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传军

作品数:25 被引量:12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成矿
  • 10篇矿床
  • 7篇金矿
  • 6篇地质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多金属
  • 4篇同位素
  • 3篇地质意义
  • 3篇多金属矿
  • 3篇找矿
  • 3篇铁矿
  • 3篇钼矿
  • 3篇锆石
  • 3篇金矿床
  • 3篇金属矿
  • 3篇成矿时代
  • 2篇定年
  • 2篇岩石
  • 2篇石碌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海南省地质调...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南大学
  • 2篇魁北克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南省地矿局
  • 1篇海南矿业股份...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作者

  • 25篇吴传军
  • 22篇许德如
  • 14篇王智琳
  • 8篇付王伟
  • 6篇于亮亮
  • 5篇周迎春
  • 5篇傅杨荣
  • 4篇单强
  • 4篇杨昌松
  • 3篇胡国成
  • 2篇李建康
  • 2篇卢焕章
  • 2篇陈根文
  • 2篇王力
  • 2篇于学元
  • 2篇曾乔松
  • 2篇杨东生
  • 2篇吴俊
  • 2篇焦骞骞
  • 1篇林舸

传媒

  • 5篇大地构造与成...
  • 5篇矿物学报
  • 3篇矿床地质
  • 3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矿产勘查
  • 1篇第五届全国成...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特征分析法的琼南矽卡岩型矿床成矿预测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在系统总结琼南矽卡岩型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和提取了地质、物探、化探、重砂、遥感等多元有利找矿信息,具体包括碳酸盐岩地层、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控矿断裂、航磁推断磁性蚀变带、化探Cu、Pb、Zn、Au、Ag单元素异常及Cu-W-Mo、Pb-Zn、Au-Ag组合元素异常、自然重砂Fe、Pb-Zn异常以及遥感羟基和铁染蚀变异常等。并利用上述找矿信息及6个模型控制单元(即已知含矿单元)建立了特征分析初始矿化模型M1,同时为解决模型M1中控制单元不足的问题,我们从中筛选了联系度f≥4的26个单元作为新的模型控制单元,重新建立了广义矿化模型M2,并据此圈定了4个A级、2个B和2个C级矽卡岩型矿床找矿预测靶区,为本区矽卡岩型矿床的找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吴传军许德如周迎春候茂洲于亮亮胡国成
关键词:成矿预测矽卡岩型矿床
海南岛钼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初探被引量:8
2011年
全球范围内大型、超大型钼矿主要产于碰撞造山带或者大陆边缘岩浆弧。产于碰撞造山带的钼矿以我国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秦岭钼成矿带、中亚造山带东缘的燕辽钼成矿带和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为代表,其拥有金堆城、上房沟、南泥湖、三道庄、东沟、杨家杖子、沙让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钼矿(李诺等,
付王伟许德如傅杨荣杨昌松周迎春杨东生吴传军王智琳
关键词:碰撞造山带辉钼矿斑岩型钼矿床多金属矿
福建魁岐晶洞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魁岐晶洞花岗岩具有高Si、高碱、低Ca、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显示,魁岐小晶洞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在101.7±2Ma和97.3±0.77Ma之间,而大晶洞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在93.6±1.5Ma和92.0±1.3Ma之间,表明它们是晚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大晶洞锆石的εHf(t)分别为+1.45和+1.21,锆石二阶段模式年龄平均值为1064Ma和1078Ma,说明该类岩石是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熔融的结果。以上研究成果表明,魁岐晶洞A型花岗岩形成于库拉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诱发其上的大陆岩石圈板块伸展的构造环境。因此,其原始岩浆是新元古代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并伴有地幔物质的加入。
单强曾乔松李建康卢焕章侯茂洲于学元吴传军
关键词: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拆沉作用
海南岛重要类型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机制研究
金矿是海南岛优势矿种之一。根据矿床的空间分布、规模、成矿时代与成矿地质条件等,海南岛金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可划分为3类:与古中元古代抱板群和脆一韧性剪切构造有关的戈枕式剪切带型金矿;与穿层构造破碎蚀变带和印支期花岗岩体有关的...
吴传军许德如傅杨荣杨昌松周迎春王智琳付王伟
关键词:金矿床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岩石流变学原理在构造成矿研究中的应用——以BIF型富铁矿床为例被引量:7
2015年
