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论知识世界作为认识客体的必要性
- 2000年
- 知识世界与自然世界、思维世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由主体对物质世界和思维世界的认识所积淀而成的知识化的世界,是传统认识论中的客体涵义所无法包容的,却又实实在在已经进入到认识客体范围,成为主体所把握的对象世界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看,知识世界包括符号、知识意义和知识实践三个层面,探索主体对这一世界的反思活动,就成了现代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
- 卢红
- 关键词:知识世界客体
- 我国古代非理性认识的建构被引量:3
- 1999年
- 卢红
- 关键词:非理性认识精神境界道德修养《庄子·齐物论》
- 审美意识中的非理性认识被引量:4
- 2000年
- :审美意识中的审美直觉、审美感性之悟和审美理性之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融合明显地表现在人类审美观照和非理性体验活动之中。审美直觉是建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高级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性之悟是指观照审美对象的外在现象、形式 ,即通过对物体的形状、体积和造型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情感体验 ,达至对蕴涵有生命和活力的形式的感知 ;审美理性之悟是指审美主体从自己内在精神状态出发 ,探求和开掘观照对象所外化的情感价值 ,即将自我感受和体验假托于对象之中 ,并借助感性之悟发生升华 。
- 卢红
- 关键词:审美意识非理性认识审美直觉
- 我国就业制度变革问题探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现存就业制度的特点是户籍制、身份制、等级制和单位制 ,这一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当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就业的有效扩大 ,对其变革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无户籍、无身份。
- 谢茂拾卢红
- 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 2001年
-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它们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总结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经验,联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以及党面临的新问题,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根红线,贯穿“三个代表”的始终,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卢红
- 原始非理性的整合机制被引量:1
- 2000年
- 认识的主体是以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的形式来把握客体的。原始人由于把人和对象融为一体, 他们从人去理解物, 从物去反思人; 他们尚未意识到认识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而是凭借个人的情感和初级的思维能力去把握认识的对象。虽然主体的认识采取了非理性的反映形式, 但仅从认识的角度看, 它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阶段, 是人类对自身的意识从自发走向自觉发展过程的必由阶段,
- 卢红
- 关键词:非理性认识集体表象互渗
- 论中西方非理性认识的差异被引量:1
- 1999年
- 非理性认识,即非理性整合型认识,它与理性分析型认识相对应,常表现为人们以其内在的认知图式(Scheme)去整合经验材料和外部信息,从而整体地、有机地、参与性地、体验性地把握对象,认识对象的属性、存在本质和演化规律,并生产性地(productively)形成关于客体世界的知识。在世界的各个不同地域,各个不同民族都创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独具风格的哲学认识论,它们之间尽管有着诸多的共性,但更值得注意的却是这方面或那方面的差异。这里,试对中西方非理性认识的差异作一初步阐释。
- 卢红
- 关键词:非理性认识哲学认识论认知图式外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