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加义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4篇创面
  • 3篇缺损
  • 3篇胫骨
  • 3篇胫骨开放骨折
  • 3篇开放骨折
  • 3篇GUSTIL...
  • 3篇创面覆盖
  • 2篇外科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岛状皮瓣修复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技术
  • 1篇隐神经
  • 1篇隐神经营养
  • 1篇隐神经营养血...
  • 1篇营养血管

机构

  • 10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0篇赵东升
  • 10篇唐加义
  • 10篇闫宝山
  • 9篇张智
  • 8篇陆俊峰
  • 8篇吴晓满
  • 6篇郑晓勇
  • 4篇马远征
  • 1篇吴小满

传媒

  • 6篇2012中华...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指(趾)腱鞘巨细胞瘤的显微切除
唐加义赵东升张智闫宝山吴晓满陆俊峰
文献传递
带蒂胸脐皮瓣修复双上肢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
陆俊峰赵东升唐加义张智吴晓满闫宝山
文献传递
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创面覆盖时机的探讨
郑晓勇赵东升马远征张智闫宝山唐加义吴晓满陆俊峰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辨修复前足皮肤及骨质缺损
吴晓满赵东升张智郑晓勇闫宝山唐加义陆俊峰
文献传递
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创面覆盖时机的探讨
郑晓勇赵东升马远征张智闫宝山唐加义吴晓满陆俊峰
文献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全身放射性难愈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唐加义赵东升闫宝山郑晓勇
文献传递
股骨大粗隆外侧壁的完整性与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关系
郑晓勇赵东升马远征张智闫宝山唐加义吴晓满陆俊峰
文献传递
耳廓离断的显微再植与修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耳廓离断伤的显微外科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回顾1990年以来8例耳廓离断伤,采用显微再植、寄养再植、皮瓣转移重建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术后随访12~32个月,耳廓再植成活6例,原位再植及寄养再植各失活1例,后经皮瓣修复重建耳廓2例全部成活,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10 d拆线,伤口一期愈合,耳廓皮肤感觉恢复,听力正常。结论对耳廓离断损伤患者,引入超显微外科技术,采用更为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是最理想的修复方法。
赵东升赵景志闫宝山唐加义陆俊峰吴晓满张智
关键词:耳廓再植术显微外科
同指螺旋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2011年
目的:探讨同指螺旋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以同指一侧指固有神经血管束为蒂螺旋岛状皮瓣向前推进修复指腹缺损16例16指,男12例,女4例;年龄18~49岁,平均37岁。机器挤伤11例,重物砸伤2例,车门挤伤1例,电锯伤2例。损伤指别:食指5例,中指9例,环指2例。均为全指腹缺损,缺损范围:1.6cm×1.2cm~2.5cm×1.7cm,指背供区植皮。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2个月,手指外形良好,皮瓣质地软,静止两点辨别觉为5~7mm,平均为5.1mm。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级标准(TAM),优7例,良8例,中1例。结论:采用同指螺旋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张智闫宝山吴小满唐加义赵东升
关键词:外科皮瓣指损伤修复外科手术
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创面覆盖时机的探讨
目的:探讨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创面覆盖的最佳时机和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创面覆盖的时机、方法及愈合情况、并发症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
郑晓勇赵东升马远征张智闫宝山唐加义吴晓满陆俊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