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 作品数:53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Framelink手术规划结合微电极电生理监测在DBS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结合微电极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行STN靶点定位,术中采用Lead-Point微电极记录细胞外放电进行STN验证和电刺激,观察病人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影像解剖STN与功能STN核团长度。结果 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的应用,使术中STN核清晰可见。共植入电极9根(左侧3根,右侧6根),其中8根(88.9%)微电极一次成功定位。共用MER针道10道,每植入1根电极平均需要1.1针道,针道更换率为11%。术后颅脑CT证实,电极位置满意100%,无颅内血肿发生。影像解剖STN核与功能STN核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结合微电极电生理监测技术可提高脑深部电极植入靶点的准确性,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刘阳孙涛王兆阔王晓东刘诤陈鹏飞赵超王峰
-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微电极记录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微电极的引导下,将刺激电极植入单侧丘脑底核(STN),在未服药状态下,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为患者进行UPDRS运动评分(UPDRSⅢ),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UPDRS运动评分(UPDRSⅢ)分别为57、30、26、24,随访6个月后缓解率为57.89%。结论单侧电刺激丘脑底核治疗帕金森病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 刘阳王峰高攀刘诤孙涛
-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术帕金森病丘脑底核
- 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效果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CCM)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伴发癫痫的颞叶CCM患者。以侧副沟为界,根据CCM位置将患者分为外侧组及内侧组。外侧组在术中皮层脑电监测下行病灶十含铁血黄素切除;内侧组根据病灶及含铁血黄素累及位置切除前颞叶及海马和(或)杏仁核。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癫痫预后采用Engel分级。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发作均显著改善,均未见远期并发症。外侧组8例患者,其中男2例,女6例,平均35岁,最后一次随访时EngelI级为100%。内侧组7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52岁,EngelⅠ级5例(71.8%),EngelⅡ级(14%)及Ⅲ级(14%)各1例,EngelⅢ级为术中损伤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术后出现颞叶中后部静脉性梗死患者。结论手术治疗CCM相关癫痫安全有效,癫痫预后与CCM位置密切相关,有关CCM伴发DVA的治疗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
- 王峰冯德宁刘阳刘诤孙涛
- 关键词:癫痫海绵状血管瘤颞叶显微手术预后
- 颞-岛神经网络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 孙涛王峰李信晓张强刘诤刘阳
- 典型蝴蝶状胼胝体胶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蝴蝶状胼胝体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胼胝体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和手术预后,以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病理检查为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表现。结论手术切除是胼胝体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助放、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 李信晓李信晓刘阳王峰刘阳吴楠张强
- 关键词:胶质瘤胼胝体神经影像学手术
- 岛周半球离断术治疗婴儿痉挛性偏瘫伴顽固性癫痫被引量:2
- 2018年
- 婴儿痉挛性偏瘫常伴有药物难治性癫痫,影像学通常表现为一侧大脑半球广泛萎缩、软化。大脑半球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由于远期并发症严重且发生率高,目前已被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取代。
- 王峰刘阳刘诤赵超孙涛
- 关键词:痉挛性偏瘫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顽固性癫痫婴儿离断术药物难治性癫痫
- 术中B超监测在ChiariI畸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术中超声脑脊液流速监测对Chiari I畸形矫正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科Chiari I畸形并脊髓空洞患者行术中超声监测,以健康成人脊髓背侧脑脊液峰值流速3.0cm·s-1为界确定手术方式,≥3.0cm·s-1行骨性减压,并剔除寰枕筋膜(A组),<3.0 cm·s-1则继续进行硬膜成形(B组),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脊髓空洞症症状10例,小脑共济失调症状2例,后组颅神经症状2例。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A组患者Tator评分为优2例,改善率为100%;B组优8例,良2例,改善率为80%;两组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0.682)。术后脊髓空洞显著缩小,脊髓空洞面积缩小平均百分比A组为57.3%;B组为58.6%;两组术后脊髓空洞大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1.000)。结论术中超声监测脑脊液流速,可为Chiari I畸形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 高上孙涛陈鹏飞刘阳张志昊杨光飞王峰
- 关键词:超声检查脑脊液CHIARI畸形术中监测
- 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治的48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三孔胸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PCT)]。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置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观察组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 宋绪洋孙琰刘阳
- 关键词:前纵隔单孔胸腔镜炎症因子
-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chiari畸形Ⅰ型的meta分析
- 孙冬冬王峰刘阳孙涛刘诤
- 手术治疗儿童急性脓胸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脓胸的外科治疗经验,指导治疗,加强对小儿脓胸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对65例小儿急性脓胸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中30例入院后直接进行手术治疗,35例进行了术前治疗,包括正规抗感染、胸膜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因效果欠佳,后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患儿均治愈,复查胸片肺组织复张良好,无明显胸廓塌陷,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d,无带管出院者.出院后2~8周后复查均无复发.结论 小儿急性脓胸一经确诊应早诊断尽早治疗,凡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要及早外科手术治疗.在外科治疗中,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的关键.
- 李靖边虹何进喜吕治平仇睿刘阳
- 关键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