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江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结果发生于颅内3例、腹部4例、四肢软组织1例。CT均呈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类圆形、分叶状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块影,CT值约40.0Hu。MR表现为,T1低或等信号,T2高或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区明显强化。结论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广泛分布,CT呈较高密度软组织影、病灶内T2低信号及较为显著的强化是其特征性表现。
- 朱亚男蔡定萍叶鹏周国江梁煜坤李正军周和平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胸膜外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EPS8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athway substrate 8,Eps8)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探讨Eps8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其中化疗敏感型40例,化疗耐药型36例)组织、15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ps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化疗耐药间的关系。结果 Eps8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在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化疗耐药型及化疗敏感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s8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高表达,其定位主要在细胞浆中,在化疗耐药型及化疗敏感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王冰吴晓荣辛晓燕鲍晨周国江何娜
-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腺癌免疫组化耐药
- 小脑延髓池孤立性纤维瘤一例被引量:5
- 2008年
- 患者女,50岁。头痛2年,加重4个月。体检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MR检查:小脑扁桃体下缘与延髓之间可见大小约3.8cm×3.5cm×3.2cm的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低信号(图1),T2WI呈等、稍高信号(图2),病灶信号不均匀,边缘清晰,周围未见水肿灶。矢状面显示,病灶位于小脑延髓池内,小脑扁桃体受压上抬,其下缘与病灶分界不清,延髓受压、变形、前移(图3)。
- 朱亚男李正军郑龙嵋周国江
- 关键词:小脑延髓池孤立性纤维瘤小脑扁桃体MR检查T1WIT2WI
- 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与HER-2neu蛋白表达的一致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与HER-2neu蛋白表达的一致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测,采用荧光标记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R、PR表达、肿瘤大小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与HER-2neu蛋白表达的一致性进行检测和统计,可得-/+的FISH与IHC的符合率为12.50%(2/16)、++的符合率为48.94%(23/47)、+++的符合率为58.82%(10/17),统计可得结果存在一致性,且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ER、PR、ER/PR表达状态与癌HER-2基因扩增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ER表达与HER-2基因扩增与HER-2neu蛋白表达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P<0.05),PR、ER/PR表达状态与HER-2基因扩增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P<0.05);肿瘤大小与HER-2neu蛋白表达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P<0.05);其余病理情况,包括患者年龄等则与HER-2基因扩增以及HER-2neu蛋白表达之间无关系,P均>0.05。结论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与HER-2neu蛋白表达存在良好的一致性,并与临床病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 周国江杨勇赵子龙程肇平王娟
- 关键词: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扩增蛋白表达病理特征
- 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3例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织标本中COX-2、VEGF-C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VEGF-C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均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直肠癌组织中COX-2、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489,P=0.000)。结论 COX-2和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直肠癌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重要的辅助指标。
- 周国江赵子龙杨勇任玉峰程肇王娟
- 关键词: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直肠癌
- 安康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其与宫颈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调查安康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别及年龄分布特征,分析其与宫颈癌的关系,为宫颈癌防治及HPV疫苗研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在本院及安康市部分县级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736名女性的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标本,分为8个年龄组:16-24岁119例、25-29岁230例、30-34岁343例、35-39岁472例、40-44岁574例、45-49岁512例、50-54岁206例、55-86岁280例,进行病理学分类及HPV分型检测,分析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类型宫颈组织中的HPV感染率。结果:2736例女性中发生HPV感染720例(26.32%),共检出21种型别,感染率最高的基因型别是HPV16(25.05%),其他常见型别依次为HPV58、HPV52、HPV6、HPV11。单一感染占76.25%,多重感染占23.75%。HPV感染率在16-24岁、35-39岁和55-86岁三个年龄段出现高峰;而高危型HPV的感染率在35-39岁和55-86岁两个年龄段分别出现高峰。HPV的检出率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其中正常或炎症人群的HPV感染率显著低于宫颈病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均P<0.05),且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CIN1-3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HPV感染率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CIN1组、CIN2-CIN3组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单一感染率逐渐增加(P<0.05),且其二重、三重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康地区HPV16型别感染较广,临床需加强对HPV16型单一感染宫颈病变患者的癌症预防工作。
- 鲍晨韩玉翠杨勇陶嘉俊赵子龙周国江董学敏卢静琳罗天杰柳俊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基因型别
- IL-1β、IL-6、IL-17的表达和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研究IL-1β、IL-6、IL-17的表达和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后切除的宫颈癌手术标本60例(83块),采用免疫组化法对IL-1β、IL-6、IL-17和HPV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与其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IL-1β、IL-6和IL-17均在宫颈癌组织细胞胞质中表达,HPV主要在胞质或胞核中表达,表达率分别为81.67%,61.67%,53.33%和61.67%;术前经过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IL-1β、IL-6、IL-17和HPV表达率明显低于术前无化疗者(P<0.05),其表达与其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中IL-1β、IL-6、IL-17和HPV高表达与术前有无化疗具有相关性,在宫颈癌术前进行化疗,不仅可以缩小肿瘤体积,还可以抑制IL-1β、IL-6、IL-17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有效预防肿瘤复发。
- 赵子龙周国江任玉峰杨勇张冠军
- 关键词:人类乳头状病毒宫颈癌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也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早癌的检出率仍然不高,故发现时多已达进展期,具有非常高的致死率.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厌氧型、螺旋状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胃癌病变发生的重要致病因子,在消化道溃疡以及胃癌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杨勇赵子龙周国江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癌组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胚胎/多能干细胞标记物Oct3/4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分子分型的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干细胞标记物Oct3/4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分子分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临床病理和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Oct3/4的表达情况,探讨Oct3/4表达与其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Oct3/4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Oct3/4在基底细胞样型、Luminal A型、Luminal B(HER2-)型、Luminal B(HER2+)型、HER2(+)型浸润性小叶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8%、29.63%、14.28%、20%、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3/4与CK5/6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394,P<0.05);Oct3/4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AJCC分期、患者生存状况及组织学分型均无相关性。结论干细胞标志物Oct3/4表达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生相关,但与其进展和预后关系不明显;Oct3/4表达与浸润性小叶癌的基底细胞样型存在一定相关性;Oct3/4与CK5/6在分子机制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 周国江何潇言王鸿雁韩玉翠赵子龙杨勇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分子分型干细胞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