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颖莹
- 作品数:54 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内医疗设备应急调配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机制是医疗机构在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关键保障。为了将有限的医疗设备资源使用率最大化,本文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要求,依托医院急救设备供应中心,基于以往SARS、禽流感的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实践经验,结合疾病诊治指南,根据医疗设备相关国家管理要求,联系医院多院区运行实际,研究建立了一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院内院外多方协同应急调配机制。该应急调配机制在我院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医疗机构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设备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 孙静冯靖祎郑骏吕颖莹熊伟顾国煜梁廷波
-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
- 基于半导体变温胰岛干细胞分离全程温度控制的研究
- 胰岛干细胞分离的数量和活性是胰岛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用于胰岛干细胞分离的复合胶原酶的催化效率和温度是密切相关的,胰岛干细胞分离过程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本文对传统的胰岛分离温度控制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简便且精...
- 胡亮冯靖祎吕颖莹
- 关键词:胰岛干细胞细胞分离PID控制温度控制系统
- 文献传递
- 一种超低温冰箱
- 一种超低温冰箱,包括冰箱箱体、上端冰箱门和下端冰箱门,上端冰箱门、下端冰箱门分别转动安装在冰箱箱体上,上端冰箱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上端水槽,下端冰箱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下端水槽,上端水槽与下端水槽通过管件连接,通过管件将上...
- 陈立峰冯靖祎吕颖莹
- 一种可调节式雾化电路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雾化电路及控制方法,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单元、可调升压单元和超声雾化单元,所述微控制器单元分别连接到可调升压单元和超声雾化单元,所述可调升压单元与所述超声雾化单元连接。微控制单元控制可调升压单元和超...
- 王天星吕颖莹王吉鸣
- 文献传递
- 浙医一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实践被引量:2
- 2019年
- 文章对比分析了浙医一院近几年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情况,总结了监测工作经验,提出医院应加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或引进,加强多方合作,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为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 包涛孙静吕颖莹冯靖祎
- 关键词: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用耗材
- 一种新型的水龙头
- 一种新型的水龙头,包括安装部,安装部的一端布设有开关,安装部的另一端布设有加热结构,安装部的顶部布设有温度显示屏,加热结构包括加热组件和防触电接地插头,所述加热组件与防触电接地插头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无需对储水...
- 陈立峰冯靖祎吕颖莹黄亨杰方增强包涛
- 文献传递
- 一种滤除高采样心电工频干扰的改进算法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解决高采样频率下50 Hz工频及其倍频对心电波形的影响并保留有用的心电高频信息,提出一种滤除高采样心电工频干扰的改进算法。首先,通过修改零极点得到改进的IIR梳状陷波器,对带工频干扰的ECG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将滤波后的ECG信号进行线性段判别,并对线性段进行平滑滤波处理以消除振铃现象。通过R波幅值、信噪比(SNR)和均方误差(RMSE)对ECG信号工频干扰的消除结果进行评价,与其他4种滤波方法(平滑滤波、Notch滤波、自适应滤波和Levkov滤波)相比,IIR梳状陷波器改进方法得到的ECG信号R波幅值与原始未加工频的ECG信号最为接近,恢复率达到98%以上,且SNR提高约11倍、RMSE降低约30倍。所提出方法不仅能滤除高采样下的工频及其倍频的干扰,且能最大程度保留有用信号。
- 王吉鸣吕颖莹董晗吴韬包涛冯靖祎
- 关键词:工频干扰平滑滤波
- 一种双级可穿戴家用心电记录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级可穿戴家用心电记录器。记录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双极导联电极、信号滤波放大调理电路、CPU处理器;CPU处理器上连接有存储卡;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关/紧急按钮和指示灯;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源模块...
- 冯靖祎郑骏李顶立楼理纲毛彬王吉鸣吕颖莹
- 文献传递
- 医疗器械的分类及编码探讨
- 本文首先对医疗器械的定义和涵盖范围进行综合阐述,再对医疗器械分类编码的国内外现状做一概括,根据国内外现有的分类与编码情况,提出一些符合数字化医疗发展需要的医疗器械分类编码见解,帮助提升医疗器械管理的统一、规范、效率。
- 吕颖莹冯靖祎陈华郑骏
- 关键词:医疗器械
- 文献传递
- 经腹逆行胃管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总结经腹逆行胃管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经验,并研究其使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5例,分为应用鼻胃管+空肠造口管31例(对照组),应用逆行胃管+空肠造口管(经腹逆行胃管空肠营养管)14例(试验组),均行双切口食管癌切除术,45例患者的术后病理均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体质指数、术前白蛋白、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术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术前血红蛋白、病变部位和病理分期,其P值均大于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和术后1周白蛋白、术后24h和术后1周血红蛋白、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P值均大于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术后24h胃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可切除的食管癌,经腹逆行胃管空肠营养管能有效完成术后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避免了经鼻置管给患者带来的鼻腔刺激等痛苦,值得进一步临床试验和推广。
- 张翀曹隆想吕颖莹王莺汪路明吕望胡坚
- 关键词:空肠造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