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妍萍

作品数:18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护理
  • 4篇外科
  • 3篇针刺伤
  • 3篇实习护生
  • 3篇术后
  • 3篇教育
  • 3篇护生
  • 3篇刺伤
  • 2篇悬浮液
  • 2篇神经外科
  • 2篇手术
  • 2篇强化教育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效果
  • 2篇满意度
  • 2篇教学
  • 1篇带蒂
  • 1篇带蒂皮瓣
  • 1篇带蒂皮瓣移植
  • 1篇丹参

机构

  • 13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作者

  • 18篇史妍萍
  • 5篇刘华平
  • 5篇李琳凤
  • 3篇翟海昕
  • 3篇张毅
  • 3篇王立君
  • 3篇张毅
  • 2篇聂圣肖
  • 2篇李子榕
  • 2篇马玉芬
  • 2篇刘志飞
  • 2篇武静
  • 1篇侯淑肖
  • 1篇关欣
  • 1篇赵瑾
  • 1篇邱玉梅
  • 1篇孙静
  • 1篇王任直
  • 1篇王晓军
  • 1篇王蕾

传媒

  • 3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护理管理杂志
  • 2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证护理在改善寰枕畸形患者术后治疗结局中的应用研究
丛楠张毅李琳凤史妍萍
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患者上肢淋巴水肿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患者上肢淋巴水肿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775例接受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患者,按照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将入选患者分别纳入水肿组和未水肿组,对比两组患者BMI、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等临床资料,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模型分析BMI对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并分析BMI与上肢淋巴水肿程度的关联。结果713例患者中,共有61例于1年随访期间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8.56%,以轻度水肿为主。单变量Cox模型分析显示,水肿组和未水肿组患者BMI、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放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变量Cox模型分析显示,BMI>30 kg/m^(2)、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Ⅲ站、胸部/乳房+局部淋巴结放疗均为导致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上肢淋巴水肿患者BMI与肿胀程度呈正相关(R^(2)=0.769)。结论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患者上肢淋巴水肿除与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放疗方案有关外,也受BMI影响,且患者BMI越高,上肢淋巴水肿发生风险越高、肿胀程度越明显。
佟洋史妍萍翟海昕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再造上肢淋巴水肿体质量指数
标准化病人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1998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会公布的"高等护理专业教育标准"中指出,临床能力是护士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这样,临床护理的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护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患者维权意识增强、护理模式的...
王立君张毅李琳凤史妍萍
关键词: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化病人
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技术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探讨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应用效果。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35~92(65±12)岁。试验组50例用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对照组50例用传统围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感染、血肿、尿失禁)、创面痊愈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创面痊愈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2.3±3.5)比(28.6±2.4)d、(67.2±5.2)比(86.2±6.4)d、(15146.6±111.2)比(19828.5±109.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满意度98%,试验组100%满意。并发症方面,试验组1例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5例出现切口感染。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治疗慢性创面患者中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翟海昕田凌史妍萍刘志飞
关键词:慢性创面
行动研究在我国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8
2017年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起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种研究方法,由Lewin[1]于1944年首先提出,他认为行动研究是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行动研究逐渐在护理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国外行动研究在护理研究中应用普遍[2],可促进护理实践中的变革,评价护理变革项目的进展,弥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空缺。
李琳凤史妍萍张毅
关键词:临床护理研究方法
改良悬浮液肌内注射法对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射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改良悬浮液肌内注射法对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射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接收的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传统组39例(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射196次)、改良组40例(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射201次)。传统组参考药品说明书、按常规方法给药,改良组采取改良后的配置方法及注射程序,比较两组注射成功率、患者皮肤硬结情况及疼痛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注射成功率、硬结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悬浮液肌内注射法可有效改善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射效果。
武静史妍萍王立君包新杰幸兵张毅
关键词:肌内注射药物配制
影响患者安全的护理组织因素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患者安全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患者安全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病人免于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意外而导致的不必要伤害,包括预防差错、偏差与意外。随着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人因错误是无法避免的,但却是可以预防的,组织潜在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补救对于错误弥补至关重要。
史妍萍刘华平
关键词:护理组织医疗服务过程护理过程
丹参注射液对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成活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成活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接受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患者简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持续给药1周。随访3~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皮瓣肿胀程度、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皮瓣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PT、APTT、FIB水平[(17.84±2.45)s、(35.38±3.14)s、(2.24±0.17)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07±2.69)s、(41.56±3.34)s、(2.79±0.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瓣下积液、动静脉危象的总并发症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提高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成活率,减轻术后皮瓣肿胀程度,改善凝血指标,降低血管危象、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风险。
董晨史妍萍翟海昕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成活率皮瓣坏死
强化教育对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效果研究
背景:针刺伤是全世界医务人员共同面对的职业危害之一。作为未来护理工作者,护生需要参与大量的临床患者照顾程序,与各种针具接触较多,所以针刺伤的发生风险非常高,而在我国,由于缺乏安全针具、对护生的防护教育不完善等原因,这一问...
史妍萍
关键词:实习护生针刺伤职业防护教育干预效果
临床护士针刺伤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并探讨其相关性,为制定防护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8所三级综合医院1126名病房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针刺伤知、信、行(KAP)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针刺伤相关知识总体回答正确率为86.67%,针刺伤相关态度平均得分的中位数为4.20分,相关行为平均得分为(3.71±0.50)分。针刺伤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0.251;P〈0.01)。结论临床护士对针刺伤相关知识掌握较好,态度较为正向,但防护行为并不理想。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提高有助于态度的转变,进而提高防护行为水平,但有良好的知识和态度不一定会采取正确的行为,如何使其转化为行为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聂圣肖史妍萍赵瑾王蕾关欣冷婧刘华平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问卷调查知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