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虹吾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
  • 2篇生态补偿
  • 2篇生态补偿标准
  • 2篇湿地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点
  • 2篇住宅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居民点
  • 2篇建设用地
  • 2篇保护区
  • 2篇城市
  • 2篇村居
  • 1篇地经
  • 1篇地下空间
  • 1篇整治
  • 1篇山区农户

机构

  • 9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临沂市国土资...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天津古海岸与...
  • 1篇天津市国土资...

作者

  • 9篇刘虹吾
  • 6篇蔡为民
  • 2篇张佰林
  • 2篇张磊
  • 2篇林国斌
  • 1篇陈军伟
  • 1篇曲衍波
  • 1篇李震
  • 1篇孙国兴
  • 1篇郝烁
  • 1篇刘沁萍
  • 1篇张凤荣
  • 1篇王萌萌
  • 1篇董建玲
  • 1篇王月东
  • 1篇于华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乡村异质性视角下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差异性实证研究
2024年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与文化环境多样,村庄在差异化的地理环境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上慢慢形成,各个村庄之间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而显示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本文基于乡村异质性的研究视角,以甘肃省“河东”地区的拉尕村与“河西”地区的南台村为实证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剖析特色保护类村庄在地域、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的异质性特征。通过挖掘其主要矛盾,明确规划编制的关键点,并进一步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差异性的对比研究。以期从理论上提升我国乡村建设在特色保护类村庄领域的研究,同时从实践层面为其他同类型村庄的发展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刘虹吾陈雪婷
关键词:实证研究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及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以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针对目前存在的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一刀切"、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补偿标准等问题,以实现生态补偿的空间差异性为目标,建立了基于空间级别范围的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基准价核算模型,重点从补偿核算标准和补偿级别范围两个关键技术出发,进行方法设计和应用研究。通过充分考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划分了生态补偿级别范围,建立了生态补偿基准价和指导价两套标准,限定了保护区土地占用补偿的准入门槛,提高了保护区管理的规范和公平性,为其它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蔡为民张磊刘沁萍刘虹吾于华董建玲
关键词: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生态补偿标准
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基于天津市外环线内外的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以天津市河西、西青、津南三个区域为案例,结合GIS技术,对天津市外环线内外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差异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刘虹吾蔡为民张磊
关键词: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住宅市场影响下的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风险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目的:从住宅市场供求均衡的角度对挂钩规模进行判断,分析挂钩所产生的潜在风险,提出合理安排挂钩项目及进程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住宅市场分析模型和挂钩风险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到2015年,加入挂钩产生的住宅增量后,天津市住宅市场的非均衡度为-1.77,导致挂钩资金平衡难度加大,引发政府潜在债务,延缓挂钩工作进程等风险。研究结论:对于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的挂钩模式,要认真研究挂钩新增商品住宅开发的市场需求,分析住宅市场影响下的挂钩风险,合理安排挂钩项目以及进程,实现挂钩项目及住宅市场的双重可持续发展。
林国斌蔡为民李震王月东刘虹吾
关键词:土地经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风险分析住宅市场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与空间补偿级别划分研究
湿地是地球上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最大化实现湿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外部性问题,成为湿地保护区普遍面临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以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
刘虹吾
关键词: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土地利用
沂蒙山区农户生计变迁及其住宅形态的响应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以山东省沂水县3个村(核桃园、高桥、唐家庄子)为例,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对比分析法,剖析沂蒙山区农户生计变迁与其住宅形态功能转型的关系,为农村居民点整治中的新村建设提供决策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前,研究区农户以农业生计为主,修建"平房+庭院"形态住宅,利用庭院种植蔬菜;2)改革开放后,农户生计逐渐多样化和非农化。禽畜养殖成为农户重要的生计来源,农户在住宅内搭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饲养家禽。高桥农户就地发展非农经济,修建两层楼房,将一层的空间用于非农经营;3)21世纪以来,农户生计进一步非农化和分化。核桃园农户以粮食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将庭院硬化晾晒粮食,改造猪圈为储物间储存粮食和农机具;高桥农户为了扩大非农经营空间修(改)建三层楼房,将一二层用于非农经营;唐家庄子农户到县城非农就业,为改善居住环境修建两层楼房,住宅中用于生产的空间消失。可见:农村住宅形态和功能转型是与农户生计方式变迁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治中新村建设模式应充分考虑农户生计的实际需求。
蔡为民张佰林张凤荣曲衍波陈军伟刘虹吾
关键词:生计住宅形态农村居民点整治农民新村
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价格评估被引量:10
2012年
地下空间的有偿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显化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价格体系和评估方法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分析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价格内涵、价格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分配理论与方法,建立了一套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模型,可以快速得到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价格,为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交易提供价格依据,促进土地交易依法有序地进行.
林国斌蔡为民郝烁刘虹吾
关键词: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
高压输电走廊用地复合利用模式与路径探析——基于“农业+生态”的视角
2024年
为提升廊下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地区经济效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借助文献综述法与案例研究法,探索高压输电走廊复合利用模式与价值实现路径,并对天津市某段高压输电走廊的廊下土地资源价值实现方案进行分析考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安全、效益、适宜”的原则下,将廊下土地资源整体区域规划为农地种植、生态草地、养殖池塘、生物塘和人工湿地的综合利用空间,此路径下的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本方案的实施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廊下土地资源的闲置和荒废,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盐碱化。综上,综合考量高压线下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资源禀赋条件是廊下土地资源价值实现的前提,需在秉持安全、效益、适宜的原则基础上,遵循其复合利用方案和实施路径,以实现高压输电走廊用地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实践探索提供经验借鉴。
王萌萌蔡为民刘虹吾孙国兴于朝艳
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转型特征及关联机制
2025年
【目的】耦合土地利用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开展农村居民点转型研究,为协调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冲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本文借鉴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冲突-协调”理论模式,引入耦合协调模型、皮尔逊相关性系数、灰色关联度模型剖析天津市1980—2020年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转型的内在关联机制。【结果】①1980—202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指数呈上升趋势,环城四区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发生了转型,其中东丽区、津南区显性形态演变的突变点出现在2000—2005年,西青区出现在2000年前后,北辰区出现在2005—2010年;东丽区、津南区、北辰区隐性形态演变的突变点出现在2005年前后,西青区出现在2000—2005年。②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了低度耦合协调、中度耦合协调、基本耦合协调3个阶段,耦合协调程度呈现由环城四区向远郊五区和滨海新区递减的趋势。③1980—2000年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中的面积、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显著影响隐性形态,2000—2010年为斑块数量、人均面积和凝聚度指数,2010—2020年为凝聚度指数、人均面积和景观形状指数。【结论】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通过调整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从而优化隐性形态,协调两者演化冲突,实现农村居民点转型重构提供科学依据。
张佰林张欣瑜赵逸宁刘虹吾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转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