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阳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曲古抑菌素
  • 2篇曲古抑菌素A
  • 2篇腺癌
  • 2篇磷酸
  • 2篇MCF-7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凋亡
  • 1篇丁香
  • 1篇丁香酚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胰岛

机构

  • 3篇辽宁医学院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2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作者

  • 6篇刘阳
  • 2篇王占友
  • 2篇肖建英
  • 2篇刘超
  • 2篇池志宏
  • 2篇张秀梅
  • 2篇王涛
  • 1篇任兵
  • 1篇赵卫华
  • 1篇李铁成
  • 1篇崔建娇
  • 1篇冯甲棣
  • 1篇刘强
  • 1篇文涛
  • 1篇冉军
  • 1篇李士红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SLC30A8基因rs13266634 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SLC30A8基因rs13266634 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锦州地区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病例-对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方法对锦州地区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145例健康对照(NC组)SLC30A8基因rs1326663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CC基因型频率T2DM组(38.23%)高于NC组(22.07%);C等位基因频率T2DM组(61.76%)高于NC组(51.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C增加了2型糖尿病1.550倍患病风险(OR=1.550,95%CI:1.108-2.169,P〈0.05)。结论 SLC30A8基因rs13266634 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锦州地区T2DM的发病相关,C是风险等位基因。
刘阳王占友池志宏王涛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2型糖尿病
胰岛淀粉样多肽对高糖刺激下INS-1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高糖刺激下转染过表达人胰岛淀粉样多肽基因的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高糖刺激后INS-1及转染人胰岛淀粉样多肽的INS-1细胞(h IAPP/INS-1)上清液的胰岛素水平;利用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采用RTPCR方法检测高糖刺激培养后的Bcl2、Bax m RNA的水平。结果高糖刺激下,与未转染人胰岛淀粉样多肽INS-1细胞相比较,h IAPP/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下降,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 m RNA表达水平下调,促凋亡基因Bax m RNA表达水平上调,Bcl2/Bax比例明显降低。结论人胰岛淀粉样多肽上调促凋亡基因表达和抑制抗凋亡基因表达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刘阳王占友李士红池志宏王涛
关键词:高糖基因表达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在诊断A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D患者31例(AD组),血管性痴呆患者38例(VD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患者的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浓度,并分析其诊断A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D组患者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VD组患者(P<0.05),而VD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的磷酸化tau蛋白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的分界值定为60 ng/L,其诊断AD的敏感度为83.87%,特异度为89.47%,准确性为86.96%。结论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可能成为AD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可以为AD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冉军崔建娇刘强李铁成任兵赵卫华刘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磷酸化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法
曲古抑菌素A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4、Cyclin D1、Rb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TSA处理MCF-7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用RT-PCR方法检测CDK4、Cyclin D1、Rb 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F-7细胞的CDK4、Cyclin D1、Rb蛋白表达。结果各组细胞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S期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G1期细胞则明显增加(P<0.01),细胞滞留在G1期;经不同浓度TSA处理的细胞CDK4和Rb mRNA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Cyclin 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DK4蛋白表达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Cy-clin D1和pRb磷酸化蛋白的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TSA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D1和R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来实现的。
张秀梅刘超刘阳肖建英
关键词:曲古抑菌素AMCF-7CDK4PRB
丁香酚对致热家兔弓状核区脑组织中PGE_2和cAM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观察皮下注射丁香酚是否可引起弓状核组织中前列腺素E2 (PGE2 )和环磷酸腺苷 (cAMP)含量的改变 ,以及两者的变化是否有相关关系 ,借此进一步探讨丁香酚解热的中枢机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应用内毒素及丁香酚后的家兔弓状核组织中PGE2 和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 :在内毒素ET所致家兔明显发热的同时 ,弓状核组织中的PGE2 和cAMP含量也明显升高 ,而丁香酚则显著地抑制了上述物质的升高反应 ,而且ET及丁香酚所引起的体温改变与弓状核中PGE2 和cAMP的含量之间均存在着明确的量效关系。结论 :丁香酚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可明显抑制ET性发热反应 ,且ET与丁香酚对体温的影响与弓状核区脑组织中PGE2
刘阳冯甲棣文涛
关键词:丁香酚弓状核环磷酸腺苷
曲古抑菌素A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增殖及促进凋亡的机制
2013年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及p21、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TSA处理MCF-7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p21、p53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的p21、p53蛋白表达。结果 TSA作用后,各组细胞均出现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存活率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在100~400 nmol/L范围内凋亡率随TS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0.01)。经不同浓度TSA处理的细胞p2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而p5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TSA显著抑制MCF-7细胞生长,促进凋亡可能与TSA维持p53的稳定表达,从而促进其下游因子p21的表达有关。
张秀梅刘超刘阳肖建英
关键词:曲古抑菌素AMCF-7凋亡P2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