根据岩石流变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及在成矿学中的应用,初步讨论了构造成矿与岩石流变在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方面的一致性问题,并以世界上变质条带状铁建造(BIF)型富铁矿床为例,综合分析了构造变形和岩石流变在该类矿床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由于岩石流变行为存在差异,褶皱变形及伴随的韧性剪切和高温塑性流动是高品位BIF型富铁矿床形成的关键。文章指出,深入开展特色和重要矿床的构造物理化学研究将是实现成矿学与岩石流变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向,并有可能为创新成矿地质理论、发现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提供重要依据。
许德如吴传军吕古贤周岳强于亮亮张建岭胡国成侯茂洲
关键词:构造成矿岩石流变构造物理化学
骑田岭芙蓉锡矿的成岩和成矿物质来源:锆石Lu-Hf 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He-Ar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分析测试了骑田岭花岗岩芙蓉锡矿的各类花岗岩的锆石 U-Pb 同位素年龄和Lu-Hf同位素组成。本区有两期花岗岩,早期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60.0±2.7 Ma,晚期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56.5±1.8 Ma。在晚期矿化的黑云母花岗岩中出现了蜕晶化锆石,蜕晶化锆石强烈富集LREE和U、Th,是典型热液锆石的特征。四个花岗岩锆石的Lu-Hf同位素组成说明骑田岭花岗岩的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它们的原始岩浆源于中元古代(1.3~1.5 Ga)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部分地幔物质的参与。还分析测定了骑田岭芙蓉锡矿黄铁矿、石榴子石流体包裹体的 He-Ar 同位素组成,其3 He/4 He 比值较低(0.059~0.432),介于地壳和地幔流体3 He/4 He 比值之间,表明芙蓉锡矿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壳,同时有部分地幔流体的参与成矿。
单强曾乔松李建康卢焕章侯茂洲于学元吴传军
关键词:骑田岭花岗岩地幔流体
海南石碌铁矿床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铁多金属富集成矿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海南石碌铁矿曾誉为"亚洲最大富铁矿",其形成和定位与褶皱变形及伴随的剪切和塑性流动等构造密切相关。石碌矿区构造变形大致分为早期(D1)复式向斜的形成时期、晚期(D2)褶皱叠加和剪切变形时期,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韧—脆性变形(D2a)、脆—韧性变形和层间滑脱断层形成(D2b)以及脆性变形和矿体破坏(D2c)3个阶段。石碌铁矿床受北西—南东向复式向斜及其与北东—北北东向褶皱叠加所形成的横跨或斜跨褶皱严格控制;褶皱过程所伴随的剪切变形和高温塑性流动是富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复式向斜轴部、尤其是两期向斜褶皱轴的叠加部位往往可发现厚大富铁矿体。
肖勇许德如吴传军陈福雄王力王智琳邹超亮
江西萍乐凹陷构造-沉积演化的基本特征及对找煤预测的启示被引量:14
2011年
中新生代以来,江西萍乐(萍乡-乐平)凹陷带的构造-沉积演化经历了三期四个阶段,即:印支期大规模的推覆、燕山早期晚三叠世末的基底拆离和褶皱-逆冲以及早侏罗世末的盖层滑脱、喜山期新近纪盖层和基底的滑覆,反映盆地性质具有断(裂)陷与坳陷的多次转换特征。构造运动对煤层的控制也表现为坳陷导致煤系地层盖层加厚、埋藏加深及错断、重复,以及由断陷导致的煤系地层地堑式错断、不连续或埋藏加深。位于萍乐凹陷中段的丰城地区,因远离凹陷带南缘的武功山和北缘的九岭两个巨型隆起带,储煤构造相对简单,晚二叠世龙潭组煤系地层受推覆构造作用影响较小,B4煤层保存条件较好,是有利的储煤区块。据此,建立了丰城地区构造控煤模式。
许德如王力王智琳吴俊吴传军
关键词:推覆构造找煤预测
海南抱伦金矿床主要研究进展与关键科学问题讨论被引量:3
2011年
海南抱伦金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的南西部,东西向尖峰—吊罗深大断裂与九所—陵水深大断裂之间,乐东盆地南西边缘地带。该矿床主要产于与尖峰复式岩体直接接触的东南侧下志留统陀烈组浅变质浅海相含火山物质的细粒碎屑沉积岩中,矿体则严格受一组近平行的、NNW向断裂破碎带所控制。
许德如傅杨荣杨昌松王智琳张小文吴传军吴传军
关键词:下志留统碎屑沉积岩断裂破碎带深大断裂成矿时代
地球化学方法在吉家洼金矿区外围找矿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吉家洼金矿是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金矿田的一个小型矿床,金矿体赋存于含矿断裂带内,并严格受其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与含矿断裂基本一致。通过对矿区外围F1、F7断裂带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多个受断裂控制的高强度Au异常,经钻探施工,见矿情况良好。进一步对钻孔进行了岩石原生晕采样化验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矿体向下有一定的延深,经钻探施工,在断裂深部发现工业矿体,矿床规模扩大至中型。吉家洼矿区外围含矿断裂带数量多、矿化强度高,而地表Au前缘元素非常发育,向深部矿体头部元素及矿体元素发育并伴有前缘指示元素,矿尾元素不发育,已发现的矿体深部不封闭,说明矿体沿倾向具有长距离延深,深部找矿前景好。
张为民刘玉刚李磊吴传军许德如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找矿预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