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利民

作品数:26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7篇胃癌
  • 7篇细胞
  • 7篇腺癌
  • 5篇胃肿瘤
  • 5篇癌组织
  • 4篇蛋白
  • 4篇胀亡
  • 4篇切除
  • 4篇胃腺
  • 4篇胃腺癌
  • 4篇腹腔
  • 3篇乳腺
  • 3篇生长激素
  • 3篇术后
  • 3篇胃腺癌组织
  • 3篇细胞胀亡
  • 3篇腺癌组织
  • 3篇淋巴
  • 3篇激素

机构

  • 18篇河南科技大学...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沈丘县人民医...

作者

  • 26篇卫利民
  • 9篇刘现立
  • 6篇杨振
  • 6篇汪雁明
  • 6篇王公平
  • 6篇僧靖静
  • 6篇张斌
  • 5篇张云汉
  • 5篇赵高峰
  • 5篇僧国珍
  • 4篇李怡
  • 4篇李惠东
  • 4篇梁仁杰
  • 4篇陈奎生
  • 4篇张谢夫
  • 4篇高冬玲
  • 4篇徐斌
  • 2篇李向阳
  • 1篇谢小娟
  • 1篇金建光

传媒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河南肿瘤学杂...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6
  • 4篇2004
  • 4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MEN2B病例报道及患者预后情况文献复习
2022年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B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B,MEN2B,OMIM:162300)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表现为2个或2个以上的腺体发生肿瘤,大多以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及黏膜神经瘤为首发表现,50%的患者还可伴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1]。MEN2B较其他型的MEN恶性程度更高,一般不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幼年即可出现外貌改变,如类马凡综合征体型、黏膜神经瘤等[1]。95%的MEN2B患者携带RET基因第16号外显子p.M918T突变,不足5%的患者携带15号外显子p.A883F突变,极少有其他突变[2]。MEN2B患者合并MTC长期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报道1例MEN2B病例,并对以往报道的中国MEN2B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
赵冰马瑜瑾卫利民黄诚邓琼琼
关键词:神经瘤甲状腺髓样癌马凡综合征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例报道长期生存率
胃腺癌组织中MVD、VEGF及细胞胀亡检测
2003年
目的 :检测胃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与胀亡。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 0例胃腺癌组织中MVD和VEGF的表达 ,用透射电镜检测胃癌细胞的胀亡情况。结果 :4 0例胃癌组织中 ,MVD 9~ 78,平均 (36 .5± 1 6 .5 ) ;1 6例VEGF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4 0 %。胃癌组织中可出现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 ,胀亡指数为 (2 .5 94± 0 .1 5 7)。VEGF的表达与胀亡细胞的发生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胃癌组织中血管形成抑制了细胞胀亡的发生。
僧靖静赵高峰王公平杨振韩立志卫利民张斌李向阳张谢夫僧国珍李惠东陈奎生高冬玲张云汉
关键词:胃肿瘤腺癌MVDVEGF胀亡
FAK、uPA与nm23-H1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阐明它们在胃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论:1.FAK、uPA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FAK、...
卫利民
关键词:胃癌FAKUPA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胃腺癌组织中细胞胀亡与血管生成素-2检测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检测胃腺癌组织中胀亡与血管生成素 - 2 (angiopotietin - 2 ,Ang - 2 )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1例胃腺癌组织及 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Ang - 2的表达 ,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中细胞胀亡情况。结果 :①胃腺癌组织中Ang - 2阳性表达率为 78.6 9% (4 8/ 6 1 ) ,在正常胃粘膜中未见表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胃腺癌组织中发现有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 ,胀亡指数 (OI)在Ang - 2阳性和阴性组中分别为 0 .73± 0 .93,2 .98±0 .5 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③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 ,有淋巴结转移组Ang - 2阳性率较高 ,而OI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④OI、Ang- 2与胃癌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胃腺癌中Ang - 2在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时 ,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
