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黄斑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性
  • 1篇眼底
  • 1篇眼底病
  • 1篇眼底病变
  • 1篇眼视网膜
  • 1篇眼视网膜脱离
  • 1篇眼外伤
  • 1篇眼炎
  • 1篇右眼
  • 1篇右眼视网膜脱...
  • 1篇源性

机构

  • 5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周吉林
  • 3篇黄永健
  • 2篇钱朝旭
  • 1篇陶黎明
  • 1篇鞠志恒
  • 1篇顾春燕

传媒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远期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分析并评估影响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远期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眼科查确诊的缺血型BRVO继发ME(BRVO-ME)患者30例30眼纳入研究。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进行裂隙灯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同时测量治疗前后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S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FAZ)面积和周长,并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定义随访6个月之后的BCVA为远期视力,分析远期视力与基线视力、CMT和OCTA检查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患眼BCVA明显提高,CMT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7、11.334,均为P=0.000);SCP血流密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6,P>0.05);FAZ面积和周长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4、-6.394,均为P<0.05)。BRVO-ME眼患者注药次数为(2.40±0.89)次。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远期BCVA与治疗前BCVA、治疗后1个月BCVA降低值以及治疗后1个月CMT下降值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而与治疗后1个月SCP血流密度下降值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治疗前SCP血流密度、治疗前CMT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治疗前BCVA、黄斑血流灌注情况、首次治疗后CMT下降程度可作为评估BRVO-ME患者远期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
夏洋周吉林黄永健邹茜陶黎明
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黄斑水肿
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眼接受球后与颞浅动脉旁皮下交替注射妥拉苏林12.5mg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治疗组患眼接受复方樟柳碱2mg行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和复方丹参注射静滴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31/34)显著高于对照组(61.7%,2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疗效比妥拉苏林联合复方丹参更显著,值得借鉴。
周吉林
关键词:缺血性眼底病变复方樟柳碱复方丹参注射液妥拉苏林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对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对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黄斑前膜(ERM)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1年9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累及黄斑的R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LM剥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ERM形成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水肿发生情况、椭圆体带完整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两组ERM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个月,观察组ERM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BCV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2个月视网膜复位率、椭圆体带完整率高于对照组,黄斑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累及黄斑的RRD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LM剥除,能有效预防ERM的形成,提高视网膜复位率,改善患者视力,降低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周吉林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内界膜剥除黄斑前膜
儿童眼外伤后交感性眼炎一例
2018年
1病例患儿男,10岁,因右眼外伤后眼红、痛伴视物模糊半月,加重5d,于2017年10月9日入院。患儿及其家属无法准确表述受伤时间及受伤经过,且未予重视,5d后右眼症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右眼陈旧性角巩膜穿孔伤。患儿既往体健,人院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8,右眼结膜混合充血.7点位角膜缘葡萄膜嵌顿,表面机化膜覆盖。
钱朝旭鞠志恒周吉林顾春燕黄永健
关键词:交感性眼炎眼外伤儿童
外路术后填压物侵蚀巩膜进入视网膜下一例
2018年
1病例 患者男,54岁。因右眼视物模糊3d入院。既往双眼高度近视病史,曾于1993年因右眼视网膜脱离,在外院行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具体不详。左眼陈旧视网膜脱离未治疗,目前左眼球已萎缩失明。
钱朝旭周吉林黄永健
关键词:视网膜下右眼视网膜脱离巩膜填压术后视物模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