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革
-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接受ADT治疗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初始值,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最低值(nPSA)和PSA降低到最低点时间(TTN),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有骨转移等。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CRPC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82例(82%)的ADT患者进展为CRPC。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表明Gleason评分、PSA初始值、nPSA、TTN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有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患者进展为CRPC的危险因素(P<0.01或<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Gleason评分、PSA初始值、nPSA和TTN是PCa患者进展为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0.05)。结论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骨转移、PSA初始值、nPSA和TTN是CRPC进展的危险因素。较高Gleason分级、较高的nPSA、较短的TTN、伴有淋巴结、骨转移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较短,进展为CRPC的风险较高。
- 刘乐冯春青周洪革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转移
-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回顾性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使用后腹腔镜方法治疗为后腹腔镜组,50例患者采用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方法治疗成为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血压波动、创伤指标等。结果后腹腔镜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除并发症外均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都没有出现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的现象。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诸多优点:手术所需时间短、患者所受创伤小、血压变化小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冯春青周洪革
- 关键词:后腹腔镜开放手术
- 降低Raf1表达促进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下调T24膀胱癌细胞株中Raf1的表达,观察癌细胞株的细胞凋亡情况。方法使用SiRNA干扰方法阻断Raf1在T24膀胱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随后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使用western-blot法确认细胞凋亡途径。结果使用SiRNA干扰后Raf1表达显著降低,随之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高,western-blot法确认Raf1表达降低后Caspase-3和PARP蛋白被激活。结论Raf1表达抑制促使T24细胞凋亡,其凋亡通路是通过Caspase-3和PARP途径,此研究可能对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冯春青周洪革
- 关键词:膀胱癌T24细胞
- 一种用于等离子镜壳与输尿管镜之间的水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等离子镜壳与输尿管镜之间的水封,包括卡头、胶管,所述卡头设置胶管卡座;所述胶管的一端套在胶管卡座上,另外一端设置密封头,所述密封头与胶管的内壁抵接;所述密封头为组成一体的多组与胶管内壁抵接的圆柱形胶...
- 周洪革姜晓宏
- 文献传递
- 阴茎癌1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周洪革石超白济新
- 关键词:阴茎癌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输尿管囊肿23例被引量:1
- 2012年
- 输尿管囊肿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先天畸形,现收集我院2007年8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成人输尿管囊肿23例,均采用等离子电切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 滕立新周洪革姜晓宏
-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肾积水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经尿道电切术
- p73和p53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探讨p73、p53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及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6例肾癌p73、p53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73、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之间差异元显著性(P>0.05)。p73、p53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73与p5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与肾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p73和p53阳性表达与肾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有关。肾癌p73和p53共同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余患者,可能是判断肾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 邱国战周洪革李旭东
- 关键词:P73P53肾癌病理分级预后
- 前列腺增生合并中重度膀胱过度活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早期应用索利那新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中重度膀胱过度活动的病人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早期应用索利那新的合理性。方法对127例术前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且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评分>5分的病人行TURP术后进行前瞻性评估,根据OABSS分为两组。术前OABSS评分为重度(≥11分)者为G1组,OABSS评分为中度(≤10分)者为G2组。此外,每组病人被随机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在术后早期使用索利那新治疗的(G1A/G2A)组和未进行治疗的(G1B/G2B)组,术后3个月再次进行OABSS评分,观察索利那新在TURP术后早期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术前OABSS评分:G1A组11.63±1.149,G1B组12.43±1.165,G2A组6.41±1.142,G2B组6.30±1.311;术后3个月OABSS评分:G1A组5.26±1.196,G1B组7.63±2.092,G2A组5.57±2.940,G2B组4.55±2.862。G1组与G2组术后3个月OAB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A和G1B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2A和G2B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OABSS评分为重度的病人中开始术后早期索利那新治疗是合理的。
- 刘乐冯春青周洪革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0
- 2010年
- 目的 评价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对216例OAB患者予每日口服5 mg索利那新,连续用药5周,记录用药前后排尿日记及用药不良反应,比较用药前后平均24 h尿急次数、平均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平均尿量、尿失禁次数及QOL评分的改善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结果 216例患者应用索利那新治疗5周,治愈187例(86.7%),其中43例(19.9%)用药3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排尿,29例(13.4%)明显好转,24 h平均尿急次数中位数由用药前的4.1(0.9~18.6)次减至用药后的0.6(0~17.9)次,其中27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24 h尿失禁次数中位数由用药前的1.9(0.6~16.4)次减至用药后的0.5(0~3.4)次,QOL评分由用药前的4.3±0.3降至用药后的1.1±0.2,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5.0%)用药后发生轻微口干、眼干症状,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索利那新能有效改善OAB患者尿急、尿频、夜尿及尿失禁症状,不良反应小,治疗OAB安全有效.
- 郭万松杨波孔祥波孔垂泽高泽寿李振华王元元赵利涛张智勇王巍吴波李旭东周洪革
-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
- 原发性输尿管癌13例报告被引量:2
- 1998年
- 原发性输尿管癌13例报告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110024)冯世民李学孔赵长林曾庆有李光伟周洪革我院1984年5月至1997年2月收治原发性输尿管癌13例,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4例。左侧8例,右侧5例。输尿管下段8例...
- 冯世民李学孔赵长林曾庆有李光伟周洪革
-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原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