僧靖静赵高峰王公平杨振卫利民张斌张谢夫僧国珍李惠东陈奎生高冬玲张云汉
关键词:胃肿瘤腺癌血管生成素-2胀亡
胃腺癌组织中细胞胀亡与TSP-1检测
2003年
目的 :检测胃腺癌组织中胀亡与TSP - 1。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胃腺癌组织中TSP - 1的表达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中肿瘤细胞的胀亡情况。结果 :①TSP - 1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4 6 .6 7% ,在正常胃粘膜中未见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②胃腺癌组织中发现有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 ,胀亡指数 (OI)在TSP - 1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 (2 .78± 0 .96 )、(1 .0 5± 0 .34)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③OI、TSP - 1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 ;④TSP - 1及OI与胃癌的大体分型、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胃腺癌组织中TSP - 1可抑制肿瘤血管形成 ,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 。
僧靖静赵高峰王公平杨振李向阳卫利民张斌张谢夫僧国珍李惠东陈奎生高冬玲张云汉
关键词:胃肿瘤腺癌TSP-1胀亡
大肠癌组织中细胞胀亡及MMP-2检测
2003年
目的 :检测大肠癌组织中胀亡细胞及MMP - 2。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1例大肠癌组织中胀亡细胞和MMP - 2的表达。结果 :①大肠癌组织中可检测到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②大肠癌组织中MMP- 2表达率 5 4 .9% (2 8/ 5 1 ) ,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 (P <0 .0 5 )。③MMP - 2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 6 9.5 7% (1 6 / 2 3)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 4 2 .86 % (1 2 / 2 8) ;有淋巴结转移组胀亡指数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0 .0 5 )。④MMP - 2表达阳性组OI高于MMP - 2阴性组。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存在胀亡细胞和MMP - 2的表达 ,2者关系密切 ,且均与大肠癌的转移有关。
僧靖静赵高峰王公平杨振卫利民张斌张谢夫僧国珍李惠东陈奎生高冬玲张云汉李胜云
关键词:胀亡MMP-2大肠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8月至2007年12月112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0例中发生并发症15例,占1.34%,其中胆管损伤4例,胆漏3例,门静脉损伤1例,胆囊动脉出血6例,切口疝1例,1例死亡,余治愈出院.结论 严格选择患者,掌握LC适应证,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操作,适时中转开腹是降低LC并发症的关键.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正确处理,时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
卫利民刘现立李怡汪雁明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抗癌活性肽对胃癌细胞HSP70表达的调控被引量:1
2006年
汪雁明刘现立卫利民
关键词:人胃癌细胞系HSP70表达抗癌活性肽BGC-823细胞细胞株
具核梭杆菌感染对结肠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感染对结肠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的影响。方法qPCR和IHC检测结肠癌组织Fn表达和TGF-β1与FoxP3表达;ELISA、qPCR、流式细胞术检测Fn感染对结肠癌细胞TGF-β1表达、TIL、及FoxP3 mRNA的影响。结果25例癌组织表达Fn,其Fn丰度高于癌旁组织,且TGF-β1与FoxP3表达正相关(P<0.05)。Fn感染使结肠癌细胞TGF-β1分泌升高及mRNA上调。活化CD4^+T细胞与Fn感染的HCT116细胞共培养,CD4^+T细胞增殖较对照组降低,加入TGF-β1抗体结果逆转;初始CD4^+T细胞与Fn感染的HCT116共培养,FoxP3^+Treg增加,FoxP3 mRNA上调,加入TGF-β1抗体结果逆转(P<0.05)。结论具核梭杆菌可能通过上调结肠癌细胞TGF-β1表达,产生局部免疫抑制效应,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
卫利民谷变利原翔
关键词:具核梭杆菌结肠癌TGF-Β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抑制
NF-κB,MMP-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癌中核因子 ΚappaB(NF κB)和MMP 7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 90 0 0法检测 48例胃癌和 14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NF κB亚单位P65蛋白 ,MMP 7蛋白。结果 NF κBP65蛋白和MMP 7蛋白在胃癌中 ,淋巴结转移组 ,低分化胃癌中显著增高 ,且NF κBP65蛋白的表达与MMP 7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NF κBP65 ,MMP 7在胃癌的浸润转移和组织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NF κB上调MMP 7的表达。
张斌卫利民僧静靖王公平杨振
关键词:NF-ΚBMMP-7胃癌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