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常规药物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每次500μg,每天3次口服,联合胰激肽原酶每次40 U,每天1次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每次500μg,每天3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患者视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 吴清萍张娜付爱华王莉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
- 铜中毒误诊1例被引量:2
- 2004年
- 吴清萍毛洪兵
- 关键词:误诊
- 光子治疗仪联合丁苯酞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仪联合丁苯酞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至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丁苯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Carnation-11光子治疗仪进行物理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存质量、正中神经及腓神经传导速度、两组神经缺陷评分(NDS)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得分为(87.6±4.2)分,优于干预前的(46.7±2.1)分及干预后对照组的(76.6±3.3)分(t=1.857、19.888,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及腓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56.1±4.1)m/s和(47.5±5.3)m/s,均快于对照组的(46.0±3.0)m/s和(35.6±4.0)m/s(t=12.574、11.335,均P〈0.05),观察组踝反射、大拇指振动感觉、针刺感觉、温度感觉评分分别为(3.1±0.4)分、(4.0±0.5)分、(3.8±0.5)分、(3.8±0.3)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6±0.6)分、(5.1±0.5)分、(5.3±0.5)分、(5.8±0.6)分,t=13.156、9.839、13.416和18.856,均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联合丁苯酞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 吴清萍
- 关键词:光子治疗仪丁苯酞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瑞格列奈片联合加味肾气丸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瑞格列奈片联合加味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100例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探究,以单双号方式分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瑞格列奈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肾气丸。通过症状积分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其血糖和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白细胞介素-6、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格列奈片联合加味肾气丸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减轻炎性反应,提升抗氧化、抗纤维化能力,并能够减轻患者症状,对于控制并发症、延缓病情进展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吴清萍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瑞格列奈片加味肾气丸中西医结合疗法
- 依帕司他联合盐酸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片联合盐酸川芎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1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给予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3次/d,并静滴盐酸川芎嗪160mg,1次/d;对照组90例给予肌注维生素B12500μg,1次/d,同时静滴盐酸川芎嗪160mg,1次/d;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帕司他片联合盐酸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 吴清萍毛洪兵王莉付爱华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片盐酸川芎嗪
- 纳洛酮及/或醒脑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8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1月单独应用纳络酮、醒脑静注射液及二者联合应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89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9例患者中男43例,女46例,年龄14~70岁.随机分为3组,纳络酮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47岁;醒脑静治疗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平均48岁;二者联用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47岁.3组临床资料对比见表1.
- 毛洪兵吴清萍
- 关键词:纳洛酮醒脑静一氧化碳中毒
-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显效52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0% vs.61.0%,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中腓总神经为(42.2±1.8)m/s、腓肠神经为(42.8±5.5)m/s、正中神经为(52.1±1.8)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中正中神经为(53.1±4.4)m/s、腓总神经(46.5±2.7)m/s,明显高于对照组[(39.7±1.7)m/s、(40.0±6.0)m/s、(49.4±1.8)m/s、(51.4±6.5)m/s、(40.7±3.1)m/s],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 (13.5±3.4) μmol/L、 hs-CRP(4.4±2.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15.8±2.9) μmol/L、(6.9±3.4) mg/L],P<0.05;观察组血常规异常2例,血压下降1例,尿常规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0%;对照组血压下降3例,尿常规异常1例,肾功能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1.026,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浆Hcy、hs-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吴清萍
- 关键词:依帕司他前列地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