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一
- 作品数:38 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随机与确定耦合的裂隙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模拟被引量:19
- 2016年
- 离散裂隙随机网络模型中结构面的分布特征仅代表其统计规律,并非地质成因、结构模式、构造形迹的客观反映,以致后续力学计算及渗流模拟结果可信度偏低。针对国家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出露良好的花岗岩体,基于实测结构面统计规律、内在成生关系及水力联系,在前期纯随机模型关键部位修正特征参数,并融入人工辨识的确定结构模式而构建"随机-确定"耦合模型。图形和渗流模拟两种定量检验结果表明:耦合模型结构面数量更接近客观实际,模型准确度提升约48.8%;耦合模型渗流路径与流量较之前更显客观真实,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接近程度比随机模型大约1/3。另外,不同孔位渗流结果显示:相比于随机结构面,确定性结构面对区域渗流控制作用更加明显,在渗流模拟中扮演更为重要角色。此耦合模型有益于拓宽结构面网络模拟的发展方向。
- 郭亮李晓昭周扬一李煜纪成亮
- 关键词:裂隙岩体渗流计算
- 一种碎裂岩体取样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裂岩体取样装置与方法。所述取样方法包括:将取样装置中的中空钻杆连接到地质勘探钻机上,进行钻孔取样;取样完毕后,自钻机上卸下所述中空钻杆,通过密封装置对其两端进行封闭,并将密封装置与注浆装置进行连通,向中...
- 王兆丰潘鹏志周扬一刘旭锋徐鼎平苗书婷张文海侯文博郑青松
-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区角砾岩地质力学特性及其工程防治实践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区的角砾岩这一不良地质体的地质力学与稳定性问题,首先采用系统的工程现场调查、孔内电视观察和室内力学试验,揭示了角砾岩基本的物理力学特征以及特殊的方解石胶结方式、似熔融的接触特征和强度特征;进而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评估了开挖卸荷后主厂房顶拱角砾岩的基本力学特征,阐明其围岩支护设计的基本要求;左岸主厂房角砾岩实际开挖与支护实践的经验总结分析表明,洞室顶拱稳定性良好。从上述多角度研究表明,由于该类角砾岩经历成岩作用,具有较好的自稳性和承载能力,经合理加强支护后可以作为大型地下洞室顶拱的承载围岩,其力学特性认识和工程防治经验可为同类不良地质体的工程处置借鉴。
- 贺明武彭吉银王义峰周扬一江权徐鼎平
- 关键词:角砾岩力学特性地质条件
- 高地应力卸荷条件下错动带塑性变形规律与硬化特征被引量:1
- 2022年
- 为阐明高地应力地下工程开挖卸荷条件下错动带变形破坏的塑性规律与硬化特征,通过一系列不同围压、不同加卸荷应力路径下的三轴试验,着重研究了不同加卸荷应力路径下的错动带塑性变形规律;基于试验结果,在应力空间进一步探究了等效塑性功、等效塑性应变、塑性体应变等内变量作为硬化参数的应力路径相关性,并提出应力路径无关的硬化参量修正公式。研究结果表明:(1)高地应力下错动带的变形力学特性存在着明显的应力路径效应,在相同卸荷应力路径下,高围压会抑制错动带试样环向塑性变形的发展;在相同初始围压下,卸轴压卸围压应力路径下错动带试样的塑性体积残余应变(6%)明显大于其余卸荷应力路径(2%~4%);不同应力路径对错动带塑性体积变形的促进作用为卸轴压卸围压应力路径>恒轴压卸围压应力路径>增轴压卸围压应力路径;(2)错动带在不同卸荷路径变形破坏过程中,其塑性体应变、等效塑性应变、等效塑性功等内变量均存在一定的应力路径相关性,因而在错动带的弹塑性分析中,直接将以上任何一个状态参量作为其硬化参数并假定其与应力路径无关是不准确的。为此,提出等效塑性功修正方法,发现当修正等效塑性功公式中反映错动带材料特性的参数n_(s)=-0.4时,修正等效塑性功具有明显的应力路径无关性,更适宜作为高地应力卸荷条件下错动带的硬化参数来描述其卸荷塑性应变硬化特征。揭示的错动带塑性力学特性可进一步深化高地应力卸荷条件下错动带的变形破坏认识,为实际工程中错动带的破坏机制分析和支护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段淑倩段淑倩江权江权周扬一
- 关键词:高地应力卸荷塑性变形
- 研究深部工程中层状岩体的锚固机理的试验方法与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深部工程中层状岩体的锚固机理的试验方法与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在两个矩形面中心钻有贯通孔的立方体形层状岩体试样,可贯穿所述贯通孔的用于模拟锚杆的钢棒,可套入所述钢棒的两端并对所述钢棒进行对中操作的对...
- 刘旭锋潘鹏志王兆丰周扬一苗书婷张文海封雨捷郑青松侯文博
- 一种柱状节理结构面拉伸的实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状节理结构面拉伸的实验装置,包括试验机底座,还包括设置在试验机底座上的两个螺丝杆,贯穿铁杆两端分别与两个螺丝杆活动连接,贯穿铁杆穿过圆柱形铁板,圆柱形铁板与上端面铁板连接,还包括粘接板和设置在粘接板上方...
- 郝宪杰冯夏庭江权徐鼎平李邵军李帅军段淑倩周扬一崔洁
- 文献传递
- 硬岩岩爆预测预警研究进展被引量:46
- 2019年
- 岩爆作为一种复杂的、灾难性的地质灾害,自18世纪有资料记录出现以来,就引起了强烈关注。迄今为止,虽然许多学者对岩爆预测预警做了一系列研究,但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岩爆预测预警方法,按其特征将岩爆预测预警方法分为指标判据法、数值指标方法、应用数学方法和现场监测法4个大类。以时间为主轴分析了不同岩爆预测预警方法的发展和演化情况。归纳并评价了不同类别预测预警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同时分析了岩爆预测预警方法类别内部和类别之间的联系及相关性。指出了岩爆预测预警的发展趋势,并对岩爆预测研究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通过对4类不同岩爆预测预警方法整理和归纳的结果表明:①指标判据法划分为单指标判据和综合指标判据,单指标判据是岩石发生岩爆的必要条件,包含应力条件(应力判据)、岩石性质条件即岩石固有岩爆倾向性条件(能量判据、脆性判据)、岩体质量条件;综合指标判据主要是综合地应力(应力判据)、岩石岩爆倾向性(能量判据、脆性判据)、围岩地质条件(岩爆围岩质量判据)的信息。②岩爆数值指标是从静力学向动力学发展,从单一应用矿山的岩爆指标向多用途多功能发展,从无法表征岩体破坏的弹性理论,向能较好反映岩体破坏后力学性质的劣化过程的弹(脆)塑性理论发展。③以是否依赖相应工程岩爆案例和岩爆指标判据将现有预测岩爆的数学方法划分为两类,即基于岩爆案例样本训练的岩爆综合预测方法和基于综合指标判据的岩爆综合预警方法。④现场监测法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监测一系列应力、变形、岩体损伤等参数,推断岩爆发生与否或者岩爆等级。⑤随着微震监测技术、大数据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的发展,岩爆预测预警将会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 李鹏翔陈炳瑞周扬一肖亚勋丰光亮祝国强
- 关键词:硬岩岩爆预测预警微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