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丰
- 作品数:29 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上海市普陀区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366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和肛拭子进行肠道病毒通用核酸(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基因检测。结果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366例手足口病者中肠道病毒通用核酸阳性者273例(74.59%),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阳性者169例(46.17%),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者58例(15.85%),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阳性者18例(4.92%),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阳性者8例(2.19%)。结论 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者的病原学特点以CA6为主,占46.17%;EV71次之,占15.85%。提示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组成复杂,应深入分析CA6的流行趋势,加强手足口病病原谱监测,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
- 李晓君李芳唐海丰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疾控机构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新型的体外等温扩增特异核酸片段的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AMP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 唐海丰熊鹿言李勇
-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微生物检测
- 2018-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16起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与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16起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基因分型和流行特征,为辖区和全市诺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处置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参考。方法收集2018-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16起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所涉及人群的肛拭标本136份。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典型病例阳性标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聚合酶-衣壳蛋白连接区并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工具进行基因分型和构建进化树。结果136份标本中诺如病毒GⅡ组核酸阳性62份(45.59%),GⅠ组核酸阳性0份。42份诺如病毒测序成功,通过序列比对分析获得4种基因型别。16起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中9起疫情是GⅡ.P16-GⅡ.2型(56.25%),2起疫情是GⅡ.P7-GⅡ.6型(12.50%),2起疫情是GⅡ.P12-GⅡ.3型(12.50%),3起疫情是GⅡ.Pe-GⅡ.4型(18.75%)。结论诺如病毒是引起2018-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重要病原体,以GⅡ组为主,有多种基因型别,其中GⅡ.P16-GⅡ.2型为主要流行株。
- 闫浩顾文超吴婷婷李勇张玉唐海丰
- 关键词:诺如病毒基因分型
- 丙型副伤寒和猪霍乱沙门菌鉴定试剂盒、制备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丙型副伤寒和猪霍乱沙门菌鉴定试剂盒、制备及使用方法。主要解决在临床感染病例和环境、食物源、禽畜动物源等标本中快速筛选甄别丙型副伤寒和猪霍乱沙门菌技术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鉴定试...
- 唐海丰周晓瑛李勇石维敏陶燕徐阳韩孝平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普陀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监测与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污染状况、分子分型特征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21—2023年从上海市普陀区各采购渠道所采集的8类食品,共计504件,对其LM阳性率进行检测,对分离鉴定所得的阳性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504件样品中,共有22件样品检出LM,总检出率为4.4%,其中调理肉制品检出率最高(9.1%)。22株LM获得18个带型,带型相似度为42.11%~100.00%。22株LM对头孢西丁均耐药,部分菌株对克林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红霉素、四环素耐药,耐药率分别为27.3%、18.2%、4.5%、4.5%、4.5%,多重耐药率为36.4%。结论上海市普陀区的肉与肉制品受LM污染最为严重,其中菌株PFGE带型呈多样性,且多重耐药比例较高。
- 黄晶晶顾文超汪怡张磊吴婷婷唐海丰
- 关键词: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病原菌耐药性
- 上海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男性异性恋者亲密伴侣暴力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了解上海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就诊男性异性恋者(HM)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5年3-8月对上海市2个艾滋病VCT门诊就诊的全部H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应用WHO多国女性健康和家庭内暴力研究项目调查表。结果 共调查327名HM,平均年龄29.4岁,26~35岁占60.2%(197/327)、未婚者占57.8%(189/327)、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8.8%(260/327),外地户籍占49.5%(162/327);有固定女性性伴占72.2%(236/327);72.2%(236/327)过去一年中有2个及以上的女性性伴;6.1%(20/327)报告有性病史。确证HIV阳性者占1.8%(6/327)。28.4%(93/327)曾向女性性伴施加过IPV,躯体暴力、性暴力、情感暴力、冷淡忽视和控制暴力发生率依次分别为5.5%(18/327)、5.5%(18/327)、9.8%(32/327)和22.6%(74/327)。曾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aOR=2.19,95%CI:1.16~4.15)、曾看到过家庭内躯体暴力行为(aOR=3.19,95%CI:1.58~6.45)者更倾向于向女性性伴施加IPV。结论 上海市VCT门诊就诊的男性异性恋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IPV,有必要研究探讨在VCT门诊中开展IPV行为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曾看到过家庭内躯体暴力行为与施加IPV有关联,应进一步开展IPV与HIV之间关联的研究。
