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智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丰城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亚群
  • 2篇细胞亚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慢性
  • 2篇肺癌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 1篇心脉
  • 1篇心脉隆注射液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血气
  • 1篇血气分析
  • 1篇血压
  • 1篇血压监测
  • 1篇依那普利

机构

  • 5篇丰城市中医院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周智
  • 3篇黄炳辉
  • 2篇桂明
  • 2篇周晓霞
  • 1篇李华荣
  • 1篇查青林
  • 1篇饶飞平
  • 1篇李莉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不同给药时间的降压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级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情况,在早晨6:00及下午血压最高值前3h分别给予依那普利5mg,每日2次,2周后,若患者坐位舒张压≥90mmg,依据那普利加量至10mg,每日2次,12周后复查24h动态血压。结果依那普利对完成研究的76例原发性高血压有效率为90.2%,24h平均血压,白昼(6:00-22:00)血压,夜间(22:00-6:00)血压分别下降13.8/7.5mmHg,11.6/7.1mmHg,13.6/10.1mmHg。白昼小夜间血压负荷均显著下降。结论在时间治疗学理论指导下,依那普利每日给药两次能24h平稳降压,是一种廉价物美的降压药物,值得推荐应用。
黄炳辉周智李华荣饶飞平
关键词:依那普利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动态血压监测
外周血CD3^(+)和CD4^(+)及CD8^(+)与CD56^(+)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究外周血CD3^(+)、CD4^(+)、CD8^(+)、CD56^(+)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丰城市中医院收治49例AECOPD患者(患者组)及同期49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组与健康组、患者组中呼吸衰竭与非呼吸衰竭患者、患者组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的CD3^(+)、CD4^(+)、CD8^(+)、CD56^(+)水平及CD4^(+)/CD8^(+)。结果患者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健康组,CD8^(+)、CD56^(+)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非呼吸衰竭患者,CD56^(+)水平高于非呼吸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与非呼吸衰竭患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肺功能患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CD3^(+)、CD4^(+)、CD4^(+)/CD8^(+)、CD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Ⅰ、Ⅱ级患者,Ⅲ级患者CD56^(+)水平高于Ⅰ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CD3^(+)水平低于Ⅲ级患者,CD56^(+)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用于AE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衰竭辅助评估。
桂明周晓霞刘辰丽周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
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于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丰城市中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选取70例设为观察组,于同期丰城市中医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中选取30例设为对照组,均行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簇分化抗原(CD)4^(+)、CD8^(+)、CD4^(+)/CD8^(+)]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观察组不同TNM分期患者之间、观察组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的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血清CYFRA21-1、CEA、外周血CD8^(+)水平比对照组高,CD4^(+)水平、CD4^(+)/CD8^(+)比值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Ⅳ期患者血清CYFRA12-1、CEA、外周血CD8^(+)水平比Ⅲ期、Ⅱ期、Ⅰ期患者高,且Ⅲ期患者高于Ⅱ期患者,Ⅱ期患者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患者外周血CD4^(+)水平、CD4^(+)/CD8^(+)比值比Ⅲ期、Ⅱ期、Ⅰ期患者低,且Ⅲ期患者低于Ⅱ期患者,Ⅱ期患者低于Ⅰ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CYFRA12-1、CEA、外周血CD8^(+)水平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外周血CD4^(+)水平、CD4^(+)/CD8^(+)比值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呈偏高水平,且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提示通过对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可为肺癌的诊断、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桂明周晓霞周智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符合诊断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心脉隆注射液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三组心脏射血分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改善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C组6 min步行试验优于A、B组,C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均优于A、B组(P<0.05);治疗后,C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更低,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比A、B组的差异发现,B组的步行试验、心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A组(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最少,B组次之,两组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预后。
李莉周丽西周智黄炳辉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脉隆注射液穴位贴敷血气分析
扶正化毒方维持治疗中晚期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43例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扶正化毒方维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85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毒方。两组患者直至出现病情进展后终止观察。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进行治疗前后KPS评分;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FS);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4+,CD8+,CD4+/CD8+)和免疫球蛋白检测(IgG,IgA,Ig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疲倦、恶心与呕吐、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为90.70%,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7.3±0.85)个月优于对照组的(4.5±1.08)个月(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和IgG均较治疗前升高,并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正化毒方维持治疗能提高化疗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调节免疫功能。
黄炳辉查青林周智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