩散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社会互动模式,政治模式,关联模式和适应性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在基本假设、发展阶段、创新主体等方面各有侧重,但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学校教育创新的动态过程。
- 孟照海
- 关键词:学校教育创新
- 教育变革中的“乡愁”——兼论中学语文教科书变更的政治之维
- 2011年
- 教科书借助三维权力机制使受教育者对所接受的内容深信不疑,因而当教科书在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和出版社的干预下发生变更时,便会引发受教育者的乡愁。然而,从"泛教育"的视角来看,教科书内容的变更只不过是学习资源的重组,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到教科书的驯服性和生成性,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事实本身来对待教科书变更。
- 孟照海
- 关键词:教科书乡愁
- 教育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教育决策——以美国《国家处于危机中》报告为例被引量:8
- 2015年
- 教育科研成果的决策转化是决策者对科研成果的主动选择和意义建构过程。这一决策转化过程以概念性应用为主,主要通过影响决策者的工作知识间接影响决策行为,在此过程中,研究者的社会资本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科研成果的决策转化受到研究成果本身特征、决策者的信息寻求、政治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
- 孟照海
- 关键词:教育科研成果
- 标准抑或创新——美国NCLB法案与21世纪学校运动的张力
- 2009年
- 自2002年美国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以来,联邦政府在集权化、标准化的政策导向下,强力介入中小学教育。在法案的威慑下,教育实践者疲于应对联邦和州的各项考试,逐渐丧失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21世纪学校运动应运而生,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向NCLB发起挑战。为平衡标准和创新两种力量的冲突,NCLB法案正在进行调整,力求在保证自身完整性的同时,促进学校教育的创新。
- 孟照海
- 关键词:NCLB教育政策绩效
-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成逻辑
- 2024年
- 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具有自身逻辑、生成机理和内在规定的知识生产、积累和应用体系。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的思想先导。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是一种“嵌入性自主”,是在中国与世界、知识与实践、体系与问题、政策与学术的多重互动中生成的。从内在的逻辑建构与外在的社会建构来说,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可分为知识本体层面的理论建构、文化价值层面的意义建构、学科地位层面的制度建构和社会地位层面的生态建构。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明确什么知识、谁的知识、谁生产知识、谁使用知识,把握理论、文化、制度和社会四重逻辑。在理论逻辑中重视原创性和系统性,在文化逻辑中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制度逻辑中重视学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在社会逻辑中重视实用性和可信性,最终促进知识增长、文化自觉、学科建设和知识应用。教育强国建设只有在知识体系这一底层逻辑上实现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发展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 孟照海
-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制度逻辑社会逻辑
- 国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
- 孟照海
- 关键词: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教师
- 学校教育创新:问题、要素和过程--以杜郎口中学为例被引量:5
- 2010年
- 薄弱学校的创新通常更能引发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创新便是如此。学校教育创新是制度企业家按照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愿景,在社会环境的支持下创造组织传奇的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学校教育创新通常包括发起、采纳、实施和制度化四个环节。杜郎口中学在这些方面虽然具有特殊性,但也具有普遍性,他们做到了"自觉"与"自主",抓住了学校创新的灵魂。
- 孟照海
- 关键词:学校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