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9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型胶原
  • 7篇肺纤维
  • 6篇蛋白
  • 6篇纤维化
  • 5篇细胞
  • 5篇放射性
  • 5篇肺纤维化
  • 4篇中国人
  • 4篇纤维细胞
  • 4篇放射性肺损伤
  • 4篇肺组织
  • 4篇成纤维细胞
  • 3篇蛋白酶
  • 3篇乙酰化
  • 3篇乙酰化酶
  • 3篇组蛋白
  • 3篇酰化
  • 3篇小鼠
  • 3篇肺成纤维细胞
  • 3篇肺泡

机构

  • 15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解放军第30...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9篇孙丽
  • 16篇宋良文
  • 12篇张勇
  • 9篇尹纪业
  • 6篇罗庆良
  • 5篇李杨
  • 5篇马俊杰
  • 4篇李小兵
  • 4篇高亚兵
  • 4篇黄山英
  • 4篇彭瑞云
  • 4篇王晓民
  • 3篇王清明
  • 3篇刁瑞英
  • 3篇王立杰
  • 2篇刘涛
  • 2篇刘永学
  • 2篇黄海潇
  • 1篇刘涛
  • 1篇高志清

传媒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第六届全国生...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10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中国人γ-干扰素对小鼠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研究表明理化和生物因素所致肺损伤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肺纤维化的发生,在此过程中肺内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化是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发生的关键因素,许多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
黄山英宋良文刘涛王清明李杨张勇孙丽
关键词:BLM肺损伤Γ-干扰素
文献传递
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新型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2009年
目的针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自行设计合成系列化合物,着重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方法首先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再对重点化合物进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MTT结果显示,化合物H6和H99均显示出较好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相应的HDAC活性检测表明,二者亦具有肯定的HDAC抑制效应。结论化合物H6和H99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瘤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王立杰孙丽韩春光高志清王琼赵砚瑾李庶心刘永学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抗瘤活性体外
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肺组织重建的机制研究
MMP-9,即92kD 明胶酶,又称明胶酶B、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它主要来自于炎症细胞和上皮细胞,能够降解许多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但它的主要地物是Ⅳ型胶原(type ...
孙丽宋良文张勇尹纪业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型胶原MMP明胶酶酶谱分析肺组织
文献传递
重组中国人γ干扰素对小鼠肺损伤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重组中国人γ干扰素(INF-γ)对博莱霉素(BLM)所致小鼠肺损伤(PI)的防治作用。方法75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LM组、BLM+INF-γ小剂量组(0.25μg/d)、BLM+INF-γ中剂量组(0.5μg/d)、BLM+INF-γ大剂量组(1.0μg/d),每组15只。实验组小鼠以BLM诱导PI,分别用不同剂量的INF-γ进行防治。对照组小鼠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分别进行肺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测定,用图像分析法计算Ⅰ、Ⅲ型胶原面积与切片面积,肺泡面积与肺视野面积比。结果对照组小鼠肺组织Hyp为(0.65±0.06)μg/mg、BLM组为(0.78±0.08)μg/m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Ⅰ、Ⅲ型胶原为(0.004±0.001)、BLM组为(0.048±0.0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LM+INF-γ大剂量组大鼠肺组织Hyp为(0.67±0.08)、Ⅰ、Ⅲ型胶原含量为(0.008±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肺泡与肺组织面积比随着INF-γ的剂量增加而增高,分别为1.78、0.12、0.67、0.73、1.65。结论INF-γ能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减少肺内胶原合成,对PI有一定防治作用。
黄山英宋良文刘涛王清明李杨张勇孙丽
关键词:小鼠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和MMP-9对肺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合成Ⅳ型胶原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纤维化早期启动的发生机制。方法灌洗收集经^60Coγ射线照射后的Wistar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制备条件培养液,刺激培养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增生,用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活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合成Ⅳ型胶原含量的改变,酶谱分析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结果经条件培养液刺激后,人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增加,在48~72h之内作用明显HLF合成Ⅳ型胶原增多,12h达高峰,随后有所下降;12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开始增高,于48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结论20Gy^60Coγ射线能刺激AM分泌某些细胞因子促进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合成Ⅳ型胶原,与此同时后者能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9,降解增多的Co Ⅳ,参与肺损伤早期的重建过程。
宋良文孙丽刁瑞英李杨张勇尹纪业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
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肺组织病变的病理学对比观察及分析
放射性肺损伤是临床放疗、骨髓移植预处理照射及意外放射性事故所致的机体局部损伤或全身损伤的局部病变。到目前为止,放射所致肺损伤的机制仍未明确阐明,因此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仍然面临许多挑战。虽然国内外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机制和防治...
宋良文孙丽罗庆良彭瑞云黄海潇高亚兵马俊杰张勇王晓民李小兵
关键词:组织病变肺组织成纤维细胞病理学
中国人γ-IFN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中国人γ干扰素对放射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HLF)异常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SP)法观察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及ColⅣ的合成。结果①60Coγ射线能够诱导HLF的异常增殖,γIFN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照射所致的HLF的异常增殖;②照射后HLF胞浆内有明显的αSMA的表达,表明照射可以诱导FB向MFB转化;③照射后ColⅣ的表达增高,照射前给予γIFN,ColⅣ的表达相对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结论60Coγ射线通过直接促进HLF增殖、诱导FB向MFB转化和促进ColⅣ的分泌来诱导肺纤维化的发生;γ干扰素通过抑制HLF的异常增殖和ColⅣ的分泌,对放射性肺纤维化具有防治作用。
孙丽宋良文刘涛张勇尹纪业刁瑞英
关键词:Γ-干扰素人肺成纤维细胞放射性肺纤维化
两例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肺组织病变的病理学对比观察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吸收剂量、不同存活时间对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肺组织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分别于病人死亡后从肺脏取材,每个尸检病例从不同部位取材数块,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病理组织切片,分别行HE和Gimsa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结果极重度骨髓型伴轻度肠型放射病尸检病例(107号)肺内主要病变为肺组织大面积坏死伴广泛性曲霉菌感染;另一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尸检病例(108号)肺内主要病变为广泛性卡氏肺孢子虫感染,虫体充满肺泡腔,肺泡间隔增宽,成纤维细胞活跃增生伴胶原纤维形成。结论放射病抢救治疗过程中肺内容易继发霉菌或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可能与病人的呼吸衰竭和早期死亡有直接关系;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的存活时间超过2个月,早期肺纤维化过程开始启动。
宋良文孙丽罗庆良彭瑞云黄海潇高亚兵马俊杰张勇尹纪业王晓民李小兵
关键词:照射肺损伤肺纤维化
新型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筛选
目的 针对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自行设计合成系列化合物,着重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方法 首先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再对重点化合物进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
王立杰孙丽韩春光高志清王琼赵砚瑾李庶心刘永学
关键词:肿瘤学组蛋白乙酰化酶抗瘤活性裸鼠
早期肺纤维化在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中启动机制的探讨
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全身放射性损伤病变,一旦发生,病情极其危重,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抢救和治疗。除骨髓造血系统和肠道外,肺脏也是对射线极为敏感的器官之一,在整个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肺组织损伤程度在放射病的转归...
宋良文孙丽罗庆良彭瑞云高亚兵马俊杰张勇尹纪业李杨李小兵
关键词:放射病存活时间受照剂量肺组织型胶原肺泡间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