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昱昊

作品数:1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外国语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史记
  • 13篇《史记》
  • 3篇点校
  • 3篇汉书
  • 3篇《史记》《汉...
  • 3篇本纪
  • 3篇《汉书》
  • 2篇点校本
  • 2篇以貌取人
  • 2篇异文
  • 2篇札记
  • 2篇中华书局本
  • 2篇中华书局点校...
  • 2篇秦王
  • 2篇校勘
  • 2篇列传
  • 2篇局本
  • 2篇标点
  • 1篇订补
  • 1篇新论

机构

  • 9篇南京外国语学...
  • 8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吴昱昊

传媒

  • 7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 1篇文教资料
  • 1篇连云港师范高...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华夏文化论坛
  • 1篇思想与文化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荆轲刺秦王新论
2013年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副手未到而仓促出发、对手秦始皇的强大、殿上群臣的共搏,以及剑术不精、情绪化等。而有的学者将荆轲失败归咎于太子丹的不能用人和猜忌、挟有私心,并认为生劫秦王方案和寄希望于暗杀的战略是错误的,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吴昱昊
关键词:刺杀秦王
读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札记
2013年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于经书博采众本,但经过校勘发现,其校勘所用《史记》并非善本,所举异文的准确性不高。阮校据误本《史记》,纠正经书,因此多有讹误。比如阮校出经、传作某,云《史记》此处有异文,但今检日本所藏古本《史记》恰与经、传相合,再加上他校资料,足以证明阮校所引《史记》有误。又如阮校所出经、传作某,云《史记》同,但日本所藏古本《史记》及他校资料此处却存在异文。故参稽《史记》众本及其他古籍,以作订补。
吴昱昊
关键词:《史记》订补
IBDP中文文学课程的课程架构与学习要求被引量:1
2014年
IBDP(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即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在我国大陆的IBDP课程中,中文文学作为六大学科组之一,是每一位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所必修的。该课程与我国普通高中语文相比,课程内容、评估方式均有不同,由此对学生提出了全新的学习要求。文章以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据,对课程架构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吴昱昊
关键词:IBDP课程架构
《史记》中的“以貌取人”
2013年
古人有"以貌取人"的思想,非常重视容貌所反映出来的个人信息,并视为君子见微知著的体现,认为命运受于天而形于貌,其表现即为骨法,不仅贫富穷通可以通过相貌看出来,操行优劣亦可以看出。古人所重相貌,包括面容、身材两个方面。今以《史记》为中心,对这一古代世俗思想做一些探讨。
吴昱昊
关键词:《史记》以貌取人
《史记》本纪三家注校理
2014年
日本学者水泽利忠广核《史记》众本,详录异文,其中很多材料可以订正今本《史记》三家注。但《校补》仅仅罗列异同,不作考辨,使学者无从判断。文章参考相关文献,对中华书局《史记》点校本本纪部分的有关三家注的条目进行梳理考辨,揭出《校补》可以改正今本或对今本有参考价值的异文,以期有助于《史记》的校勘研究。
吴昱昊
关键词:校理
《史记》《汉书》诸《表》考订被引量:1
2011年
《史记》诸表的问题很多,有的文字脱、衍、错格,有的纪年舛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史记》、《汉书》诸表年数差异及本身歧义的地方提出粗浅的看法,在考订《史记》诸表的同时,对相应的《汉书》诸表也多有补正,不妥之处,尚祈指正。
吴昱昊
关键词:《史记》《汉书》《表》考订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研究
吴昱昊
点校本《史记》引文起讫标点纠谬
2012年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出自名家,相当精审,但在引号的使用上有一些错误,有的是一句话没说完便作了断句,有的是误把三家注本身的文字与他们所引用的文字混在了一起,这样就影响了文本的准确性。今揭出点校本《史记》引号使用有误的地方,略加校正,以期有补于《史记》文本的修订。
吴昱昊
关键词:引文
中华书局本《史记》点校商榷
2012年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是目前非常通行的本子,由名家标点分段,但错讹不少。虽然多年来经众多学者撰文补正,但仔细校读之下,仍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现将标点有疑误的地方,略加考订。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吴昱昊
关键词:《史记》中华书局本点校
《史记》《汉书》校读小札
2008年
班固作<汉书>,汉初部分多袭<史记>,因此<史记>与<汉书>重合的部分,成为研究<史记>版本、校勘、史实出入的好材料,并可能由此窥见<史记>原貌.本文仅就<史><汉>异文略作考辨.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吴昱昊
关键词:《史记》《汉书》中华书局本校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