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春娇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黄金第二支队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铝土矿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滇东南
  • 2篇东南
  • 2篇年代学
  • 2篇控矿
  • 2篇化学特征
  • 2篇成矿
  • 1篇岛弧
  • 1篇地球化学元素
  • 1篇地幔
  • 1篇地幔橄榄岩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定年
  • 1篇豆荚状铬铁矿
  • 1篇岩系
  • 1篇阳山金矿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武警黄金第二...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韩国延世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测...

作者

  • 7篇吴春娇
  • 4篇王根厚
  • 3篇周洁
  • 2篇薛建平
  • 2篇李成元
  • 2篇刘永新
  • 1篇廖剑锋
  • 1篇陈海舰
  • 1篇张海迪
  • 1篇李钢柱
  • 1篇梁晓
  • 1篇孟献真
  • 1篇赵广明
  • 1篇王行军
  • 1篇苏尚国
  • 1篇毕丽莎
  • 1篇董明明
  • 1篇王阳
  • 1篇张莉
  • 1篇张帆

传媒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滇西澜沧江构造带中-南段澜沧群变质变形期次及Ar-Ar年代学约束被引量:8
2018年
澜沧群变质变形过程的厘定有助于揭示澜沧江构造带的演化历史.通过对双江-惠民地区出露的中-低绿片岩相变质岩系与高压变质岩系的"构造-变质"双重解析,发现澜沧群变质岩系:(1)以挤压体制下的褶劈理S_2为区域性面理,浅变质岩系中石英脉条带代表的面理S_1与层理S0产状一致,并在第2期强烈压扁后与S_2近平行;(2)构造样式与变质变形期次在研究区域内基本一致,表现为二叠纪-三叠纪两期次中深构造层次透入性变形为侏罗纪-新生代浅-表层次变形所叠加;(3)高压变质岩记录了两个期次的深层次构造变形,电气石与石榴石变斑晶具有明显的两阶段生长模式,核部(M1aD1a)可能代表了峰期榴辉岩相变质作用,边部代表折返过程中的蓝片岩相(M1bD1b)阶段.高压变质岩与浅变质岩第2期(M2D2)构造层次及变形样式一致,代表折返后的挤压拼贴过程,两者的剪切型褶劈理S_2均指示上盘S向的剪切滑动.结合新生代三江地区发生的近90°块体旋转,恢复第2期为上盘指向E的逆冲剪切作用.通过对幸福变质石英砂岩白云母、小黑江多硅白云母和蓝闪石的40 Ar-39 Ar定年,以及对前人小黑江蓝闪石^(40) Ar-^(39) Ar年龄的重新解释,共厘定出澜沧群4个构造阶段:(1)高压变质岩第1期晚期(D1b)蓝片岩相变质作用(~250Ma);(2)第2期(M2D2)中层次挤压(215~214Ma);(3)浅变质岩系第3期早期(D3a)N-S向纵弯褶皱(111.9~103.7Ma)与晚期(D3b)逆冲(~82.28Ma);(4)第4期近E-W向纵弯褶皱(新生代,很可能晚于59.18Ma).
毕丽莎梁晓梁晓王根厚张海迪吴春娇
关键词:澜沧群变质岩系变质变形面理AR-AR定年年代学
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TTG岩锆石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12
2018年
内蒙古索伦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其中关于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以及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拼贴时空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出露于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的中酸性侵入岩,其深入研究对探讨古亚洲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TTG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获得哈尔博格托尔TTG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66.7±3.7)Ma,表明该侵入岩形成于中二叠世。地球化学主量元素分析表明,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TTG岩的岩石系列主要为含钠较高的钙碱性准铝质系列。其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s)相对于重稀土元素(HREEs)弱富集的特征,Eu异常不明显;微量元素呈现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强烈亏损的特征,与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类似。结合索伦山TTG岩体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笔者认为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TTG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即中二叠世期间古亚洲洋壳向华北板块还存在俯冲作用,因而古亚洲洋至少应在中二叠世以后才闭合。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TTG岩是洋壳俯冲的岩石学记录,为索伦山缝合带及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资料。
薛建平刘美玉李钢柱赵广明吴春娇李成元刘永新梁月升连琛芹
