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刚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损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依从性调查
  • 1篇治疗依从
  • 1篇治疗依从性
  • 1篇上段
  • 1篇四肢
  • 1篇四肢骨
  • 1篇四肢骨折
  • 1篇中上段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术
  • 1篇经期
  • 1篇绝经

机构

  • 4篇吉林油田总医...

作者

  • 4篇包刚
  • 3篇王大伟
  • 3篇许德慧
  • 2篇邹双伟
  • 2篇殷国超
  • 1篇张英伟
  • 1篇王博
  • 1篇刘永
  • 1篇顾大伟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影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依从性的原因,探讨其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68例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并伴有不同部位骨折、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针对问题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影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的重视程度、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诊断率、经济状况、对治疗的信心。采取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比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邹双伟王大伟何英敏包刚许德慧顾大伟殷国超
关键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依从性干预对策
延误型腘动脉损伤9例治疗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延误型腘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及教训。方法 9例延误型腘动脉损伤患者,采取切开探查,动脉吻合或自体血管移植修复治疗,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及坏死组织清除等措施。结果 9例中血管再通肢体成活5例,其中3例遗留严重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1例患者发生5个足趾干性坏死,但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良好;另1例患者遗留大面积的皮肤营养不良及轻微的肢体感觉功能障碍;4例截肢。总截肢率44.4%;病残率77.8%。结论腘动脉损伤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尽量避免延误型损伤的发生。
许德慧王大伟何英敏张英伟包刚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桡骨干中上段骨不连1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32岁,直接暴力所致的闭合性骨折,不伴有尺骨骨折和桡神经深支损伤。1.2初次治疗方法: 受伤后数小时即在臂丛麻醉下施切开复位普通4孔钢板内固定,术后应用前后石膏托固定10W。术后7...
王大伟何英敏邹双伟包刚
关键词:环抱器骨不连中上段
文献传递
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的实际价值。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选取96例闭合型四肢骨折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和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指标,值得推广和运用。
王博许德慧刘永包刚殷国超
关键词:四肢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