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霞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晚期
  • 4篇护理
  • 4篇癌症
  • 3篇疼痛
  • 3篇肿瘤
  • 2篇疼痛患者
  • 2篇协同护理
  • 2篇协同护理模式
  • 2篇护理模式
  • 2篇干预
  • 2篇癌症晚期
  • 1篇照顾
  • 1篇照顾者
  • 1篇直系亲属
  • 1篇生活质量
  • 1篇亲属
  • 1篇晚期病人
  • 1篇晚期患者
  • 1篇晚期疼痛
  • 1篇晚期肿瘤

机构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璐
  • 6篇刘秀霞
  • 5篇张书颖
  • 5篇温丽丽
  • 4篇杨娟丽
  • 4篇宋姗姗
  • 2篇史萌
  • 2篇刘子霞
  • 1篇张瑞丽
  • 1篇李书梅
  • 1篇李雪
  • 1篇张龙娟
  • 1篇郝倩茹
  • 1篇蔡艳芳
  • 1篇杨芳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石家庄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晚期肿瘤患者照顾者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晚期肿瘤患者照顾者疲劳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110例肿瘤晚期患者照顾者,采用疲劳自评量表对其疲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11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2份不合格问卷后,有效问卷108份。晚期肿瘤患者照顾者疲劳发生率为100%,其中51.9%在中度水平以上;62%的照顾者能通过休息、睡眠缓解疲劳;100%的照顾者的疲劳受环境影响;77.8%家属的疲劳程度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严重程度尤以晚上为重。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照顾者的疲劳发生率高,程度较重,受环境影响明显,应引起临床关注。
陈璐张书颖宋姗姗温丽丽高银粉刘秀霞张瑞丽
关键词:晚期肿瘤照顾者
医护协同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231例作为观察组,另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癌症晚期姑息治疗的患者24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姑息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症状缓解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用药、配合治疗及日常活动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疼痛、咳嗽咯痰、恶心呕吐、便秘及睡眠障碍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入院宣教,出院指导,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沟通交流,健康宣教,主动护理,检查指导,用药指导以及整体满意度等10个方面,观察组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璐张书颖温丽丽宋姗姗刘秀霞高银粉史萌刘子霞杨娟丽
关键词:癌症晚期姑息治疗
协同护理模式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协同模式在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0例癌性疼痛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协同护理小组,入院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制定护理计划;调动患者和家属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进行细致的康复及活动指导;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开展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协同护理干预2周后,在疼痛程度的变化,疼痛缓解率以及疼痛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方面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协同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缓解率达到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同类研究。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增强癌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陈璐宋姗姗张书颖温丽丽刘秀霞高银粉刘子霞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癌症疼痛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协同模式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收治的肺癌晚期疼痛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干预,在协同护理干预2周后进行疼痛缓解程度、疼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护理2周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1);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47.5%,恶心/呕吐发生率35.0%,低于对照组的7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6.05;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13.4±1.8),(12.1±1.9),(12.6±1.7),(12.5±1.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2.3±2.0),(11.0±1.8),(11.7±1.6),(12.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5,4.24,3.57,2.49;P<0.05)。结论协同护理能增强癌症晚期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提高疼痛缓解率;降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璐郝倩茹史萌李雪张二莎高银粉刘秀霞杨娟丽李书梅
关键词:肺肿瘤疼痛护理协同护理模式
癌症晚期病人直系亲属疲劳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对癌症晚期病人直系亲属的疲劳及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癌症晚期病人直系亲属照顾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情感支持,提供帮助,调动其照顾病人的积极性,协助安排轮班照顾,进行死亡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疲劳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癌症晚期病人直系亲属的疲劳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陈璐蔡艳芳杨娟丽张书颖温丽丽杨芳张龙娟刘秀霞
关键词:癌症晚期直系亲属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协同模式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癌症晚期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协同模式进行干预,分别在人院时、协同模式干预2周后进行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比较。结果 2组入院时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协同干预2周后疼痛程度及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入院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模式能增强癌症晚期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璐温丽丽张书颖宋姗姗刘秀霞杨娟丽
关键词:肿瘤疼痛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