关键词:锆石岛弧古亚洲洋
西秦岭阳山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探讨被引量:8
2014年
阳山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勉略构造内,文县弧形构造东翼,主要受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和葛条湾—草坪梁复式背斜控制;矿体产出于断裂带内,复式背斜翼部次级剪切走滑断裂中。研究表明:阳山金矿控矿构造及其演化复杂,泥盆纪中晚期文县地区形成了一套碳硅泥质热水沉积,勉略一带在三叠纪经历了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机制的转变;晚三叠世区内中酸性岩脉沿早期挤压片理侵入;早侏罗世早期,进入后碰撞造山期,断裂发生斜冲左行走滑剪切活动;燕山中晚期,进入局部伸展阶段,继承早期逆冲推覆构造,同时形成派生的断裂、节理及褶皱等。目前,所认识到的葛条湾—草坪梁复式背斜可能只是区域性复式褶皱北翼的次级褶皱。
张帆王根厚王阳周洁吴春娇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控矿模式阳山金矿西秦岭
滇西北鹤庆松桂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
2014年
研究区矿体产于三叠系中窝组底部油页岩与下伏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白云质灰岩不整合面上,矿体呈透镜状、漏斗状,受岩浆侵入、岩溶发育影响,矿层厚度不稳定.主要矿石矿物有一水硬铝石和三水硬铝石,呈鲕状、致密豆状、松散状(土状).该矿床的Al/Si比值等岩石化学数据总体反映出Al2O3与SiO2、TiO2含量均成正相关关系.矿石样品∑REE富集,δCe显示正异常,δ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研究显示出沉积成因特征和成矿物源的多源性,铝土矿矿石结构构造、沉积特点及生物组成反映其形成环境主要为海相沉积环境.
吴春娇张莉王根厚孟献真桑学镇周洁
关键词:铝土矿地球化学元素滇西北
滇东南铝土矿成矿规律研究
铝土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云南省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滇东南和昆明周边,本次工作通过收集、分析该区典型铝土矿床地质勘查成果、科研成果与文献资料,并据新的勘查成果、理论认识,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工作。重...
吴春娇
关键词:滇东南铝土矿地球化学控矿规律
文献传递
滇东南铝土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环境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蕴含着丰富的沉积环境信息。沉积物在沉积作用过程中,不同的沉积环境具有的不同的动力条件、介质性质、气候条件、生物作用及地形特征等,同时各种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所造成元素的分散与聚集规律也就不同,这就为利用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方法判别海、陆相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本次对滇东南地区典型铝土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采样工作,样品涵盖天生桥-者五舍矿区和砂子塘-板茂矿区等2个主要矿区。全部铝土矿床样品中,Be含量总体变化很大,显示出沉积成因特征,而非残积成矿的特点;铝土矿Th含量相对较集中;U含量变化范围较大;Zr含量、Ta含量与Th含量较一致。通过对矿区样品中的Be、Sr、Ba、Th及U等对沉积环境指示性较好的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试分析和相关比值计算,可推测出本区铝土矿主要成矿环境主要为海相沉积环境。
周洁王根厚吴春娇王行军姜永果廖剑锋
关键词:微量元素成矿环境铝土矿滇东南
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地幔橄榄岩中豆荚状铬铁找矿前景被引量:3
2017年
产于内蒙古索伦山缝合带蛇绿岩中的铬铁矿,其深入研究对于铬铁矿的勘查、缓解铬铁矿需求紧张、增加战略矿产资源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内蒙古索伦山地区铬铁矿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索伦山地区铬铁矿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索伦山地区铬铁矿矿床的成因,评价了在索伦山地区铬铁矿找矿远景。索伦山地区铬铁矿均分布于索伦山蛇绿岩之地幔橄榄岩内,矿体产出众多,规模大小不等,均具有成带分布、分段集中的特点。矿体产状与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产状基本一致,矿体与围岩为渐变过渡的关系。索伦山地区铬铁矿为产出高镁型矿石类型的豆荚状铬铁矿,形成于早二叠世,产于大洋中脊的构造环境。通过对地幔橄榄岩与铬铁矿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索伦山地区铬铁矿的成因为熔体-岩石反应。在索伦山地区探明铬铁矿矿化点2个,铬铁矿矿点10个,小型铬铁矿矿床10个。10个已查明的小型铬铁矿矿床表明,地表矿少,盲矿体多。据此推断,已经查明的12个铬铁矿矿(化)点有可能探到更多更大的深部工业盲矿体。索伦山含铬超镁铁岩体规模巨大,延深大于600 m,具备良好的成矿条件,是良好的铬铁矿找矿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薛建平苏尚国陈海舰董明明刘永新李成元梁月升吴春娇王振义
关键词:豆荚状铬铁矿找矿前景盲矿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