- 刘瑛杨咏梅宁镇郑煌刘慧唐海丰张宇艳何纳
- 关键词: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病毒
-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及EV71和Cox A16病毒分离株VP1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 VP1基因的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进行核酸检测,并用RD细胞对核酸检测结果为EV71和Cox A16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收获的阳性分离株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病毒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序后分析其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共检测234份手足口病标本,阳性标本138份,阳性率为58.97%(138/234)。其中EV71阳性率为11.54%(27/234)、Cox A16阳性率为18.80%(44/234)、Cox A6阳性率为27.78%(65/234)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0.85%(2/234)。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株包括10株EV71和20株Cox A16,10株EV71分离株均为C4a型,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6%~99.9%和98.7%~100.0%;20株Cox A16分离株均为B1b亚型,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4%~100.0%和98.2%~100.0%。结论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呈现Cox A6、EV71和Cox A16共同流行,而EV71流行株属于C4a亚型,Cox A16流行株属于B1b亚型,均与国内大部分地方的流行株基因亚型基本一致。
- 李晓君唐海丰何鑫胡焰顾文超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VP1基因
- 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机构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介绍微滤膜分离技术的主要优点及分离机理,重点阐述了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致病菌检测、寄生虫检测、水体病毒检测以及消毒效果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将微滤膜分离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能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优势,是今后微滤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 唐海丰李勇
- 关键词:微滤膜微生物检测
- 2012年上海市普陀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2012年上海市普陀区生鲜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有效控制及其早期预警能力。方法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4789-2010)和GFN项目的相关检验要求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 2012年采集的5类共210份生鲜食品中生禽肉、生猪肉、生牛肉为主要受污染食品,检出率分别为71.43%、64.29%和61.90%;水产品和新鲜鸡蛋中检出率分别为46.43%和21.43%。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61.43%,其中沙门菌检出率为29.5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8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9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33.8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9.52%。结论上海市普陀区超市生鲜食品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来源于生禽、猪、牛肉,提示应加强对生鲜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 顾文超李勇唐海丰熊鹿言李芳
- 关键词:食品安全生鲜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
- 上海市蒙得维的亚沙门菌流行特征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蒙得维的亚沙门菌的耐药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基于上海市针对人群和食源、环境沙门菌的监测基线,分析蒙得维的亚腹泻和食源环境株的耐药表型和分子型特征。结果蒙得维的亚在本地区的人源和食源沙门菌型数据库中列第24位(32株)和32位(13株)。经实验室确诊的28例蒙得维的亚病例均符合食源性感染特征,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和20~60岁男性,城郊地区高发。人源和食源株均发现对三代头孢(头孢他啶)耐药株,近5年中食源株的多重耐药(MDR)明显增多,28.1%的人源株对环丙沙星处于耐药临界值,来自境外动物制品的蒙得维的亚菌株对抗生素多数敏感。32株人源和13株食源株的分型聚类提示存在优势克隆簇,包括3起经回顾性鉴别诊断的蒙得维的亚的成人暴发,其中2起为多重耐药(MDR-ACSSuT)的克隆暴发。MDR-ACSSuT的人源流行株与甲鱼株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同源性,与境外输入菌株间的耐药和分子型特征差异较大,2个不同克隆簇之间存在遗传进化关系。结论蒙得维的亚尚未在本地区成为优势种型,但其已通过贸易等方式不断输入国内,逐渐定殖于沿海地区的甲鱼养殖产业链和人群的消费食物链中,最终进化成稳定的MDR和非MDR克隆容易形成分散而隐蔽的食源性暴发。
- 李勇王春唐海丰王爱敏黄峥石维敏胡雪明顾宝柯曾玫史贤明阚飙许学斌
- 关键词:分子分型多重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