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娄涛

作品数:21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精神分裂症
  • 8篇分裂症
  • 4篇睡眠
  • 3篇血清
  • 3篇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电图
  • 2篇多导睡眠图
  • 2篇血管
  • 2篇抑郁
  • 2篇抑郁患者
  • 2篇治疗精神分裂...
  • 2篇利培酮
  • 2篇洛沙平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脑电
  • 2篇脑电图
  • 2篇脑血

机构

  • 20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市第一人...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0篇娄涛
  • 7篇武小玉
  • 5篇李冲
  • 3篇宋景贵
  • 2篇李宁
  • 2篇王世贵
  • 2篇原富强
  • 2篇贾福军
  • 2篇姚丰菊
  • 2篇李恒芬
  • 2篇杜好瑞
  • 2篇王夏红
  • 2篇孟焱
  • 2篇王传升
  • 2篇郭新胜
  • 1篇张艳萍
  • 1篇赵建民
  • 1篇靳玫
  • 1篇张志锋
  • 1篇张萍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发作性睡病和2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白天5次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分析平均睡眠潜伏期(SL)、睡眠初期出现REM(SOREMP)次数及夜间睡眠相关参数。结果MSLT显示发作性睡病组SL缩短(4.6±2.5)min和SOREMPs≥2(2.3±1.2)次,SL<5min+SOREMPs≥2次25例(71%),睡眠次数发作性睡病和OSAS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3.58~65.99,P<0.001);整夜PSG结果比较发作性睡病组总睡眠时间(336.81±34.08)min、REM潜伏期缩短(17.21±7.2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S组显示具有明显呼吸暂停(平均17次以上)和血氧饱和度降低(87%)的特征(P<0.01)。结论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明显的REM睡眠提前和睡眠潜伏期缩短的特征,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娄涛武小玉李冲王夏红杜好瑞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多导睡眠描记术睡眠快速眼运动
躯体化障碍患者述情障碍与认知电位P300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分析所得结果。结果躯体化障碍组的TAS总分、F1、F2、F3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障碍组的TAS总分与N2、P2、P3潜伏期成正相关,与P2、P3波幅成负相关(P<0.05或P<0.01);F1与P2波幅呈负相关,与N2、P3潜伏期正相关;F2与P2、P3波幅呈负相关,与N2、P2及P3潜伏期正相关(P<0.05或P<0.01);F3与P3潜伏期成正相关,与P2、P3波幅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述情障碍,且述情障碍可能影响了患者的认知功能。
娄涛欧阳华王章元娄秀丽耿彩虹李强穆俊林张朝辉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述情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
洛沙平合并解郁化痰安神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洛沙平合并解郁化痰安神合剂与单用洛沙平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洛沙平减半剂量合并解郁化痰安神合剂,对照组单用洛沙平维持剂量不变治疗,疗程8周。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8周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及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根据PANSS减分率评定,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8.8%,对照组为64.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2%、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洛沙平合并解郁化痰安神合剂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原富强娄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洛沙平
FC患儿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及脑电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的发作年龄、发作次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46例FC患儿的发病年龄、发作次数、24h动态脑电图和3年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46例FC患儿中,总异常率为30.1%,在异常脑电图中,非特异性异常22.6%,特异性异常7.5%;分组比较,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2.33,P>0.05);≥3岁组和<3岁组AEEG总异常率分别为14.7%和46.5%,差异有显著性(χ2=18.29,P<0.01);反复发作组明显高于首发组(χ2=23.87,P<0.01)、有家族史组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组(χ2=10.18,P<0.01)。非特异性异常组脑电图组的患儿1~3年随访痊愈率分别51.7%(15/29)、69.0%(20/29)和82.8%(24/29);特异性异常组分别为10.0%(1/10)、20.0%(2/10)和40.0%(4/10)。非特异性异常的患儿其预后明显优于特异性异常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C患儿的预后与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和家族史有密切关系。
武小玉娄涛李冲杜好瑞顾欣
关键词:热性惊厥动态脑电图预后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LPO含量和血清SOD及GPX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抗氧化酶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例正常人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荧光法测定其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用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比分析三项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病期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LPO含量和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P<0.01),GPX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LPO与病期呈正相关(r=0.34,P<0.01),SOD与病期呈负相关(r=-0.359,P<0.01),GPX与病期无显著相关(r=-0.183,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加,由此导致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且随病期延长进一步加重。
祁富生王世贵娄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洛沙平合并解郁化痰安神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洛沙平合并解郁化痰安神合剂与单用洛沙平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洛沙平减半剂量合并解郁化痰安神合剂,对照组单用洛沙平维持剂量不变治疗,疗程8周。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8周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及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根据PANSS减分率评定,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8.8%,对照组为64.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2%、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洛沙平合并解郁化痰安神合剂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原富强娄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洛沙平
是否家族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白介素6比较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比较家族性精神分裂症 (FS)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 (SS)患者血浆白介素 6 (IL 6 )水平差异 ,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FS患者 2 8例、SS患者 4 7例、FS患者的一级亲属 15例及 2 9名正常人的血浆IL 6水平进行检测 ;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 结果 :FS患者组血浆IL 6水平明显高于SS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 ,而与FS患者的一级亲属组的IL 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其IL 6水平与患者的阴性症状分呈正相关 ,与阳性症状分呈负相关 ,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SS患者组血浆IL 6水平低于FS患者的一级亲属组。 结论 :FS患者存在血浆IL 6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 ,IL 6水平升高可能存在家族聚集性 ,且FS患者IL
李恒芬姚丰菊孟焱郭新胜娄涛贾福军
关键词: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白介素6FS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维生素E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王世贵祁福生娄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清维生素E
临床路径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所提出的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服务计划标准。它是由医务工作者共同针对某一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问要求的诊疗计划。在整个CP过程中,加强了各学科之间、
娄涛赵晶媛宋景贵
关键词:精神疾病医院管理循证医学
疏肝解郁汤合氯丙米嗪治疗卒中后抑郁30例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汤合用氯丙米嗪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给予疏肝解郁汤(柴胡、白芍、当归、川芎、枳壳、香附、郁金、青皮等)合用氯丙米嗪(30例)及对照组单用氯丙米嗪(30例)治疗6周。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间2、4、6周HAMD评分及4、6周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6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
王萍李曦娄涛段德香卢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