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 作品数:27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脾益气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HBV DNA阳性慢性HBV携带者(ASC)随机分成健脾益气方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各3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n=18)进行比较;ASC治疗24周后再次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脾益气方治疗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24周后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携带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健脾益气方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
- 刘红文彬吴其恺邓欣王敏张国良李晓良聂广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证候学调查与分期辨证模式探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学特点,以期总结出该病临床辨证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按诊断标准,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0例,并分为四组:抗病毒治疗前(A组)、核苷类似物治疗(B组)、干扰素治疗(C组)、抗病毒治疗结束(D组);每组各100例,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证素和辨证分型调查,并统计相应的表达频数以及聚类分析。结果 (1)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明显高于核苷类似物治疗组(B组)以及抗病毒治疗后组(D组),而比较相近甚至高于抗病毒治疗前组(A组),可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不同的时期其证候学表现不同;(2)活动期相对高频的证素有:湿热(68%~92%),气郁(72%~76%),气虚(53%~65%),尤其以干扰素的副反应为甚;(3)所有病例主要集中在肝郁脾虚和湿热中阻两型,疾病活动期(A组、C组)以湿热中阻较多,病情稳定期(B组、D组)以肝郁脾虚为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学研究支持其"分期辨证"模式,它具有符合传统、逻辑一致、临床实用和操作简便等优势。
- 刘红夏章曹廷智袁虹吴其恺聂广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证候学证素辨证分型分期辨证
- 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 (3- TC)与干扰素 (IFN)联合与单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的疗效。方法 :以 2种药物分别单用或联合应用 ,治疗 130例 CHB患者 ,观察治疗前后各自临床症状、AL T、病毒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联合用药组 HBV- DNA阴转率为 81.6 % (6 2 / 76 ) ,HBe Ag阴转率为 38.2 % (2 6 / 6 8) ,抗 - HBe阳转率为 2 5 % (17/ 6 8) ;单用 3TC组 HBV- DNA阴转率为 70 .8% (17/ 2 4) ,HBe Ag阴转率为 10 % (2 / 10 ) ,抗 - HBe阳转率为 5 % (1/ 2 0 ) ;单用 IFN组 HBV- DNA阴转率为 33.3% (10 / 30 ) ,HBe Ag阴转率为 40 % (12 / 30 ) ,抗 - HBe阳转率为 10 % (3/ 30 )。各组患者 AL T水平于 12周以后均正常。肝炎临床症状改善 ,应用 IFN者副作用稍多 ,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治疗。结论
- 王松王植方吴其恺崔建军邱谷香刘红李慧涓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拉米夫定干扰素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的干扰素 -γ(IFN -γ)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 (HA)、板层素 (LN)及Ⅳ型胶原 (Ⅳ -C)血清水平的关系 ,探讨其在肝纤维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 10 4例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检测血清HA ,LN ,Ⅳ -C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分泌的IFN -γ水平。结果 IFN -γ在慢性肝炎 (CH)、肝硬化 (LC)、慢性重型肝炎 (CSH)组中依次降低 ,IFN -γ与HA ,LN ,Ⅳ -C血清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FN -γ是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
- 刘红肖锋杨大国王松何清刘利平聂广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肝纤维化
- 乙型肝炎肝硬化302例中医病机证候学探讨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证候学特点,进一步阐述其病因、病机和演变规律,以期总结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辨证新模式。方法:按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收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302例(Chlid A级和Chlid B级各100例...
- 曹廷智袁虹刘红李晓良王东吴其恺邓欣文彬聂广
- 关键词:肝硬化乙型肝炎证素辨证分型
- 文献传递
- 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Th1/Th2应答
- 2004年
- 目的了解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短期效果,以及对两种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71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同时使用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26周,随后单用拉米夫定26周;对照组37例,单用拉米夫定52周。观察其血清生化指标、病毒复制指标及外周血淋巴(PBMC)培养上清液的IFN-γ、IL-4水平。结果两组完全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8)。两组在治疗3个月时IFN-γ水平均有明显上升(p=0.02,0.01),在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3),低于治疗组(p=0.04)。治疗组IL-4水平在第3、6个月明显降低(p=0.01,0.02),而对照组IL-4水平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09)。组间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IL-4水平无差别(p=0.18,0.58,0.14)。结论α-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用药与单用拉米夫定短期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但联合用药所诱导机体产生的HBV特异性CTL反应较单用拉米夫定更强且持久,提示两组的远期疗效可能会出现差异。
- 舒丹杨大国王松刘红李丽雄戴炜许诚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Α-干扰素拉米夫定TH1/TH2细胞
-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探讨临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加上苦参素200 mg,3次/d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疗程12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状况,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和临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
- 刘钦张小帆刘红高扬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苦参素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 甘利欣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
- 甘利欣的主要成份为甘草酸二铰,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作用,广泛用于各型肝炎治疗。但一些慢乙肝患者戌馒性中、重度肝炎),肝细胞损伤明显,ALT反复和持续升高,治疗后好转不明显.为此在甘利欣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
- 刘红文彬刘钦
- 关键词:甘利欣复方丹参注射液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联合用药
- 文献传递
- 中药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0例退黄观察被引量:3
- 1995年
- 近年我们应用静脉滴注苦散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型肝炎50例退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按1990年第五次全国病毒性肝学术会议诊断标准,选择住院病人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甲型肝炎26例,乙型肝炎20例,甲、乙型重叠感染4例,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27.5岁;对照组40例:甲型肝炎20例,乙型肝炎17例;
- 刘红
- 关键词:苦黄注射液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型肝炎退黄乙肝病毒标志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164例药物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应用不同的药物组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64例,并将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及分组:病例均系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2月确诊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164例,男114例,女50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3岁.
- 刘红胡毅文崔建军
-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药物疗法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